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3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1597篇
安全科学   251篇
废物处理   89篇
环保管理   161篇
综合类   3238篇
基础理论   538篇
污染及防治   691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分别研究了特定磷质量浓度下系列PAM用量和系列磷质量浓度下特定PAM用量对磷素在土壤中吸附特征的影响.试验表明,土壤经过PAM处理后其对磷素的吸附性能发生了明显改变.施用PAM使紫色土磷的吸附量降低,PAM用量较低时,吸附量随PAM用量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在0.1%~0.5%PAM内两者之间达到极显著负相关.紫色土磷最大吸附量为277.8 靏穏-1 ,0.1%、0.2%、0.4%PAM处理后紫色土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均降低,分别为263.28 靏穏-1、227.38 靏穏-1、212.88 靏穏-1,但吸附强度却没减弱,甚至得到加强.PAM通过改变土壤集结状态和表面性质对土壤磷慢速吸附阶段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对快吸附阶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石灰性土壤中磷锌对小麦生长及锌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磷锌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复杂的交互作用,文章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中施磷肥对小麦生长及吸收锌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锌明显增加了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的质量分数,且土壤中wDTPA提取态锌随着施磷质量分数的提高逐渐增加;不同施磷质量分数背景下,随施锌质量分数的提高小麦茎 叶 籽粒壳的干重有所降低,却增加了小麦籽粒的干重;在各质量分数锌背景下施不同质量分数水平磷,明显地降低了小麦茎叶中锌的质量分数,但提高了籽粒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增加了锌累积量;小麦地上部锌质量分数和锌累积量均随施锌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石灰性土壤中施磷肥提高了土壤中锌的有效性,促进了小麦生长,降低了小麦茎叶中锌的质量分数,促进了锌元素从植株向籽粒的运输,增加了小麦籽粒中锌的质量分数,促进了小麦地上部分对锌元素的总吸收量.  相似文献   
993.
四平市二龙湖底泥磷释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室内实验模拟法对四平市二龙湖富营养化限制因子磷的底泥释放速率及释放量进行了研究,并研究在种环境因子(温度、pH、DO和扰动因素)影响下底泥磷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二龙湖年平均底泥释磷量为208·78g,最大释磷率为0·889μg/g(T=20℃,pH=8,DO为4·68mg/L);(2)自然和人为的扰动因素会促进底泥的磷释放;(3)H在弱酸至中性范围内底泥释磷量最小,酸性和碱性条件都有利于磷的释放;(4)随着温度的升高底泥释磷量增大;(5)厌条件比好氧条件更有利于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994.
光照与磷的交互作用对两种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一次性单种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磷和光照对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生长以及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水平的提高能够提高藻类最大比增长率,延长藻类指数生长期;但达到一定水平后,光照水平的增加会抑制单细胞藻类体内叶绿素的合成.在试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磷对藻类最大比增长率的影响不大;而不利于藻类叶绿素的形成.对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磷与光照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但对于四尾栅藻,二者的交互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5.
滇池沉积物磷负荷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了滇池100多个沉积物柱样,并借助GIS对滇池作了分区;分段测试每个柱样的全磷(TP)含量及各区代表性柱样的137Cs含量,利用137Cs定年法确定0~5cm,5~10cm,10~15cm深度区间对应的时段是1986~2003年,1963~1986年,1954~1963年.在此基础上估算滇池不同区域与泥沙沉积量对应的TP沉积通量和总量.结果表明,近50年,全湖TP年均蓄积量为780t,表层15cm沉积物中TP累积量为3.89×104t.沉积物中磷蓄积已成为滇池水体磷的重要内部来源.  相似文献   
996.
对影响三槽氧化沟工艺除磷效果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唐山市北郊污水处理厂三槽氧化沟工艺分析,发现污泥浓缩池上清液的回流和无法形成严格厌氧环境是该工艺除磷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文中提出了一些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997.
中试试验条件下,考察了较高的有机负荷对活性污泥-悬浮载体生物膜联合系统对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水温为20~33℃时,在联合系统污泥龄为4~9d,有机负荷达到0.18~0.55kg/kg.d条件下,对磷的去除效果稳定在90%左右,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出水总氮平均为11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排放标准。同时,试验过程中也发现了联合系统的好氧池中存在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并初步分析了其原因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8.
ICEAS工艺在处理餐饮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刘建源 《环境工程》2005,23(6):68-70
通过对一些应用ICEAS工艺处理餐饮污水运营实际情况的比较分析,提出ICEAS工艺用在小型餐饮污水处理项目上具有占地省、投资低、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工艺简单、便于做成一体化设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9.
一体化生物除磷脱氮技术--反硝化除磷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介绍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生物除磷脱氮技术-反硝化除磷。通过与传统生物除磷技术的比较,总结反硝化除磷的机理、影响因素并探讨它在脱氮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污水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对城镇生活污水除磷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PAFC用量对模拟污水和实际生活污水除磷效果的影响,污水经PAFC处理后pH值的变化情况,污水酸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PAFC用量对模拟污水和实际生活污水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铁复合絮凝剂有良好的除磷效果,除磷处理后磷含量可低于0.5mg·l-1,能达到生活污水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后pH值较稳定;除浊效果好,除浊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