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7):I0007
乾潭镇位于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金旅游线的中端,杭千高速公路沿镇而过。镇域面积386km^2,辖71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4.5万人。乾潭镇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土地面积3.114万hm^2,其中森林面积2.556万hm^2,耕地面积0.19万hm^2,境内集山、水、瀑、人文景观于一体,有葫芦瀑布、七里扬帆、子胥野渡、  相似文献   
32.
为了阐明三峡库区第一大支流香溪河流域人类活动对磷输入的影响程度,收集流域所涉及的2001~2019年的乡镇统计数据,运用改进的人类活动净磷输入(NAPI)模型,分析了该流域NAPI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香溪河流域2001~2019年的NAPI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尺度上,NAPI呈现东北部高于西南部的趋势,影响香溪河流域NAPI的主要乡镇为黄粮镇、峡口镇和昭君镇,占香溪河流域NAPI的63.8%;河流磷输出占NAPI的百分比为10.7%~79.5%;从NAPI结构上看,影响香溪河流域NAPI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磷肥施入量,占香溪河流域NAPI的46%~68%,次要影响因素为食物磷和磷化工及磷矿开采导致磷素释放量,分别占香溪河流域NAPI的14%~32%和16%~24%;从NAPI影响因素上看,NAPI与人口密度和耕地面积占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而在小流域研究尺度上,NAPI与河流磷输出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不具有直接的响应关系.因此,香溪河流域磷素管理应优先考虑重点区域(黄粮镇、峡口镇和昭君镇),控制化肥施用量,并提高工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3.
横垛镇位于泰兴市东北部,地处泰兴、如皋、海安、姜堰四县(市)交界处,总面积44.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47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3.5万人。该镇虽然属于黄桥老区,但由于受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加之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使该镇近几年在农、工、商和服务业、社会事业等方面有了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4.
山东省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数量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文献都是从耕种农作物主地的总数量对经济的影响角度进行研究,而没有考虑耕种不同作物土地数量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不同.该文则将耕地分为耕种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三类,以1996 -2009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依据开展了分析,通过统计数据显示: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而耕种棉花和油料作物的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协整以及因果关系检验得到:耕种粮食的土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耕种棉花与油料作物的土地面积与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提出为了保持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充是的粮食供给,必须保证耕种粮食土地的数量,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35.
沈立 《环境》2014,(2):58-60
正日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2014年中国将加快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并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这有可能成为中国截至目前为止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6.
招远市阜山镇九曲蒋家村位于招远市区东北20公里处,全村有280户800人口.耕地面积200亩,山峦4600亩。村办企业——春雨集团有限公司以金矿开采为主。下辖金雨食品、物资供应、食品供应、锦绣家纺、电力电器、建筑、园林、民生保险代理、滨海度假等15个子公司。2007年.总产值达到8亿元.  相似文献   
37.
《世界环境》2011,(2):95-95
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2月24日公布的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培养转基因(GM)作物的耕地面积去年增长约10%,生物技术种植总面积现已超过1亿公顷。其中巴西增长最快,欧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8.
边丽 《防灾博览》2004,(1):23-23
1999年10月12日零点零二分,地球上的第60亿位居民,一个3.6公斤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个医院降生,在我们为他祝贺的同时,是否也应想一想60亿人吃什么?烧什么?喝什么?  相似文献   
39.
广东省耕地利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广东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省耕地的减少趋势日益突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耕地,确保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广东省耕地面积变化、耕地质量和耕地农业利用布局情况等三方面深入研究了广东省耕地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广东省耕地利用中存在的耕地面积减少、地力退化、农田污染等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以法治地,合理用地养地,调整农作物布局,建设高标准农田, 提高耕地质量,建立完善耕地保养和耕地环境污染监测制度等合理利用耕地土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0.
长江上游重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怀勇  仙巍  杨武年 《生态环境》2008,17(2):792-797
在分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出速度、转入速度、综合动态度、状态指数模型,并指出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模型才能全面的描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情况.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上世纪50年代中期1∶5万地形图、1972年MSS图像、1986年和2000年TM图像为信息源,分1955-1972年、1972-1986年和1986-2000年三个时段,运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上游两个重点流域(岷江上游和嘉陵江中下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 结果表明,近50年间的三个时段内岷江上游(前者)和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后者)土地利用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岷江上游林地面积持续减少,减幅分别为2.18%、2.43%和0.60%,目前该区毁林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嘉陵江中下游林地面积变化呈现减-减-增的态势,变化幅度分别为-6.90%、-0.15%和3.30%,"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该流域已初见成效.前者草地面积持续增加,增幅分别为2.16%、2.13%和0.54%;后者草地面积呈现出增-减-减的态势,变化幅度分别为16.89%、-8.27%、-3.70%.前者耕地面积呈现减-增-增的状态,变幅分别为-1.41%、1.67%和0.77%;后者则呈现增-增-减的态势,变幅分别为0.67%、0.88%和-1.21%;两流域建设用地面积均持续增加,前者三个时段增幅分别为1.85%、1.02%和10.34%,后者则为7.27%、5.16%和32.89%,后者三个时段建设用地增幅均远高于岷江上游.最后作者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