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42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693篇
基础理论   146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了本所老点核退役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接触氚工作人员的尿样几十个 ,氚浓度在 1 0 2 ~ 1 0 5 Bq/L ,最大氚浓度为 2 7× 1 0 5 Bq/L ,折合剂量当量约为 0 1 9mSv。短期观测 2 3名人体氚半排期 ,其范围为 5 5~ 1 4 8d ,中期观测 5名人体氚半排期 ,其范围为 7 6~ 9 4d。 2 8名人员半排期不仅与理论值 1 0d接近 ,而且与国内外的观测值十分符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沉积学原理和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太子河(本溪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太子河市区段重污染是严重的,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为Cu、Pb,其次为Zn、Cd、Hg。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作用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东南沿海自晚侏罗世到白垩纪火山活动分为二期、四个旋回,在空间上有迁移性,在时间上与侵入活动呈交替式演变。建立火山碎屑流等五种岩相模式,岩浆爆发占主导地位,同时存在蒸气岩浆爆发。确定破火山口、火山穹隆和锥火山为火山构造基本类型。由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作用、沉积作用控制形成火山沉积洼地、火山构造洼地和火山构造隆起。提出不同类型火山构造组合形式和相互演化关系。火山岩系列属高钾钙碱系列,晚期则具双模式性质。它们的地球化学型式兼具大陆边缘和大陆板内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辽东地区金矿成因类型、金矿化集中区及成矿地质条件,揭示了金矿成矿规律,并指出在辽东隆起区内太古字和无古字变质地层、深断裂或大断裂带、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质类岩石三者共存(三体一位)于一个地区,是形成金矿化集中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牡蛎软体,贝壳和沉积物中Cd、Cr、Cu、Fe、Mn、Pb和Zn等重金属元素被同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在牡蛎中的生物积累是牡自身的新陈代谢、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环境诸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牡蛎斩生理作用对重金属在软体中的积累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而贝壳中重金属的积累对来自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大量有机污染物不断排入湖泊并在其中积累,致使湖泊产生了富营养化现象,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文中论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危害,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概括和比较了现有的国内外的防治措施,指出生态修复是治理的最佳出路.结合国内外湖泊的治理经验,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介污水处理厂在夏季运行期间的一些特点,如气温高、雷雨天气等等.夏季的这些特点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不仅会影响到微生物的生理,影响设备的充氧性能,还会影响到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反应进程及人员的精神状态.因此,在运行管理中应加以重视针对这些特点,对夏季的工艺控制、设备、构筑物、管线的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平顶山市石龙区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物的化学组成及分布特征,共鉴定出78种代表性化合物,包括11种US EPA优控PAHs.结果表明,总体上土壤样品中单体烃菲、荧蒽、芴、芘含量比较高.在不同功能区域芳烃含量差别较大,采矿区及焦化厂区土壤中芳烃含量明显高于污灌区和农业区,而煤矸石山附近土壤中芳烃含量最高.采矿区、焦化厂区和污灌区土壤中低环数PAHs的比例远大于高环数PAHs,农业区反之.通过对(ρ)MP/(ρ)P、MPI1、(ρ)P/(ρ)A、(ρ)FL/(ρ)PY等参数值的分析认为,煤尘、烟灰沉降是石龙区土壤中PAHs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由单体烃与PAHs的相关性分析得知,苊和蒽可作为煤矿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的标志性污染物.  相似文献   
19.
杜先福 《劳动保护》2003,(10):34-36
5次往返北京,来往行程20000多公里.经历“非典”疫期的严峻考验,艰苦鏖战10个月,终为打工仔争来17万余元的巨额赔偿——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两大热点,两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但目前要确切地定量计算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强度和出现频率的影响还很困难。本文在分析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千年尺度上,长江流域的大旱和气候变冷成正相关,而长江流域的大涝以及黄河流域的大旱和大涝与气候冷暖过渡期成正相关;2.在百年尽度上,近1042年来,共出现281次全国性大旱和大涝,平均每百年出现27次,在地域分布上以南涝北旱为主;3.就百年至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言,气候冷冷组合期(1301~1900)易发生全国性大涝,而冷暖组合期(950~1300年,1901~1991年)易发生全国性大旱。总的来说,冷冷组合期的大旱大涝发生频率明显大于暖期,但不同地区有差异;4.在其它影响方面,台风、地震与海啸灾害在冷暖组合期(20世纪)均有比冷冷组合期(14和19世纪)多的趋势。因此,气候变暖将使防灾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