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262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21.
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因素。文章选取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80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点及成因,总结并提出治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边远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思路。研究发现,边远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建设布局缺乏统筹、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工程设计不合理、运维管理效果不佳、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建议结合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人口分布、农户用水需求等,从优化治理思路、采用多元化治理模式、健全监管体制机制、拓宽融投资渠道、提升运维管理效能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有效能。  相似文献   
122.
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对我国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2003~2015年的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部分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计算累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运用核密度法分析了我国中部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和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中部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分别以年均1. 39%、1. 85%的速度增长,技术效率以年均0. 02%的速度减少,中部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出现退步迹象。中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城市间差距在逐渐缩小,中部城市间出现明显技术"追赶效应"。  相似文献   
123.
《环境影响评价》2018,(6):29-29
作者:李天成,任景明,金凤君,刘毅,李彦武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书号:978—7—5111—2897—3定价:160.00元出版日期:2018年5月为确保中部地区中长期的生态环境安全,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原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24.
武陵山地区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0~2012年降水气象资料,计算了武陵山区各个季节的降水距平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季节分析了该区域干旱发生时空分布特点,其中,在春季和夏季,轻旱和中旱发生频率略高,中北部地区较重;在秋季和冬季,各个等级干旱均有较高频率分布,且不同等级分布格局有所不同。通过构建旱灾危害度指数,分析了各个季节及年度旱灾危险性空间分布特点,认为春旱和夏旱北部风险度较高,秋旱中东部风险度较高,冬旱在东北部及中部局部风险较高,年尺度旱灾风险区域整体较低。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各季节旱灾危害度与地形要素进行关系分析,认为春旱和夏旱与海拔相关度较高,各季节干旱与坡度及地形起伏度相关性不显著。本研究结论对武陵山区合理规划建设,发展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5.
刘书润 《绿叶》2012,(8):116-119
一、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中华、印度、埃及、两河流域,都是伟大、古老、具有深厚积累的农耕文明,但是由于长期封闭,缺乏活力。而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游牧文明常常异军突起,虽较少积累,但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它较多地继承了原始先民的品质,充分发挥人的本能,勇往直前,把一个个封闭的古老文明激活,并串联起来,推动其前进。假如没有游牧民族的冲击,世界将永远各自封闭,陷入没完没了的重复当中。古代人类最大的冲击波,正是来自打开了东西方  相似文献   
126.
针对山区农村山多地少、人多收入低、经济发展滞后等实际难题,淄博市南部山区农村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充分发挥区域性生态资源优势,广辟途径,寻求突破,多元化多渠道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合作经济。农业合作经济模式开发亮点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有连点成片聚强势发展之态,在山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发挥了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127.
为了预测评价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系统调查,阐明了沿河公路水毁危险性的含义,确定了其主要危险因子(洪水流量、水位、流速)和次要危险因子(洪水持续时间、河流形态)。运用灰色系统的关联度方法,根据关联序确定了各危险因子的权重;在因子等级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河公路水毁危险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研究成果可供沿河公路水毁易发段危险性点及整个路段的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2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t-migration of labor in the Qinling mountain area and households' firewood consumption is explored. Migration and remittances reduce households' firewood consumption due to i...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对济南市南部山区50年降雨资料的分析,得出南部山区年降雨量为648mm,降雨季节性明显,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8月份的降雨特点;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拟合了降雨频率曲线,分析了降雨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得出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的频率是2%,年降雨量在640mm以上的频率是50%。最后采用一维坡地径流模型对南部山区内的典型丘陵的产流量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和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0.
皖南山区共有桑科植物7属14种2变种,多数植物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对皖南山区桑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价值进行了分析,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