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杜文义 《化工环保》2003,23(1):59-59
我国科技人员经过近 2 0a的艰辛努力 ,使胶体电解质蓄电池生产技术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产品已在河南省安阳市远洋蓄电池有限责任公司投产 ,并经国家蓄电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 ,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达标。胶体电解质蓄电池的问世 ,解除了蓄电池用户在使用液式铅酸蓄电池时对其性能方面存在缺点所带来的烦恼。液式铅酸蓄电池因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 ,多年来一直占据国内外电源市场。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用途的增加 ,特别是电动车的问世 ,已显出其性能方面存在的缺点 ,如电池渗漏液腐蚀物品和污染环境、耐深放电小、使用寿命短等。对此 ,…  相似文献   
72.
飞机密封防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针对我国飞机传统密封防水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道轨式密封带与胶体密封剂相结合的密封防水方法,并应用于3个机型9个关键对接部位的密封防水改进。密封防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优良的密封防水性能,能达到“滴水不漏”的效果,适用于对飞机各种口盖、活动构件、连接部位、螺栓孔等存在缝隙的结构部位进行密封防水。  相似文献   
73.
为探讨太湖水体中胶体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在太湖藻型湖区梅梁湾采集水样,采用常规过滤与切向流超滤(CFF)相结合的方法,得到胶体浓缩液(1nm~1μm).分别将胶体浓缩液、灭菌的胶体浓缩液与纯水配制成体积百分比为5%、10%、25%的培养液,接种处于指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结果表明,添加天然胶体浓缩液或灭菌胶体浓缩液可以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灭菌胶体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胶体促进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主要原因是胶体态有机磷促进了铜绿微囊藻对溶解性无机磷的摄取,胶体所吸附的营养盐的补充是另一个有利因素.此外,胶体作为微量元素载体也是胶体促进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4.
纳米TiO_2胶体分离富集水样中痕量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纳米二氧化钛胶体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以及吸附离子沉积后又很容易转化为胶体的特点,提出用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富集水样中痕量镍。系统研究了胶体纳米二氧化钛对N(iII)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时间、酸度以及共存离子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对N(iII)的吸附率可达99%以上。建立了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分离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测定水样中痕量镍的方法。该法检出限(3σ)为4.17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并且由于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吸附镍后不需要脱附,分析过程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5.
通过室内砂柱实验,研究了饱和多孔介质中,相同离子强度条件下,混合钠-钙电解质溶液的Ca~(2+)/Na~+物质的量比和胶体粒径对胶体运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胶体粒径相同时,随着背景电解质溶液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胶体的滞留量增多;物质的量比相同时,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粒径越小的胶体滞留量越大.经模型拟合,考虑Langmuirian动力学阻塞和与深度有关的沉积行为的对流-弥散-吸附-解吸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本次实验条件下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行为.  相似文献   
76.
多孔介质中的致病细菌及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迁移研究对保护饮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作为生物胶体的一种,在迁移过程中受多种迁移机制共同作用.除常见水动力条件和水化学条件外,微生物在迁移过程中还受自身性质,介质颗粒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微生物在饱和多孔介质与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并对近年来研究热点及进展进行了简要概括.目前微生物在地下水中迁移研究日益丰富,但由于地下环境复杂性,微生物的易变异性,对于地下水系统中微生物造成的污染去除修复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7.
红壤胶体铁氧化物界面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红壤胶体铁氧化物的结构、形态及其转化;铁氧化物界面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异化铁还原作用下的有机氯转化过程。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主要包括氧化转化与脱氯转化过程。氧化转化包括暗态下的化学氧化与光化学氧化过程;脱氯转化包括脱氢卤化、加氢脱氯、脱双卤、二聚脱氯与亲核置换脱氯等反应过程。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主要受胶体界面pH、Eh、水溶性有机物、金属离子、铁氧化物形态与铁还原细菌等的显著影响。有机氯非生物转化的化学-微生物耦合机制、复合污染条件下重金属对界面有机氯非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机制、红壤胶体界面有机氯污染的综合调控技术方法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有助于推动土壤胶体界面环境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五阳工业广场排水进行的混凝沉降试验,了解了该排水不同于一般矿井外排水的性质;试验结果同时也说明采用PAC絮凝沉降法对此类排水进行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9.
硝化菌体在胶体材料的微型球状载体内的固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化处理效率低是制约污水脱氢工艺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硝化菌体在PVA-SbQ与alginate混合胶体材料制作的微型球状载体中的固定,减少了菌体由于污水停留时间过造成的冲洗流失,又较好地处理了养分与氧的输运抑制问题,从而显著地提高了硝化处理效率,对改进污水脱氮工艺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0.
运用室内砂柱试验,研究垃圾淋滤液通过含水介质时胶体浓度的变化规律,胶体在砂柱不同位置的滞留情况以及含水介质对胶体的阻滞作用。研究发现,胶体相对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大致为"S"型,直至试验结束也并未完全穿透;沿水流方向,距进水口越远胶体迁移速率越小,含水介质对胶体的阻滞作用越大。在进水口0~60 cm之内胶体的突破时间稍稍早于示踪剂,其迁移速率略大于示踪剂;而60~100 cm之间胶体的突破时间稍稍晚于示踪剂,胶体的迁移速率小于示踪剂;60 cm处二者正好相等。垃圾淋滤液胶体在砂柱中不同位置滞留情况不同,在距进水口0~20 cm内,胶体累积滞留量随时间不断增加,累计滞留量最多;距进水口20~40 cm、40~60 cm段累计滞留量随时间先增多后减少;60~80 cm、80~100 cm段累计滞留量随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