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445篇
安全科学   161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956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245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运用水务物联监测技术对典型区域进行分析,以在线监测数据为基础,构建以数据统计分析为核心的物联监测与管网问题诊断系统,智能诊断评估管网运行状态,分析排水管网入流入渗、淤积、漫溢等问题,掌握整个排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态。结果表明,物联监测技术有助于识别排水管网问题,有效减少排水系统问题排查的成本投入。通过开展入流入渗风险评估、淤积风险评估及漫溢风险评估等工作﹐识别可能存在问题的管段,为后续开展管网改造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该项目可为其他城市推广物联监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活性炭纤维生物膜帘修复污染源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娟  金腊华 《环境工程学报》2015,9(3):1276-1280
采用动力辅助活性炭纤维生物膜帘,模拟研究受污染水源水的原位修复过程,探讨了在不同温度和初始氨氮浓度下生物膜帘对源水修复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温有利于微生物对有机物和氨氮的降解,低温则有利于微生物除磷。在35℃时CODMn和NH3-N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94%,15℃时TP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54%;在不同氨氮浓度(分别取1.27、1.68和2.54 mg/L)时,生物膜帘对CODMn去除效果都较好,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对NH3-N和TP去除效果随初始氨氮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氨氮去除率由96%下降到92%、TP去除率由40%下降到30%左右。  相似文献   
993.
在连续流生物膜反应器中通过控制DO、pH和HRT,对低氨氮浓度废水进行了亚硝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为35~45 mg/L,温度为34℃的情况下,当DO=1.4~1.5 mg/L,pH=8.3,HRT=6 h时,氨氮的去除率与亚硝态氮的积累率均可达到80%左右,实现了较好的氨氮降解及稳定的亚硝态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994.
利用一种新型有机复合填料作为生物滤床中微生物的附着载体,接种经过驯化筛选的专性甲苯降解菌,填装于生物过滤塔中净化低浓度甲苯气体。研究了新型有机复合填料在长期运行时的情况,考察了进气流量、入口浓度、床层温度和填料湿度对生物滤床的影响,最终经过优化得出,此种填料的生物滤床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生长环境,并能保持滤床的高效稳定运行,当进气流量为0.4 m3/h,入口浓度为400 mg/m3,床层温度为30℃,填料湿度为50%时,生化去除量达到30.6 g/(m3.h),并且在此条件下滤床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995.
刘强  王晓昌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2):4395-4399
采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对附着性胞外多聚物影响HMBR膜污染控制性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HMBR中附着性胞外多聚物、松散附着性胞外多聚物和紧密附着性胞外多聚物的浓度比常规膜生物反应器分别降低了10.0%、43.6%和2.1%。附着性胞外多聚物与膜表面滤饼层污泥比阻的关系较为密切,随着其浓度逐渐降低,滤饼层污泥比阻相应减小。与紧密附着性胞外多聚物相比,松散附着性胞外多聚物对滤饼层污泥比阻的影响程度更深。因此,随着反应器中附着性胞外多聚物特别是松散附着性胞外多聚物浓度的降低,HMBR的膜污染控制性能增强,反应器中膜表面的滤饼层阻力比常规膜生物反应器降低了56.9%。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以葡萄糖为碳源(COD为500 mg/L),考察了不同碳氮比(COD与TN之比)、不同电子受体(NO_2~-或NO_3~-)、不同投加方式(碳源与氮源同步投加或投加碳源60 min后再投加氮源的异步投加)对N_2O产生情况的影响,以及碳氮比为2时NO的产生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同步投加还是异步投加,两种电子受体的N_2O-N生成率均随着碳氮比的增大而下降;不同碳氮比下,投加NO2-时的N_2O-N生成率均高于投加NO3-时,异步投加时的N_2O-N生成率均大于同步投加时。说明低碳氮比、高浓度NO2-和胞内贮存物作碳源是反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和大量积累的关键因素。此外,NO2-为电子受体时的NO-N生成率高于NO3-为电子受体时。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生物膜法对广东省某硫化铅锌矿尾矿库外排废水的处理效果,探索不同载体,不同COD浓度对生物膜法降解COD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OD对生物膜法处理选矿废水有影响,在6~13℃的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为2 d时,以50 cm×25 cm×0.4 cm的黏胶材料生物载体作为挂膜载体,处理50 L硫化铅锌矿尾矿库外排废水取得了良好效果,出水COD浓度稳定在40 mg/L左右,出水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正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内有这样一只队伍,他们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穿热力工作服,或在巡视热力管线,或在热力井室上上下下地不停忙碌,抑或在警戒线内紧张有序地进行应急抢修。无论是白天、深夜还是节假日,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肩负着34万1 927 m市政管线的巡视、检修、操作、维护工作,保障着开发区240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世界500强企业用热和2万6 658户居民采暖用热。这支队伍就是北京博大开拓热力有限公司管网分公司(简称管网分公司)。2013年12月13日,记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农村无序排放污水的特性,采用地埋式融生物接触氧化过程和水生植物净化为一体的“生物包”技术进行原位处理,并利用酶类生物促进剂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其降解能力。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酶类生物促进剂的作用下,当“生物包”驯化挂膜成熟后,对无序排入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着相当高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COD90.2%、BOD93.9%、氨氮97.2%、总磷89.7%。在适度引入10%的水生植物时,可进一步增强水体中磷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000.
三维煤气管网仿真系统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煤气地下管网为例,按照软件工程思想,采用ArcEngine平台,使用Visual Studio.NET开发工具,结合GIS、数据库、面向对象、虚拟现实、ADO.NET等技术,设计三维煤气管网仿真系统,实现了三维管网的仿真。系统建立基础地理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和模型库,实现地下煤气管网的基础数据采集、信息管理、三维虚拟仿真、监测预警、专题制图和综合服务等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体系结构较好地实现了多源数据管理与系统集成,利用GIS和面向对象技术可进行煤气管网快速三维建模和动态虚拟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