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025篇
安全科学   155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1830篇
基础理论   132篇
污染及防治   490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生物脱氮研究的最新进展———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和分析了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机理、自养脱氮工艺实现方式及其特点与技术关键,并指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2.
UBAF与纤维球过滤结合工艺应用于污水回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 (UBAF)与纤维球过滤相结合的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 ,使其达到回用的要求。结果表明 :对于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可生物降解性较差的城市污水 ,应用UBAF和纤维球过滤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处理后的污水完全可以达到污水排放的一级标准和城市生活杂用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43.
宇琛 《沿海环境》2002,(6):25-25
杨欣,1963年出生于成都,从小热爱自然。1984年,时为摄影记者的他,开始长江上游的考察、摄影险。1986年,他参加了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源流探险队,任主力源流队员兼摄影师,全程漂流、考察长江干流6300公里江段。1991年到1996年,连续五年组织探险队考察和拍摄长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于1995年倡导策划了“保护长江、爱我自然”活动,而后成立了“绿色江河”组织并担任会长。 1997年起,杨欣通过义卖自己所著《长江魂》、《长江源》等书筹款,经过四年的努力,就在可可西里东侧的昆仑山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组织——索南达杰自…  相似文献   
44.
在我国,烧煤的小型炉灶量大面广,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上海华亭除尘设备厂生产的HFZ—76Ⅱ型抽板顶升反烧灶的测定和分析,证明反烧法比正烧法具有燃烧完全,热效率高,排烟少等优点,而且有利于燃烧生成有害物的净化。  相似文献   
45.
以麦饭石为吸附质,采用反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载气流量、麦饭石装柱质量和载气湿度对吸附等温线测定的影响,测定了苯等4种挥发性芳香类有机物在麦饭石颗粒上的吸附焓。结果表明,在水蒸汽存在的条件下,苯等4种挥发性有机物在麦饭石颗粒上的吸附能遵循理想气相色谱方程,且测得的吸附焓和其蒸发焓较接近。  相似文献   
46.
二沉池漂泥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志梅 《环境科技》2004,17(1):27-28
二级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漂泥有反硝化漂泥、活性污泥老化漂泥、生物泡沫导致的漂泥。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分析漂泥原因、对症下药、改善工艺运行状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7.
通过现场中试对水解过程有机物的降解和SS去除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批量实验对比了水解前后污水的反硝化速率。结果表明:采用厌氧水解取代初沉池作为生物脱氮的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后续生物处理工艺的效率,并可补充一定量的反硝化碳源。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青岛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生化反应各过程需氧量得出城市污水处理中生物脱氮(除磷)相关工艺的普遍规律,即在好氧生化反应区内按水流方向,微生物需氧量基本稳定在38%,26%,26%,10%。  相似文献   
49.
影响活性污泥脱氮效率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污泥对氮的去除主要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来进行.温度、pH、溶解氧浓度、污泥龄、毒性物质、污水性质(有机物含量、氮浓度)都会对系统脱氮能力产生影响。一般较高的PH、延长污泥龄、较低的溶解氧浓度和较低的有机碳浓度均能提高系统的硝化能力。反硝化/硝化系统具有投资省、脱氮效率高等优点.除甲醇外,其它一些工业废弃物也可作为促进反硝化作用的碳源.由于厌氧环境有利于反硝化作用,所以厌氧/好氧(A/O)法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具有极高的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以重金属化合物(CdCl_2、PbCl_2)和矿物油作为土壤的污染物,分析土壤中镉、铅、油的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类群与生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铅、油对水旱田中的细菌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对放线菌、真菌抑制作用较差。小剂量的镉、铅、油对固氮菌有刺激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对尿酶和硝化细菌的代谢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其它酶类不明显。 从含重金属的平板培养基上反映出土壤对重金属的掩蔽作用。污染物对微生物的生化活性的临界毒害浓度分别为:镉 5—60ppm;铅 300—500ppm;油 500—5000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