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0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842篇
安全科学   378篇
废物处理   222篇
环保管理   235篇
综合类   1842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674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中氯仿的活性炭电增强吸附特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活性炭在电场作用下对水中微量的三氯甲烷的吸附 ,测定不同控制电位下活性炭的吸附量 ,并讨论了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方程 .实验结果表明 :活性炭的吸附量与活性炭上所加的控制电位相关 .在阳极极化时 ,活性炭的吸附量增大 ;在阴极极化时 ,活性炭吸附量减少 .吸附起始浓度为 10 0 μg L的氯仿溶液 ,同样数量的活性炭在阳极极化下可得到最大吸附量 ,其值为无电场时的 1 6倍 .分析了电场影响活性炭吸附的机理 .  相似文献   
42.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处理黄浦江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董秉直  曹达文  范瑾初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1):731-733,737
采用粉末活性炭与超滤膜联用技术处理黄浦江原水。试验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不会造成膜过滤阻力的增加。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越多,膜过滤阻力也越小。粉末活性炭与膜联用能有效地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3.
研究和讨论了应用微滤法净化和回收废水中活性炭的工艺过程,在实验条件下获得最佳的工艺设计参数,得取了满意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药剂氧化法的WAO法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45.
化验室石油醚的回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收利用环境监测中的废石油醚,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纯经废石油醚,在波长225nm,256nm处,测得其透光率大于80%和大于95%,其它技术指标亦与市售光纯石油醚相符,适合于大批量废石油醚纯化处理。  相似文献   
46.
PVA阴离子交换纤维对水中苯酚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苯酚在PVA阴离子交换纤维(PVAF)上的吸附—解吸特征。等温吸附平衡浓度与吸附量关系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吸附量、吸附系数及热力学参数。尝试了几种动力学方程在苯酚—PVAF体系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鲛岛方程q=K(?)nt+B能较好地反映体系的特征。PVAF用于处理含酚废水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颗粒或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目前其制备工艺主要采用粉末冶金法和挤压铸造法。这类铝基复合材料已经有许多应用实例。铝基复合材料超塑性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可解决其成形性差的加工难题,扩大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8.
采用了活性炭纤维吸附法净化水中微量的氯苯酚。在25℃和35℃下,实验测定活性炭纤维吸附氯苯酚的吸附平衡等温线.该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水溶液的pH值将影响吸附容量。在碱性条件下吸附容量显著下降。这将有利于吸附剂的再生。测量氯苯酚在活性炭纤维填充床的穿透曲线.在5%突破点处的动态吸附容量为0.23kg(氯苯酚)/kg(活性炭纤维)在25℃下。采用40℃、5%NaOH溶液再生被氯苯酚饱和的活性炭纤维填充床。再生后吸附效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49.
利用生物电化学系统处理地表水时,弱电压不但会刺激电活性菌的呼吸作用,而且会引起氧化胁迫导致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过量分泌.为确认在地表水处理中弱电压对膜污染和净水效率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外加1.0 V直流电压(记为"BES系统")和无外加电压(记为"CK系统")的两组平行对照生物活性炭-超滤系统.经过50 d的运行,BES系统(36.1 kPa)相比CK系统(19.1 kPa)跨膜压差(Trans Membrane Pressure,TMP)增加更为显著,膜污染更严重.电路电流、电极电势和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曲线显示,随着装置运行,两系统生物膜逐渐稳定,并且产生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EPS导致阳极电容增加.相比之下,BES系统产生了更多EPS,具有更高的阳极电容.水质指标显示,BES系统中比紫外吸光度(Specific Ultraviolet Absorbance,SUVA)、NH4+-N和PO43--P的去除增强但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减弱;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Matrix,EEM)和尺寸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分析结果表明,BES系统膜池中产生了更多的生物聚合物,但腐殖质类有机物明显减少.活性炭表面EPS含量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的测试结果证实,弱电压刺激了生物膜的生长,同时增加了氧化还原活性EPS的含量.对膜表面累积多糖、蛋白质含量的测试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多糖类大分子生物聚合物在膜表面的累积是导致严重膜污染的直接原因.研究可为生物电化学系统在微污染水处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0.
活性炭厌氧流不处理毒性有机废水存在问题,对含有活性炭能吸附而生物难降解成份的废水,通过定期替换少量活性炭、能维持工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