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6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速览     
正~~  相似文献   
52.
中国粮食产量省区差距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文根据1978年来全国及各省统计数据,采用Theil指数、变动度等指标及岭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区间粮食生产差距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尽管个别年份因部分粮食生产大省产量出现波动导致全国省区间粮食产量差距缩小外,1978年来我国省区间粮食产量差距总体越来越大,并形成了稳定的上升区、下降区及相对稳定区,而各区内大多中部、西南部省份粮食占全国比重与其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演变趋势一致,大多东部、西北部省份此趋势不一致。定量研究表明,省区间粮食种植比较效益、种植结构、粮食播种面积等差距的扩大推动了省区间粮食产量差距的扩大,而省区间粮食单产、财政支农资金、农业从业人员等差距的缩小也促使了省区间粮食产量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53.
继第六届世界水论坛2012年3月中旬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马赛召开后,3月22日,联合国又举办了"世界水日"庆祝活动.2012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潘基文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若要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迅速增长的世界人口,国际社会就必须确保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世界上"最重要且有限的资源"--水.  相似文献   
54.
介绍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专题三“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背景、总体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取得的阶段性进展.该专题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中逐渐出现的局部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稳、功能失衡、地力衰退、作物品质下降、农残渐增等问题,在区域尺度上,从耕地肥力和土壤生物、农田植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物产量品质和利用、农业气象条件等方面开展科学考察研究,在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相关生态环境参数的时空特征、分布规律与作物开发利用等考察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可为青藏高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和粮食安全提供数据及科技支撑.(图1参90)  相似文献   
55.
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根据我国近50年的粮食产量统计资料,分析了各个年代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影响和促进粮食产量的因素(耕地资源、化肥施入量、农机动力、农用水资源、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极大,要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不仅需要有外部资源及投入,而且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要积极进行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56.
从“大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应用、土地资源与森林资源的整合利用、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合理规划”三个方面,结合粮食安全、防灾减灾、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生态与生活、生产协调发展的思路,实现双碳目标,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相似文献   
57.
要闻     
《环境教育》2014,(4):34-35
正全国2亿亩农地存在安全问题"国土部门查出有2亿亩左右(农地)存在安全问题。"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发展司司长高俊才在3月26日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要把这些对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有影响的耕地采取政府补偿、农民自愿的方式退出来。据悉,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达到了50.6%,投资总量超过2200亿元。而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的投资无论是规模还是比重都会超过去年,将安排700多亿元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除此之外,发改委明确近年将重点投资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饮水安全等六大领域。《第一财经日报》  相似文献   
58.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保护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经济增长规律与发展阶段来看,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的减少趋势还将持续一定时期。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及耕地现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耕地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耕地变化态势,揭示出耕地损失率高峰值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通过国家粮食安全的态势判断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减少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面积的减少所导致的粮食减产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较小,而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的变化会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有效供给的结论。从而提出耕地保护的思路:“十一五”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政策;进入“十二五”之后,耕地保护政策应转为严格控制。为此,还提出了重在保护质量、保护其生态景观功能、加大后备资源开发、减少非农占用、加强政策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9.
对河南省1995-2010年粮食产量和农业用水现状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粮食产量以及农业用水的供需态势,提出河南省粮食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对策。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几年粮食产量的增加仍然依靠农业用水量的增长而获得,未来如果不采取节水措施,农业用水难以满足6500万t粮食产量的需求,在本文假设的两种情景下,届时缺口分别为23.9亿m3和44.7亿m3,保障程度分别为84.0和79.1%。同时,随外调粮食输出的水量约38.3亿m3,粮食外调加剧了河南省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设定农业用水红线、给予农业水资源适当的补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按照本文的初步估算,建议的农业用水红线为125亿m3。  相似文献   
60.
人类健康和幸福直接领带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构成世界食物安全的生物基础并维持人类的生计。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在以空前的速率被改变着,这种改变的最重要驱动者是土地覆被、气候变化、污染、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获取及外为物种的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