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216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壳聚糖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去除溶液中铅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谢章旺  邵嘉慧  何义亮 《环境科学》2010,31(6):1532-1536
采用聚醚砜超滤膜,以壳聚糖为络合剂络合-超滤去除溶液中Pb2+,考察了溶液pH值、Pb2+/壳聚糖装载量比、离子强度和Ca2+各因素对Pb2+截留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超滤浓缩时间对Pb2+截留率及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是决定络合-超滤耦合过程能否进行的关键因素;在pH为6.0, Pb2+/壳聚糖装载量比为0.25时,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对溶液中Pb2+的截留率达99%以上.溶液离子强度和Ca2+的增加均不利于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对Pb2+的去除.对浓缩的壳聚糖-铅溶液酸化解络之后,进一步采用全过滤过程回收壳聚糖.回收后的壳聚糖重新用于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去除溶液中Pb2+,此时对Pb2+的去除率为96.2%,与新鲜的壳聚糖没有明显差别.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壳聚糖络合-超滤耦合过程能有效去除溶液中铅离子,同时实现壳聚糖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32.
为解决某线路板厂络合铜废水达标排放的问题,模拟该厂络合铜废水处理的工艺条件,采用硫酸亚铁和硫化钠相结合的化学沉淀法进行小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药剂投加量.结果表明,影响络合铜废水处理效果的各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依次为pH、PAM、FeSO4·7H2O、LIME、Na2S;处理500mL络合铜废水的最佳的操作条件是废水初始...  相似文献   
33.
针对2-萘酚生产废水p H值低、色泽深,亚硫酸盐和萘磺酸盐高、COD浓度高的特点,采用酸化脱硫-两级络合萃取-氧化絮凝工艺处理,介绍了专利工艺的流程设计,给出了主要工艺设计参数及投资运行成本。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设计合理、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2-萘酚生产废水经处理后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回收的萘磺酸钠固体可返回2-萘酚生产系统套用;反萃取黑液经蒸发浓缩,合成的减水剂产品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4.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荧光特征及其与铜的络合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雨  王学东  陈潇霖  华珞 《环境科学》2016,37(6):2338-2344
选取4种不同类型土壤和腐熟鸡粪,透析提取溶解性有机质(DOM),通过凝胶色谱、三维荧光光谱测定并分析了DOM的相对分子质量(M_r)分布、化学结构特征及其与铜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鸡粪DOM相对分子质量积分面积远高于其他样品,表现出其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泥炭土次之.暗棕壤、褐土和黑土较低,仅为鸡粪积分面积的4.5%~5%.鸡粪在中分子量段积分面积约占总物质的34.1%,低分子量段和高分子量段分别约占41.7%和24.2%.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各样品均出现类蛋白荧光峰(E_x/E_m=240~270/300~350 nm),在中、高分子量段(M_r500)暗棕壤存在的荧光峰消失.泥炭土出现了较为独特的可见光区类富里酸荧光峰(E_x/E_m=325/420 nm),该荧光峰和黑土的荧光峰在中、高分子量段(M_r500)都产生了红移现象.鸡粪分别出现了和黑土类似的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峰,以及和泥炭土类似的可见光区类富里酸荧光峰,以及一类独特的类蛋白荧光峰(E_x/E_m=280/350 nm),但这种类蛋白荧光峰在中分子量段(500M_r12 000)消失.分析表明泥炭土与Cu的络合常数(lg K)为4.13,其他3种土壤与Cu的络合常数较小且差别不大,集中在2.10~3.10之间.鸡粪与Cu的结合能力最大,络合常数达到6.66.  相似文献   
35.
以P204为络合剂萃取水溶液中的金刚烷胺,研究了正辛醇和煤油2种稀释剂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萃取过程的络合机理和热力学过程,并考察了该萃取体系对实际制药废水中金刚烷胺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P204/正辛醇=3∶2的复配萃取剂,在初始pH为8.0,在油/水相比为1∶1的条件下,金刚烷胺的萃取效率可以达到99.8%以上;以2.0mol/L的HCl溶液为反萃取剂,可以将51.1%的负载金刚烷胺反萃回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204对金刚烷胺的萃取遵循离子交换和离子缔合成盐机制;萃取过程为放热过程,低温条件下有利于萃取反应的进行;P204/正辛醇复配萃取剂对实际制药废水中的金刚烷胺也具有很高的萃取效率。  相似文献   
36.
浅析PCB废水中络合态铜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CB废水中,铜是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Cu^2+可通过加碱沉淀法完全沉淀下来,而废水中含有的络合态铜往往是造成出水总铜不能达标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络合态铜的各种处理方法如: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生物法等作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37.
采用以二氯荧光黄为指示剂的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废水中氯化物。优化实验条件后,以该法测定质控样,相对误差-1.30%~2.70%,相对标准偏差0.10%~0.14%,加标回收率约为98%。用该法测定废水中氯化物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本文对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法对PASC和PAC 中铝的形态分布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PAC中,Al13和Al b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Al13/Alb比值为1.0左右.但对PASC而言,情况有所不同,在低碱化度(B)和低Al/Si摩尔比情况下,Al13和Alb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Al13和Alb比值远远小于1.0,随着B值和Al/Si摩尔比的升高,Al13 /Alb比值逐渐趋近于1.0.这意味着在低B值和低Al/Si摩尔比情况下,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铝硅复合新产物,该新产物对PASC中铝的形态分布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9.
利用微型滴定法测定白醋中的总酸度,并对常量实验和微型实验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F检验、t检验均在允许范围内,微型实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常量实验的测定水平,完全满足化学分析要求,并且有效地节省了实验试剂,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40.
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中铝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和不同粘度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出一系列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探讨了PAC的B值、壳聚糖的含量(C)和粘度(η)对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PAC之间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通过试验结果推断出当B=1.5,壳聚糖粘度η=800 Pa·s,C=0.6 mg/mL絮凝效果最佳。并用某造纸废水进行了烧杯絮凝试验。絮凝试验结果与推断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