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51.
城市密集化地区中具有国家战略和拥有重要国际竞争力功能的区域被称之为极化区。在经济全球化、国家之间经济合作与竞争越来越加剧的背景下,各国都把加强极化区建设作为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首先,介绍并评述了德国评价极化区功能的指标体系,包括决策和控制功能、创新和竞争力功能,以及门户功能;其次,针对我国发展阶段和特色,构建了识别我国极化区功能的指标体系;并以极化区理论为指导,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区域规划的功能定位进行比较和评述。当前,为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国务院批准了多个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区域规划,是从我国东中西和各省之间经济协调发展或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角度有国家意义的区域。通过比照极化区的功能含义,认为其中有的战略区功能定位与极化区的功能相一致,有的可作为新极化区培育,有可能发展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极化区,这两种是今后我国极化区研究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52.
中国省际碳排放极化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室气体减排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由于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差异,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碳减排的潜力也各不同.文章在计算中国雀际碳排放的基础上,运用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的方法,刻画了1990年到2007年中国省际碳排放时空分布格局和聚集程度,有利于设立合理的长期减排目标和战略,实现碳排放空间的公平分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表明,碳总量和碳强度都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在局部空间上出现了高值的聚集现象.碳强度的极化现象比碳总量更加严重.文章最后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碳排放聚集等,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碳排放区划方案.区划结果显示出资源丰裕程度与碳强度的关系,有利于实施差异化的减排战略,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  相似文献   
53.
以县(市)作为研究单元,采用综合指数法,分别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1986、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通过比较各单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的变化,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空间极化的特点;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探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空间极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经济活动有明显的经济中心指向、沿海指向,空间发展依然以极化为主,新的发展极已经出现,但分布在区域的边缘地带,带动作用不大;大都市区整体规模加剧膨胀,核心和外围地区出现极化和反极化现象;东部地区出现网络化发展的雏形。原有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经济全球化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空间极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4.
全氟烷基磷酸是一种新型全氟化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匀染剂、湿润剂和农药中的消泡添加剂等。在美国,基于对其潜在毒性的考虑,美国环境保护总署已禁止全氟烷基磷酸在粮食作物农药中使用。从全氟烷基磷酸的注册使用情况、结构与环境行为、环境介质中的浓度水平和生物暴露毒性等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旨在为中国开展该类物质的环境研究提供可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55.
采用高温煅烧工艺,以工业生产次磷酸钠的废渣为原料,制备饲料级磷酸三钙,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探讨。最佳工艺条件: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20min。制得的饲料级磷酸三钙中磷的质量分数为16%~18%,符合Q/YHY01—2003《饲料级磷酸三钙》产品质量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采用磷酸作活化剂,将糠醛渣制成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产品活性炭的脱色力及磷酸消耗成本等指标均达到预期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57.
一种研究絮凝过程的新方法——透光脉动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取电解法制备聚合絮凝剂可望通过控制过程的电化学与溶液化学条件,克服化学法制备中的缺陷,以获取最优的絮凝剂形态和效果。极化是影响电解制备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它将产生过电位,增加电解槽压,降低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58.
天然海水中碳钢缓蚀剂吸附和阳极脱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锌盐、葡萄糖酸盐为主要缓蚀成分复配的适用于天然海水中碳钢的高效缓蚀剂,采用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图分析了该缓蚀剂的阳极脱附行为.结果表明,碳钢在海水中的零电荷电位约为-0.6 V;缓蚀剂的吸附电位区间为-0.5~-0.8 V,缓蚀剂在该区间内存在特性吸附.当阳极极化电位超过-0.45 V时,极化电流迅速增大,缓蚀剂因发生大量脱附而失去对阳极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59.
当利用纳滤膜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液时,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浓缩时间的延长,渗透液通量衰减系数和膜污染阻力提高很快;浓缩时间较短时,纳滤膜的分离过程由浓差极化控制;浓缩时间较长时,纳滤膜分离过程由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共同控制;提高卷式纳滤膜浓缩液流量会增加纳滤膜浓差极化与膜污染的影响,板式纳滤膜恰与此相反;原浓度高的母液,其渗透液通量衰减系数和膜污染阻力随浓缩时间的延长其提高速率相对也高。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有机磷酸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方法.通过对不同HEDP投加量处理后的飞灰试样作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试验,分析HEDP最佳使用剂量,并评价了稳定化飞灰的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HEDP最适使用剂量为0.03 Ml/g(以商品级HEDP与飞灰的体积质量比计),处理后飞灰与原状飞灰相比,Pb、Zn和Hg的浸出浓度分别降低了98.3%、99.5%和85.0%.HEDP对飞灰中重金属稳定效果排序为:Pb>Zn>Hg>Ni>Cu>Cd>CrHAs.重金属pH相关浸出测试(pH-dependent leaching tests)表明:经0.03mL/g HEDP稳定处理的飞灰,在0.3 mol/L HNO3和0.3 mol/L NaOH的浸取条件下,其重金属浸出浓度均低于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显示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