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429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93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有机污染物.采用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进行去除模拟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荆(LAS)的实验,结果表明:MBR对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的去除率高于90%.同时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确定其适宜降解条件为:气体流量为0.3m3/h、活性污泥浓度为6948mg/L.初步探讨了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研究表明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且生物降解对其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嘉兴市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扩散器长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能满足设计初始稀释度并降低工程费用,结合嘉兴市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利用Jetlag3模型确定了其扩散器长度。计算结果表明,八团(0-1500)扩散器长度取200-250m,场前(0+000)和场前(0+1400)扩散器长度取250-300m,能满足近区初始稀释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掌握大气中悬浮粒状物质的变化动态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本现已研究出汽车排气中粒状物质的稀释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4.
讨论了单宽流量横向分布参数b_0和b的范围,并按水位级、断面形和低流速状作了研究。这对无实测流场资料的河流进行污染带计算,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宋秀华 《山东环境》1998,(A12):24-25
用氯仿萃取高浓度挥发酚测定中,通过稀释充分反应后的显色液,可提高待测组份的萃取率,以达到准确测定的目的,提出了较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6.
马严  朱岩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11):34-35
1 引言 在测定废水BOD_5时,稀释系数是至关重要的参数。稀释系数不同,稀释倍数则不同,BOD_5的测定结果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一般COD_(Cr)反应或TOC反应,基本上是完全进行。而BOD_5的反应不会完全进行,其氧化程度和氧化速度因废水种类和浓度不同而相差很大。例如,测定含小分子量的有机废水的BOD_5时,氧化速度很快,氧化程度很彻底;反之,测定含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废水的BOD_5时,氧化速度很慢,结果偏低。所以,不分废水种类而通用一组稀释系数是不合理的,不同种类的废水,应该有不同的BOD_5稀释系数。  相似文献   
27.
周渊 《环境工程》1994,12(3):59-62
本文通过进一步理论论证,全面完善了“静风条件下气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的计算方法”一文的计算,并提出了所有大气稳定度下的χm及P的全部计算式.  相似文献   
28.
许仁平 《环保科技》2001,7(1):28-29
依据转子流量计基本测量原理,指出在大气监测中,对实际采样气象条件下的空气体积的测定不能简单地通过转子流量计的读数而获得,必须予以修正;对由此而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最终修正换算式。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封闭式镀液循环装置中不同镀液循环流量对Ni-SiC复合镀层的影响规律,优化镀液循环流量参数.方法 以Q235管状工件为待镀基体,以添加SiC颗粒的改良瓦特镀液为母液,在自主研发的封闭式镀液循环电镀装置中以0.3、0.5、0.7 m3/h的镀液循环流量于管件内壁制备Ni-SiC复合镀层,通过SEM检测、XRD测试、硬度测试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各Ni-SiC复合镀层宏微观形貌、厚度、成分、结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0.5 m3/h流量条件下,镀层厚度为32.98μm,SiC颗粒含量为15.37%,镀层晶粒尺寸和硬度分别为10.84 nm和704HK0.245,该条件下制备的Ni-SiC复合镀层具有最佳耐磨性,摩擦系数为0.41,体积磨损率仅2.83×10–5 mm3/Nm.结论 在不同镀液循环流量参数下,采用该封闭式循环电镀装置,均可制得均匀完整的Ni-SiC复合镀层.随镀液循环流量的升高,镀层厚度和SiC颗粒体积含量均降低,镀层颜色金属光泽增强,镀层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镀层硬度则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30.
首先正确估计出样品BOD_5浓度范围,并测定稀释水的溶解氧,然后根据稀释倍数公式计算出三个适当的稀释倍数。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省时、可靠、适用性强,能够确保BOD_5样品分析一次成功,在BOD_5样品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