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汶川大地震后,一些不适合重建的地方,正在放弃,比如北川县城,将成为地震博物馆,县城另觅新址;比如由于当地自然环境恶劣,无法妥善安置全县所有受灾群众,青川县委日前决定动迁5万人,其中1万人在县内转移安置,1万人在广元市其他县区安置,还有1万人将移民到陕西和浙江。这可视为“以空间换空间”的长期移民方式。  相似文献   
62.
生态移民是解决贫困和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诱导式生态移民是政府根据区域生态、经济和人口和谐发展要求,对不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地区或者人口超载地区的人口通过政策、资金的扶持,诱导人们自愿迁移到指定的土地承载力有冗余的地区的一种人口迁移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政府须有必要的诱导投入、组织者要尊重迁移者的意愿、政府和迁移者都须有合理决策是其主要特点。分析生态移民的决策过程对合理决策有重要意义,认为影响政府诱导决策的主要因素有生态、人口、经济、政策和迁入地因素;影响迁移者决策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个体、迁移距离、迁入地基础设施、社区文化、迁移者的成本效益等。  相似文献   
63.
全球气候变化最严重后果一直被认为是很多人将流离失所。然而,却少有人去关注将来可能产生的生态移民,也许这才是更多的研究和注意力应该关注的。  相似文献   
64.
丹江口库区农村待迁移民搬迁意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将动迁33万移民。为了实现和谐搬迁,有必要了解待迁移民对搬迁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丹江口库区农村待迁移民194例入户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二项逻辑回归分析,得到结论:目前农业收入比重、偏远村、较远村、成员平均年龄、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农忙是否换工、户主受教育年限每变化一个单位,相应的愿意搬迁的发生比分别是26.6,8.7,3.1,0.9,0.7,0.5,0.2和0.1;其中,后5个变量是负向影响。由此可知,目前较高的非农收入比重,较好的地理位置、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会显著降低搬迁意愿。因此,选择经济水平较高的安置地是提高搬迁意愿的重要因素;同时应针对各群体的不同预期,采用分步搬迁和灵活多样的安置、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65.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分配格局的世纪性战略工程,其工程建设涉及大批非自愿性移民移民搬迁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合理地制定移民补偿政策不仅要考虑移民的经济损失,也应统筹考虑移民的社会福利损失和心理需求。本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移民重点县淅川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部门访谈的方式,深入剖析了淅川移民试点村安迁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整体搬迁距离远、移民强度大、移民补偿标准偏低,移民群体中不满情绪等现实状况,成为当前县内移民工作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导致移民问题产生的成因主要在于现行的移民政策制定没有科学地根基于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一是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表达机制缺失,移民缺乏适当的决策参与机制,信息知情权、话语权缺失,造成部分移民政策的实施衍生出替代性问题;二是解决移民纠纷问题的协调管理机制缺失,影响了移民的安迁稳定;三是政策制定忽视了移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损失及心理需求,移民缺乏社区认同感,"边际人"心态显著。  相似文献   
66.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库区位于四川省北部边缘的广元市境内,地处秦巴山西段,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区涉及广元市利州区、元坝区、剑阁县和苍溪县等35个乡(镇),迁建集镇13个。该区域的嘉陵江沿岸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部分支流水污染严重、水质较差;自然灾害频繁。枢纽工程业主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  相似文献   
67.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rural-urban migrati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The typical case study is done and 288 questionnaires are collected from five villages in Hebei and Guangxi provinces, China. The migration and remittance status, household incom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questionnaires. Rural-urban migration is becoming a part of routine life in rural areas. And remittan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Rural-urban migration increases the arable land area per labor, which releases the tight human-land relationship in villages. In total, the migration increases the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accelera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68.
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所导致的现实或潜在的大量气候移民,成为了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通过对人类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进程中,诸种气候变化形式导致的气候移民现象及其概念的剖析;对气候移民数量规模不断攀升、波及区域持续扩大、临时性迁移向永久性移民持续演变、多种因素叠加交织下气候移民问题日趋复杂化等亟需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透视。针对气候移民问题,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致力减缓与主动适应并举、在国际社会建立应对政策与治理机制和管理机构、降低气候移民的社会脆弱性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破解气候移民难题,化解气候移民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9.
《环境》2013,(12):43-43
环境移民指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而引起的人口迁移;其原因包括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退化、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因洪涝、干旱、泥石流、滑坡和地震等灾害性环境事件导致的环境移民称为“环境灾害移民”;因沙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退化引起的环境移民可称为“生态移民”;  相似文献   
70.
西南环境移民安置地的生态环境状况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桂西北环江县肯福环境移民安置示范区为例,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环境移民安置区的气候、地貌、土壤与植被等主要生态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取样分析。研究表明,环境移民安置地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且雨热同季的特点;地貌破碎,土地以坡地为主,但有一定量可开垦利用的土地;土壤主要为红壤,土壤剖面发育良好,土壤质地和结构尚可,有机质和氮含量相对丰富,但磷、钾缺乏,土壤酸度大;植被以先锋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