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本文对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特点、现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科尔沁沙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发展战略,为全面落实《全国生态保护纲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科尔沁沙地不同沙丘典型灌丛下结皮发育及结皮下表层土壤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半流动沙丘的差巴嘎蒿、半固定沙丘的小叶锦鸡儿、固定沙丘的冷蒿以及固定沙丘丘底的小红柳灌丛下分别发育了物理结皮、藻、地衣及苔藓结皮,结皮的厚度、硬度、水分、<0.05 mm粘粉粒含量、有机质、全N、全P、速效N和速效P等指标在沙丘生境中为半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丘底,在结皮类型中为物理结皮<藻结皮<地衣结皮<苔藓结皮,各结皮间养分含量和粒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结皮下层土壤的养分及细颗粒含量随结皮发育进展呈增长趋势.同一沙丘结皮下0~5 cm范围内土壤容重、粘粉粒、养分含量由表及里呈递减趋势,且均高于同层流动风沙土.在4种灌丛的7类结皮中,固定沙丘丘底的小红柳灌丛下发育的苔藓结皮及其表土的养分、细颗粒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沙丘灌丛下的结皮.  相似文献   
13.
沙漠化过程中科尔沁沙地植物-土壤系统碳氮储量动态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阶段(潜在、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沙漠化)植物-土壤系统的有机碳与氮储量,以揭示沙漠化对碳氮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潜在沙漠化到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沙漠化,生物量(地上与地下)有机碳储量分别下降26.4%、51.0%、79.0%和91.0%,生物量氮储量分别下降33.6%、66.9%、87.4%和93.2%;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下降52.2%、75.9%、87.0%和90.1%,土壤全氮储量分别下降43.5%、71.0%、81.3%和82.7%.植物-土壤系统的有机碳与氮储量大小为:潜在沙漠化(C:5 266 g·m-2和N:534 g·m-2)>轻度沙漠化(C:2 619 g·m-2和N:303 g·m-2>中度沙漠化(C:1368 g·m-2和N:156 g·m-2)>重度沙漠化(C:715 g·m--2和N:99 g·m-2)>严重沙漠化(C:517 g·m-2和N:91 g·m-2).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量碳氮储量的衰减在沙漠化后期(从重度到严重)快于沙漠化初期(从潜在到轻度),而土壤碳氮储量的衰减在沙漠化初期快于沙漠化后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衰减要快于全氮,而生物量氮储量的衰减在沙漠化初期快于碳,在后期则相反.  相似文献   
14.
微博     
《环境教育》2012,(4):9-9
@巴松狼王(杜少中,北京市环保局巡视员):北京春季风沙活跃,既有就地起沙,也有外来沙源。比如东北有科尔沁沙地,北有浑善达克沙地,西有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宁夏沙地、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大部在北京上风区,春天季风很容易将沙漠地区的沙尘吹到北京来。所以,北京植树造林对于防风固沙、中和二氧化碳都大有好处。http://t.qq.com/dushaozhong//4月7日  相似文献   
15.
哲夫 《环境教育》2012,(7):85-86
这次再访奈曼导游小姐的说法较之更进了一个层次:这个怪柳的身上,几乎浓缩了我们沙区的众生相。奈曼旗古为鲜卑之地。唐朝属营州都督府治。辽金时为兴中府北境。明初为蒙古所长期占据,奈曼为部落之号。清初设奈曼旗。南部属低山丘陵,中部为风沙地,北部为冲积平原。河流主要有老哈河、西辽河、教来河等。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相似文献   
16.
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情景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过去15年(1985~200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200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以及201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构建了模拟研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CLUE-S模型。在该模型的支持下,论文分别对研究地区未来10年(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马尔柯夫情景和规划情景进行了模拟,然后,通过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与2010年情景模拟图的叠加,分析了在以上两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共同之处及差异。研究结果对完善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怪柳     
哲夫 《环境教育》2013,(3):80-83
我看到一株全身已经干枯的怪柳,被从根部折断,应该是已经死翘翘了许久,仔细一看让我大吃一惊,围绕它根部的白花花的骨殖周边,一圈细嫩的新绿已经悄然滋生,正在全力抽枝长叶。2011年8月17日,我应中国作协邀请,去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参加中国作家创作基地暨中国作家生态林揭牌仪式,此行有20多位作家、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记者随行。其中有好多朋友是多年未见的,很珍重这次见面的机会。时隔八年  相似文献   
18.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景观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景观持续性的分析表明,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景观多样性的持续性增加1.038(±0.033),而景观优势度持续性下降0.873(±0.112),说明在1958年固定沙丘地占主导地位的景观逐渐演化成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农田相间分布、平分秋色的景观。在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下,景观格局的持续性在空间形状的变化上趋向复杂(景观分维数持续性为1.008),而其相邻性下降(景观修改分维数0.953)。斑块尺度上,不同时间尺度的分析显示,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斑块面积持续性增加,而固定沙丘和农田斑块面积持续减少;从斑块格局的持续性来看,半固定沙丘地空间格局的持续性呈增加的趋势最明显,为1.038(±0.087),固定沙丘地空间格局的持续性呈减少的趋势最明显,为0.806(±0.032);40年来科尔沁沙地的农牧交错活动对斑块修改分维数的持续性影响是一致的,呈下降的趋势,说明该过程减少了景观中斑块间的相邻性。  相似文献   
19.
封育对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度放牧是科尔沁地区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围栏封育可以有效的抑制牲畜对植被的破坏,促进沙地植被恢复,从而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植被——小叶锦鸡儿群落为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析不同封育年限和自然放牧条件下小叶锦鸡儿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水分动态,较系统地探讨了封育措施对沙地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封育措施促使固沙植被区土壤种子库密度显著增加(P<0.05),封育2 a、6 a和12 a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提高了15.7%、482.5%和728.1%;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而降低。②封育措施对沙地植被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封育6 a和12 a后植被密度分别提高了108.0%和239.3%,植物盖度分别提高了261.6%和271.6%;适度的封育年限(<6 a)可以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过长的封育年限(11 a)反而使物种多样性下降。③封育措施促使土壤表层(0-10 cm)的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可以有效控制环境因子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对固定沙地土壤不同水分作用下叶凋落物释放CO2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CO2的释放量及凋落物的分解均与土壤干湿情况相关。在添加凋落物与不添加凋落物的处理中,培养前4天的低含水条件下CO2释放速率与中高含水处理相比差异均呈极显著,而4天以后不同水分条件下的释放速率无显著差异。在沙地中,土壤过于湿润或干旱均能够阻碍凋落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