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16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305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自然衰减特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渤  韩洁 《重庆环境科学》2002,24(5):35-37,54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自然衰减是目前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地下水污染生物修复的基础课题,本文以地下水中的常见污染物石油烃为对象,着重阐述该物在地下水中的自然衰减特性。根据所获取的国内外资料,介绍了其自然衰减的三种动力学方程:Monod动力学方程,一级衰减动力学方程和瞬时反应动力学方程,并且对于石油烃的自然衰减速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2.
目的 预估2/1樟发射药的安全贮存寿命,建立一种基于加速热减量试验,利用热减量曲线和贝瑟洛特(Berthelot)方程预估其安全贮存寿命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2/1樟发射药分别进行85、95、105、115 ℃下的加速热减量试验,获得样品在各个温度下不同加速时间的热减量数据。然后基于热减量曲线,得到2/1樟发射药在各个温度下的延滞期。最后利用各个温度下的半延滞期,根据Berthelot方程拟合得到2/1樟发射药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模型。结果 根据其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模型计算得到2/1樟发射药在30 ℃下的安全贮存寿命约为50.9 a。结论 预测结果与文献值接近,且试验时间比文献减少了近1/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2/1樟发射药或其他发射药的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43.
有毒液体泄漏渗流污染后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毒液体泄漏后,沿地表扩散的同时亦会发生渗流现象.有毒液体渗流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土壤和地下水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甚至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导致中毒等重大事故的发生.为分析泄漏后毒物的浓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二维渗流方程,开发了二维渗流事故后果分析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在假设前提下,毒物泄漏后发生渗流时,毒物浓度沿二维渗流平面呈椭圆形向四周扩散,泄漏点的浓度随泄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此结论对于有毒液体泄漏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4.
为研究安全风险感知对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升应急疏散的安全性,进而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包含风险感知、心理韧性、安全氛围、群体恐慌和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5个变量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5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AMOS软件搭建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对发生突发事件后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主要正向作用,群体恐慌通过调节作用提高风险感知,也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相应正向影响;安全氛围和心理韧性通过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一定负向影响;可通过加强安全氛围建设、安全知识科普、提高现场管理人员能力等方法,减少突发事件中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645.
探究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解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的主导因素,可为生态系统碳平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山区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4个样地的实测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筛选出影响土层(0-10、10-20、20-30 cm)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素,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各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林龄、根系生物量、凋落物质量、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植物多样性对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直接效应依次为土壤全氮(0.73)>根系生物量(0.59)>凋落物质量(0.56)>林龄(0.47)>土壤容重(-0.44)>物种香农维纳指数(0.21),间接效应依次为林龄(0.31)>根系生物量(0.29)>凋落物质量(0.27)>物种香农维纳指数(0.11)。(2)海拔、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1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根系生物量、林龄对10-20 cm的土壤...  相似文献   
646.
通过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来获得桩土参数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试桩方法,其原理主要是通过以桩顶的实测信息来反演桩土参数,其中比较成熟的CAPW APC法主要用试凑法来反演桩土模型参数,其反演结果呈现一定的随机性且正确性过于依赖操作者经验。本文尝试以CAPW APC法所采用比较成熟的桩土模型为基础,引入基于最佳摄动量法的局部优化方法来反演桩土参数。在弹性波波动方程隐式差分的基础上,对反演参数采用摄动展开并推导出参数反演的递推公式,最后给出合适的反演算法。考虑到初始参数对局部优化方法的影响,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初始模型,计算显示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说明本法是对桩基动测方法的一种有效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647.
648.
为了对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动态演化分析,构建了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模糊认知图方法。首先,以扎根理论为指标筛选框架,识别出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然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因素的因果关系及其路径系数。最后,通过模糊认知图进行动态预测与诊断推理。以武汉市某矿山法地铁隧道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综合风险预测分析与推理诊断两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过程各阶段的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隧道开挖、超前支护、结构防水、辅助措施、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隧道超挖、欠挖,开挖循环进尺、步序确定不合理,隧道开挖方法选择不合理等关键风险,研究结果与武汉市某矿山法地铁隧道工程基本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9.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和企业间投资数据,以2009—2017年每3年一期构建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流和投资流有向网络,以表征其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测度人流和投资流网络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发现:(1)人流联系呈现自下而上跨经济和行政等级的垂直流动趋势,投资流联系的“菱形结构”不断强化和明晰,同经济等级城市间投资水平流动的“俱乐部效应”突显;(2)网络中心度层级性和集聚分布趋势明显,呈现“东—中—西”分异和“核心—边缘”结构,人流与投资流网络表现出流动反向匹配的特征;(3)投资入度对人流入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人流入度对投资出度正向作用明显;(4)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企业规模和产业结构对人流和投资流网络影响显著,流动人口教育程度和户籍类型对人流出度存在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650.
为探究安全管理者行为对不同严谨性水平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实现个性化安全管理,以大五人格为基础理论,采用严谨性对261名一线建筑工人进行类群划分。构建建筑工人的管理者行为与不安全行为影响关系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发现高严谨性工人与低严谨性工人在安全管理者行为与工人安全行为3条影响路径中均存在显著差异。高严谨性工人的安全参与行为更易受安全管理行为影响,安全服从行为更易受安全设计行为影响;低严谨性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更易受安全管理行为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