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375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638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杨钦蔚 《安全》1996,17(3):39-40
培养高素质的安全文化人──试论安全文化场的形成杨钦蔚(四川齿轮厂劳动人事处)1培养高素质的安全文化人是安全文化场形成的先决条件倡导安全文化,建设社会大安全环境的目的就是要构建完善的高度和谐的安全文化场。在这高度和谐的文化场中,人的生产、学习、生活、旅...  相似文献   
42.
43.
44.
江东鹏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3):113-115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和热力学理论,从填埋场内非等温的角度,理论上分析了场内垃圾含水率的分布与温度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内水分运移过程的双场耦合模型(三维),并提出模型的求解方法。为研究填埋场内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单裂隙岩体稳定温度场与渗流场耦合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热学理论和裂隙岩体渗流理论,提出了单裂隙岩体稳定温度场与渗流场耦合数学模型,运用Galerkin有限元C0型插值函数法建立控制方程的有限元格式,为该耦合模型的程序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射频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监管信息采集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林  董德发 《安防科技》2006,(12):41-42,49
在分析交通数据采集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获取交通监管信息的新方法,讨论了RFID在交通信息采集方面的典型应用.完成了射频识别读卡器的设计方案,整个系统以MSP430微处理器为核心,包括发射、接收模块,通过串口与交通控制机通信.重点给出了系统工作原理、电路原理图、软件工作流程.该系统能够实时地检测交通信息,以便进行有效监管,可广泛的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  相似文献   
47.
矿井井筒提升设备绕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经典的流体力学理论,建立罐笼绕流的二维RNGκ-ε湍流模型,分析其初始边界条件,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FLUENT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罐笼运行时井筒内流场及压力场,得出井筒内流场及压力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罐笼运行期间,由于空间受限而引发活塞效应,井筒内压力发生瞬态变化,造成通风系统的压力波动,导致气流运动的动态改变,对通风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最小点火能的影响因素及计算误差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可燃气体 (液体蒸气 )、可燃粉尘的最小点火能测试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 ,并结合实验分析了求得最小点火能精确值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设备设施条件———敏感条件 ;分析了敏感条件下运用常规测试方法和常规计算公式中存在较大误差的原因 ,进而提出了相对准确合理的测试方法及计算公式———直接积分法及拟合近似积分法 ,从而大大降低了误差度 ,获得了比较符合实际的数据。  相似文献   
49.
极性基湿润剂与矿岩类粉尘颗粒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矿岩类粉尘微颗粒的表面性质和极性基湿润剂的特性,应用分子热力学和表面物理化学理论探讨了湿润型抑尘剂与矿岩类粉尘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矿岩类粉尘吸附水的本质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是分子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力和长程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矿岩类粉尘与水相碰撞时,只有当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水分子才能牯附于矿岩类粉尘,表面张力和体系自由能足够小时,水才能湿润矿岩类粉尘。分析了湿润剂对水和矿岩类粉尘的表面改性的原理,它增加水和矿岩类粉尘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了界面表面张力和体系自由能,使矿岩粉尘被水湿润能自由地进行。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