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81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421篇
基础理论   109篇
污染及防治   112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凹凸棒石及其改性材料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与机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陈展祥  陈传胜  陈卫平  焦文涛 《环境科学》2018,39(10):4744-4751
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和吸附平衡实验,研究了凹凸棒石及其改性材料对土壤镉移动性和生菜吸收镉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探讨了其机制.结果表明,凹凸棒石及其改性材料均可显著降低生菜体内的Cd含量,改性材料作用优于未改性材料,分别使生菜地上部分Cd含量最大降低41.0%和56.5%.凹凸棒石及其改性材料在投加量为1%时均可显著降低土壤CaCl_2提取态Cd含量,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34.2%和34.3%.凹凸棒石改性后对镉的饱和吸附容量明显提高.凹凸棒石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硅羟基与Cd~(2+)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络合物来固定土壤镉,而改性凹凸棒石材料能够通过其表面的硅羟基和羧基与Cd~(2+)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Cd~(2+)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进而达到钝化修复Cd污染土壤的效果.因此凹凸棒石及其改性材料均可被用于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但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82.
183.
羟基镧改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氟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镧改性D101树脂复合吸附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复合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水溶液中氟离子(F~-)进行吸附研究,探讨了该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含氟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25℃、F~-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吸附剂量为0.4 g/L、溶液pH=5时,F~-吸附量最大,为24.45 mg/g;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动力学数据遵循拟二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整个吸附反应为多级控制过程;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10℃、25℃和35℃下,吉布斯自由能(ΔGo)均小于0,焓变(ΔHo)大于0,熵变(ΔSo)大于0,表明该吸附反应为自发吸热熵增过程。采用羟基镧改性D101树脂复合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实际含氟废水中的氟化物,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4.
针对工业废水中难以去除的络合态重金属,采用自制的负载型FeSO4/HS为催化剂,用Fenton-like氧化2,3-二羟基琥珀酸铜废水,并将游离出来的铜加碱沉淀除去。研究发现,当2相似文献   
185.
利用工业废铁泥制备α-FeOO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废铁泥为原料,经酸浸、还原、空气氧化、过滤等步骤制备α-FeOOH。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孔隙比表面分析仪对产品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n(N aOH)∶n(FeSO4)为5.0的条件下,处理1kg废铁泥可得到α-FeOOH824.4g。  相似文献   
186.
为了解地处多环芳烃(PAHs)排放源附近的背景人群体内的PAHs暴露水平,于2006年11月采集广东某市某钢铁公司焦化厂附近一中学部分学生(14~18岁)尿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在检测尿液中PAHs单羟基代谢物(HO-PAHs)的基础上,对受试人群体内的PAHs暴露水平,1-羟基芘(1-HOP)与其他HO-PAHs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尿样中共检测出7种HO-PAHs,除4-羟基菲(4-HOPhe)外,其余HO-PAHs的检出率均为100%.检出的2-羟基萘(2-HON)、2-羟基芴(2-HOFlu)、2-+3-羟基菲(2-+3-HOPhe,由于2-羟基菲(2-HOPhe)和3-羟基菲(3-HOPhe)属共溢出峰,因此以2-+3-HOPhe表示)、9-羟基菲(9-HOPhe)、4-HOPhe和1-HOP的浓度中位数分别为5.34、4.09、0.08、0.80、0.03、0.35 μmol/mol(以尿肌酐计).受试人群尿液中2-HON、2-HOFlu、总HOPhe浓度(简称∑HOPhe)和1-HOP的浓度中位数高于南方沿海某市中学生,1-HOP浓度的中位数也高于国内类似背景人群.1-HOP浓度与其他HO-PAHs浓度的相关性并不好(相关系数为0.213~0.653),且与2-HON、9-HOPhe和检出的∑HOPhe浓度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显示多种HO-PAHs的联合测定可能更能客观评价人体内的PAHs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187.
聚羟基烷酸(PHA)是微生物在不平衡营养条件下贮存的一种胞内聚合物,限磷和限氮两种方式均有助于活性污泥中的混合菌群合成PHA,研究考察了两种不同方式下活性污泥合成PHA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C:N为125时,活性污泥中PHA的合成量达到细胞干重的59%;当c:P为750时,活性污泥积累的最大PHA含量占细胞干重的37%,说明限氮和限磷两种方式对活性污泥合成PHA均有很大影响,且限氮方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8.
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废水除磷技术之一。微生物的研究对于提高EBPR系统的除磷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了EBPR系统中聚磷菌和聚糖菌的种群分析及其代谢机制、聚磷菌与聚糖菌之间竞争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相关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9.
采用O3/H2O2法对嘧啶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嘧啶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对O3/H2O2降解嘧啶的反应机制和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11,反应时间为70 min,O3流量为4g/h,H2O2投加量为50 mmol/L的条件下,废水的嘧啶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6.46%和74.9...  相似文献   
190.
八羟基喹啉改性膨润土预处理养殖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羟基喹啉为改性剂,天然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养殖废水的预处理中。确定了改性膨润土的最佳制备条件:土液比为4 g/L,改性剂浓度为0.3 g/L,改性时间为50 min,改性温度为50℃。并以扫描电镜方法对改性膨润土行进表征:八羟基喹啉已经有效进入层间,改变了膨润土的性状,提高了吸附效果。优化了改性膨润土处理养殖废水的工艺条件:投土量为1 g/L,pH为4,搅拌时间为30 min,搅拌速度为350 r/min,沉淀时间为4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改性膨润土对养殖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可达79.18%,且吸附动力学结果满足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