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中亚黄土是研究区域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对于受到广泛研究的黄土 高原黄土来说,对中亚东部塔城黄土的报道较少。基于对塔城黄土粒度的系统分析,与伊犁盆 地黄土、典型黄土高原的黄土对比,我们发现无论是粒度频率曲线、粒度结构散点图、还是三 角图,塔城黄土与伊犁盆地清水河黄土较相似,而与黄土高原黄土不同,塔城黄土粒度频率分 布曲线为三峰分布,粒度组成比较分散,分选较差,细、中颗粒含量较少,主要以粗颗粒物质 为主,属近源风成黄土。结合当地地形和现代环流分析,我们认为中亚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 为塔城黄土提供主要的物源,盛行西风为粉尘的搬运提供足够的动力,向西开口的山间盆地地 形为粉尘的沉积提供有利的沉积中心,这三个条件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塔城盆地厚层黄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182.
研究分析了滇池湖滨3种土地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及剖面分布,结果表明:大棚、露地和撂荒地土壤中PAHs含量范围分别为499.72~1 075.76 ng/g,759.40~1 461.06 ng/g和677.38~1 267.00 ng/g,表明当地土壤存在一定的PAHs污染,大棚集约化的种植方式对土壤中PAHs的积累无显著影响。土壤剖面中PAHs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但最表层土壤由于光解等因素影响PAHs含量较低。PAHs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受到土壤中TOC含量、土壤粒度、人为扰动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比值法对表层土壤中PAHs来源进行分析,该地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自于燃烧源。  相似文献   
183.
林田  方引  陈颖军  胡利民  郭志刚  张干 《环境科学》2012,33(7):2335-2340
本文采用化学热氧化法测定了25个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黑碳的含量,探讨了沉积物中黑碳与总有机碳、粒度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黑碳的含量范围为0.21~0.88 mg.g-1.沉积物中黑碳和总有机碳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两者具有不同的来源.区域内沉积物在粒度上有明显的空间分异,黑碳的空间差异则较小,表明黑碳的沉积过程受颗粒物分选过程的影响较小.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滴滴涕的含量与黑碳无显著的相关性,可能与东海内陆架环境中强烈的水动力过程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来源的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4.
对山东省淄博市寨里镇佛村黄土剖面(FC剖面)进行粒度、磁化率及色度等沉积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1)FC剖面6个光释光样品年龄结果介于3.02±0.45—100.99±13.58 ka,说明FC剖面是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沉积物;(2)根据沉积物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和粒度组成特征,并与伊犁黄土、黄土高原黄土对比,可判知FC剖面为风成沉积物;(3)FC剖面磁化率与色度曲线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较好指示了黄土沉积时的冷暖干湿变化;(4)根据粒度中值粒径(Md)、低频磁化率(χlf)、土壤颜色(L~*,a~*)、环境敏感组分(56.23—112.20μm)等气候代用指标并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将FC剖面划分为5个部分,分别对应于深海同位素MIS1—MIS5时期。1、3、5部分分别对应MIS1、MIS3早期、MIS5阶段,夏季风强盛,气候较暖湿,发育古土壤;2部分对应MIS2和MIS3中晚期阶段,4部分对应MIS4阶段,冬季风强盛,气候较干冷,堆积黄土。  相似文献   
185.
李倩倩  潘杨  贡丹燕  黄勇  夏侯刚 《环境科学》2016,37(12):4662-4670
基于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特性能为水环境表观质量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以流经苏州市市内运河水为研究对象,探讨无机型城市景观水体中不同表观污染程度下水中悬浮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从悬浮颗粒物的粒径角度来解释无机型景观水体表观污染机制.结果表明,无机型水中悬浮颗粒物以单峰分布为主,中值粒径范围13~25.2μm,组分Ⅱ(粒级3.8~16μm)是优势组分,体积分数范围29.4%~59.6%;水体表观污染的敏感组分为组分Ⅱ(粒级3.8~16μm)和组分Ⅳ(粒级32~64μm),表观污染指数(SPI)与组分Ⅱ和组分Ⅳ体积分数关系具有分段性,分段节点是浊度为45NTU处,浊度小于45NTU时,SPI值与组分Ⅱ体积分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组分Ⅳ体积分数呈显著负相关;当浊度大于或等于45NTU时关系相反.影响苏州运河水粒径分布的因素主要是生物因子和水动力条件,生物因子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藻类的增加,水动力条件的作用是使水体发生再悬浮,导致水中大颗粒物质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6.
烧结厂二烧车间通过查找影响烧结燃耗的具体原因,采取对造球盘角度和转速进行调整,优化燃料分加技术等措施,改善了烧结混合料粒度组成,提高了烧结料层,降低了烧结固体燃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7.
河套平原湖泊陈普海子沉积物粒度与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套地区不同类型沉积物进行粒度和元素分析,根据区域陈普海子沉积岩芯的年代和环境代用指标结果,借助于判别分析技术,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揭示区域近300a来两个典型时段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约1850a受黄河河道变迁引起的洪水活动影响,陈普海子岩芯55~50cm(CP1)沉积物表现为灰黄色黏土层,其粒度参数、分布曲线与黄河岸边缓流沉积物相似,两者的中值粒径和众数数值分别为3.8,7.7μm和4.4,5.0μm,元素及其比值K/Ti、Al/Ti和K/Sr(数值分别为7.1、21.5、102.7和6.2、20.7、87.8)的得分散点分布在判别得分散点图的同一区域,与其它类型沉积物的分布区域明显分离,元素比值K/Ti、Al/Ti和K/Sr可作为湖泊沉积指示洪水活动的环境代用指标;自1995年以来,由于区域人类活动,沙荒土地大规模开垦,致使风沙活动增强,岩芯15cm以上(CP2)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曲线与风积物相似,两者的中值粒径和众数数值分别为20.1,19.6 μm和41.6,45.7 μm,元素的得分散点分布在判别得分散点图的同一区域,研究结果与文献记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8.
用ANDERSEN生物料子采样器在室内采集空气样品,计测24,48和72h扔培养结果。结果表明,培养48h的菌落数明显高于24h的菌落数,t=2.401,P〈0.05;72h的菌落数与48h的菌落数差别不明显,t=0.674,P〉0.05,培养48h的人浮游菌浓度为24h的1.5倍,有显著的差别,t=2.108,P〈0.05,培养72h和48h的室内浮游菌浓度没有明显差别,t=0.671,P〉0.  相似文献   
189.
190.
通过野外观测实验探讨了戈壁地表风沙运动的若干特征。结果表明:戈壁地表风沙活动层主要集中在距地表60 cm高度内;不同粒径沙粒输沙强度的垂向分布不同,以0.25~0.5mm为过渡区,0.25mm颗粒输沙强度随高度增大先增加而后按指数规律递减,0.5mm颗粒则随高度增加呈线性递减,且粒径越大,递减的梯度越小;风沙流中颗粒的粒度组成不仅受风速和颗粒起动风速影响,而且还与地表粒度组成直接相关;输沙率与风速之间关系服从指数规律,公式形式为q=α.eβ.u,其中α、β为相关系数,u为地面2m高处风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