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207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采用络合萃取法从维生素B12发酵废液中回收丙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络合萃取法回收维生素B12发酵废液中的丙酸,确定了络合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0.5mol/L的磷酸三丁酯(TBP)为络合剂,油水比(体积比)为1:2,常温下萃取3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单级萃取率为56%左右,四级萃取率可达98%以上。络合萃取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可反复使用,使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2.
以富营养化湖泊水华暴发的主要藻种-微囊藻干物质作为生物吸附剂,考察不同生物量、初始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废水中锑(V)生物去除作用的影响,探讨微囊藻对Sb(V)的生物吸附性能;通过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技术揭示其吸附机理,并推断其反应方程式.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吸附剂用量为0.5g:20mL,pH值为2.0,时间为1h时,Sb(V)的生物吸附达到最大容量为5.84mg/g(以干重计),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R2=0.993),生物吸附动力学过程遵循假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4).在pH值2.0~9.0范围内,其生物吸附效率随pH值增加逐渐下降.Zeta电位和ATR-IR光谱结果表明微囊藻细胞壁表面的氨基、羧基和羟基为Sb(V)的主要吸附位点,其中质子化的氨基通过静电吸引作用结合Sb(V),羧基和羟基则通过表面络合作用与Sb(V)结合形成内源络合物.  相似文献   
73.
宋永会  魏健  马印臣  曾萍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0):2522-2527
考察了两种废水中和反应过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然后采用P204/正辛醇复配萃取剂对废水进行络合萃取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溴化废水中和滴定胺化废水可以大幅消减废水中污染物,避免后续萃取过程中的乳化现象;在pH值为8.0,油/水相比为1:1的条件下,P204:正辛醇=3:2的复配萃取剂对废水中TOC和金刚烷胺的单级萃取效率分别为49.6%和99.5%;多级萃取对TOC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以2.0mol/L的HCl溶液为反萃取剂,在水/油相比为1:1条件下,可以将47.5%的金刚烷胺从负载有机相中反萃分离,回收得到的金刚烷胺盐酸溶液可以回用,再生后的萃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4.
宋永会  魏健  马印臣  曾萍 《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2):1513-1518
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金刚烷胺制药废水,考察了初始pH、络合剂种类、稀释剂配比、油/水相比和反应温度等对废水中金刚烷胺萃取效率的影响,并对萃取剂中金刚烷胺进行了反萃取分离回收. 结果表明:采用V(P204)〔P204为二(2-乙基己基磷酸)〕∶V(正辛醇)为3∶2的复配萃取剂处理金刚烷胺制药废水,在初始pH为8.0、油/水相比为1∶1和温度为25 ℃的条件下,能够去除废水中99.7%以上的金刚烷胺;在反萃取过程中,V(P204)∶V(正辛醇)为1∶4的复配萃取剂可以获得更高的反萃取效率,以1.0 mol/L的HCl溶液为反萃取剂,当油/水相比为1∶1时,可将51.7%的金刚烷胺从萃取剂中反萃分离,回收得到的金刚烷胺盐酸盐溶液可以回用到生产工艺中,P204-正辛醇复配萃取剂可在萃取和反萃取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5.
近日,广东省特检院珠海检测院科技项目承担的“逐时络合比色检测技术在承压设备腐蚀中的应用研究”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结题验收。据介绍,该项研究填补了国内关于承压类特种设备腐蚀产物的快速化学检测的技术空白,对指导和帮助企业采用科学合理的设备防腐和除垢方法、提高承压设备安全性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具有重大意义。锅炉、容器及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污垢沉淀,不仅影响设备工作效能,还会腐蚀设备造成安全隐患。该项目于2010年10月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立项,历时三年,经过反复试验,  相似文献   
76.
针对水中三价砷As(Ⅲ)毒害大、难去除的问题,本研究采用FeSO4/K2FeO4组合处理方式以恒温浸润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制备获得原位铁氧化物载铁活性炭(AFPAC),利用负载的铁氧化物的吸附性能,耦合活性炭的吸附和有效的固液分离功能,实现了As(Ⅲ)的高效去除.结果表明,当AFPAC投加量1g·L-1时,对初始质量浓...  相似文献   
77.
采用液膜萃取—酸析沉降—络合萃取组合工艺对有机磷阻燃剂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液膜萃取时,液膜油相(表面活性剂与煤油的混合液)与内水相(H2SO4溶液)的体积比2∶1、乳化液膜与废水的体积比1∶8、废水pH 13.0,硫酸体积分数10%、煤油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30 g/L、液膜萃取时间 15 min;酸析沉降时,废水pH l.0,酸析沉降时间30 min;络合萃取时,络合萃取剂(烷基叔胺N235与煤油的混合液)中烷基叔胺N235体积分数30%,络合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1∶4,废水pH l.0,络合萃取时间30 min.在此最佳处理条件下,废水COD总去除率可达93%,吡啶去除率达99.9%以上,总磷去除率可达97%,BOD5/COD提高至0.32,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78.
本文摘要介绍了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和液相/飞行时间质谱对橄榄油中特丁津的定性定量分析.详细介绍了样品处理,包括液-液萃取和以氨基硅胶为基质分散的固相萃取法.样品的净化采用Florisil硅土小柱,用乙腈洗脱溶质.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的MS/MS模式采集特征离子m/z174.而利用液相/飞行时间质谱进行精确质量数分析([M+H]^+,m/z230),同时得到碎片的精确质量数和特征同位素分布.对于飞行时间质谱测得的质量精度小于ppm.此方法具有高灵敏度、线性好及精度高的优点.液相/离子阱质谱和飞行时间质谱可以作为橄榄油中特丁津的常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9.
PAC与PDMDAAC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具有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和具有不同黏度(h)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絮凝剂为原料制备出了系列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分别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法比较研究了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与PAC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探讨了PAC的B值、PDMDAAC的含量(P%)和h对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PDMDAAC与PAC之间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表现为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各种形态的含量与PAC中铝的各种形态含量的不同,且随PDMDAAC的P%、h和PAC的B值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势必影响其絮凝效果.仅从具有良好净水效果的Alb组分和Al13组分的含量高低来判断,P=10%的复合絮凝剂应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处理黄河水的絮凝效果初步证明了该推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0.
用有机滤膜采集空气中颗粒物样品,用HNO3-HCl-HClO4-EDTA微波络合消解后制成样品溶液。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确定样品溶液中锡的浓度。该方法具有消解完全,无损失,灵敏度高,准确度、精密度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