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78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399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灾害及防治   9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has been argued to be critical to business succes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especially to those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Drawing upon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will examine the determinants of ICTs application in SMEs in China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interviews with top managers and/or owners of 70 SMEs. We identify 20 factors affecting ICTs application in SMEs in China and divide them into four broad categories, namely pressures, firm specific factors, technical factors and local milieu. We als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Chinese business environment affecting ICTs application.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local ICT infrastructure, external pressures from competitors and ICT knowledge of employees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et application by SMEs, while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and market target are important factors of e-commerce adoption.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干粉组成及粒径对其抑制汽油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效果的影响,以92号汽油为例,在220 L爆炸罐基础上建立一整套可燃气体(液体蒸气)抑爆研究装置。选取磷酸铵盐、超细磷酸铵盐和钠盐3种干粉为抑爆剂。通过时间继电器调节点火时间,在油气爆燃转爆轰阶段喷射干粉,比较抑爆前后汽油蒸气爆炸的峰值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和能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铵盐对汽油蒸气的抑爆效果优于钠盐,适当降低磷酸铵盐的粒径有利于提高气体抑爆效果。超细铵盐抑制汽油蒸气爆炸的效果最佳,能降低58.5%的汽油爆炸压力和31.6%的爆炸能量,3种干粉的最佳抑爆质量浓度分别为:超细铵盐0.682 g/L,铵盐0.228 g/L,钠盐0.455 g/L。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的时空动态特征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出1990—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能源足迹强度(EFI)、能源足迹生态压力(EPIEF)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能源足迹波动上升,能源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煤炭足迹仍占主导,近几年又有回升趋势;能源足迹强度呈幂指数衰减,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EPIEF呈上升趋势,说明能源利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逐渐增大。在空间分布上,各省区能源足迹差异显著,能源足迹强度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而EPIEF则由西向东呈增大趋势。依据EPIEF指数将中国30个省区划分为能源足迹生态盈余区(EPIEF1)、生态轻度亏损区(1EPIEF5)和生态严重亏损区(EPIEF5)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4.
200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冲击,推动经济社会继续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做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现实差距和工作压力,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工作上来,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效益、稳定的关系,正视问题,迎难而上,齐抓共管,共克时艰,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尤其是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努力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05.
王敏 《安全》2009,30(2):40-41
2006年9月29日,某厂一台SFLI-31500/63型变压器在运行中突然压力释放阀喷油和一次B相套管漏油,变压器的轻瓦斯保护、重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全部动作(虽然重瓦斯和差动保护都是0s保护),该变压器立即退出运行,所带负荷由其他变压器承载。该铭牌标示阻抗电压为9.3%,路损耗为173kW,空载电流为0.616%,空载损耗为35kW,油箱为钟罩式结构。  相似文献   
106.
李全修 《绿叶》2010,(12):72-79
中华民族最大的悲剧是接受革命而不接受改革。痛苦的历史和血的代价告诉我们:成功的改革需要"上下一心,君民同志"。中国30年改革的成功依靠的正是"上下一心,君民同志",而其同志一心就在于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共同富裕"。一旦"共同富裕"成为"乌托邦",改革的基础必将丧失殆尽;与此同时,中国还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气候政治压力。"多难兴邦",作为危机驱动的国家,内外压力之下,为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共同富裕就将具有革命性的制度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开启压力与呼气阀及正压空气呼吸器相关指标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将开启压力作为呼气阀设计参数可实现呼气阀的定量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正压空气呼吸器呼气阀弹簧进行了定量设计和验证,同时对影响呼气阀弹簧设计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08.
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压力管理系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当前普遍采用的加油站真空辅助式第二阶段油气回收系统中,为了避免回收到地下储油罐中的油气再次通过P/V阀排空,必须对其中气相空间的压力实施有效控制。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地下储油罐的压力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基于膜分离技术、基于弹性气囊和基于活性炭吸附三大类,其中膜法油气回收装置在国内已经得到了较多关注。首次系统介绍了气囊式压力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结构设计,具体包括管线布局、钢制压力容器壳体、位于容器顶部封头上的接口组件和全部位于容器内的气囊等;同时对另外一种可行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9.
完成了依据有限元疲劳分析为基础的传感器寿命预测研究工作。阐述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定义影响系统寿命的参数组,既包含力学环境参数,亦包括材料属性、几何形式等结构参数。针对不同参数属性,依据疲劳强度计算需求,构建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根据影响传感器寿命的传感单元单晶硅S-N(应力-循环)分布,完成变载荷输入条件下模型疲劳分析,依据数值计算结果完成该压力传感器寿命预测工作。结果表明:压力传感器使用寿命在7.068E8次数以上。本课题研究提出的新方法,摆脱了传统依靠试验完成多种材料组成结构体的疲劳分析及寿命预测窘境,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10.
城市拾荒者     
吴晨  张峻玮 《绿叶》2012,(8):88-96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拾荒者队伍在不断扩大,他们包括了全职拾荒者、兼职拾荒者和休闲拾荒者。不同的拾荒者,在生活状况、基本权益保障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境遇,但总体而言,拾荒者的现实境遇都亟待改善和提高。毕竟,无论是对于城市环境卫生的维护,还是对于城市垃圾的回收,拾荒者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并值得尊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