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427篇
安全科学   128篇
废物处理   86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1216篇
基础理论   235篇
污染及防治   173篇
评价与监测   24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工业化条件下环境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工业化条件下的不同环境治理模式。首先,从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新特征入手;然后,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衡量工业化程度,以包含工业化这一解释变量的EKC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2000-200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其次,讨论了工业化条件下开放度、引资能力、技术水平、环境后端治理以及各因素组合对EKC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组合作用下工业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程度的变化;最后,总结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四种环境治理模式,考虑到环境资本的不可逆性,认为长期来看引进吸收+前端治理模式对环境保护最有利,既能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又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2.
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吸收转化CO_2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咪唑类离子液体物理法吸收CO_2的机理和研究成果以及季铵类、磺酸类和含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化学法吸收CO_2的机理和研究进展。通过利用离子液体的无蒸汽压、优良的溶解和催化性能、绿色无污染等特性,结合对离子液体的功能化设计,使其在吸收转化CO_2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采用一定气孔性的石墨探针直接收集大气颗粒物(APM),然后用石墨探针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收集在探针上的APM中痕量银。实验表明:峰面积吸光度与银的浓度在0—120n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银的特征量为6.75pg,检测限(3σ)为11.74pg,RSD(n=11)为3.92%,分析标准物质NBS1648(城市颗粒物),其回收率和RSD(n=5)分别为90.2—105.0%和6.0%,证明此法准确、灵敏、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994.
在环境监测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表现出必要价值,因而常被采用。相比来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极谱法及原子荧光法都有着彼此的弊病及优势,监测时应能结合实情选取最合适的监测途径。对于此,解析了环境监测必备的分光光度法调研进展;在这种基础上,探析了实践范围内的环境监测运用。  相似文献   
995.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降水中重金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大气降水中Pb、Mn、Fe、Zn、Cu、Cr、Cd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良好,7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54μg/L-2.2μg/L,RSD为3.0%-7.3%,加标回收率为101%-105%,实际降水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6.
选择4种常见的湿地植物,研究了重金属锌胁迫下,湿地植物对磷的吸收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加入0.5 g ZnSO4/kg 土壤时,4种湿地植物根表铁氧化物胶膜对锌的吸附量增加,而对磷的吸附量显著降低(p<0.05);湿地植物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上吸附的磷是湿地植物吸收的磷源,并影响湿地植物地上部分磷含量;在高浓度锌的胁迫下,灯心草地上部分铁含量增加,而导致地上部分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湿地植物根表铁氧化物胶膜上的锌和地上部分铁含量都影响了湿地植物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997.
合成革是当前社会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材料,通过对高密织布进行聚氨酰浸渍、涂层加工等操作得到的。随着合成革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在合成革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量也越来越多,因而对环境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介绍了采用吸收法对合成革有机废气进行治理的实际应用和工艺流程,从而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化学镀镍废水,以Fe2O3-TiO2-MnO2/A12O3作为臭氧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臭氧催化氧化对化学镀镍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9,臭氧投加量为300 mg·L-1,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水中COD可从532 mg·L-1下降至285 mg·L-1,去除率达到46.4%。臭氧催化氧化对化学镍具有较好的破络效果,在初始pH为9,臭氧投加量为200 mg·L-1,反应为60 min后进行混凝过滤,水中镍的去除率可达到86.7%。紫外全波段扫描分析发现,经臭氧催化氧化后,各波段的吸收峰均有大幅度下降,位于254 nm和320 nm处的吸收峰基本消失,说明水中的苯环类物质和共轭结构被破坏。经臭氧催化氧化后,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幅降低,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出水B/C由原来的0.12提高到0.36,为后续进一步生化处理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9.
大薸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薸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总氮(TN)、总磷(TP)初始浓度分别为245~941 mg/L和044~153 mg/L的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大薸均可正常生长。经过21 d的生长,大薸鲜重达16433~1934 g,干重达857~1053 g,大薸鲜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4%~119%/d,大薸干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6%~14%/d,大薸的分株速率为133%~362%/d。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去除量分别为6920~31860 mg和1560~6600 mg,大薸的N、P吸收量分别为3520~20821 mg和899~4837 mg,且随水体初始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大薸吸收对水体N去除的贡献率为5326%~6524%,对水体P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5958%~7419%。由此可以看出,大薸对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种植大薸可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在用(Ag—DDC)光度法测定As的监测分析中,通过条件试验,改进了吸收液的配制过程,在实际环境水质监测中比较省时、快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