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16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人工芦苇床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8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低能耗并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污水处理技术,人工芦苇床正渐渐在许多国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简要论述了芦苇床的类型、处理原理以及现行的设计方法,并探讨了这一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2.
生物炭-植物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Pb、Cd分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Pb、Cd作为该区域典型的重金属,存在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目前在土壤修复领域,植物修复、化学修复等单一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生物炭因其强吸附性及丰富的官能团与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结合的潜力,因此,探究二者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的分布效应,对于寻求更加绿色高效的修复方...  相似文献   
63.
杨先碧 《环境》2004,(12):51
现在,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环保型能源的采集方式正在被广泛推广。然而,近年来,生态学家,尤其是鸟类学家对风力发电的反对越来越强烈。生态学家认为,任何人为的需求都可能造成生物或环境问题。风力发电,照理说对环境冲击比较少,却偏偏有可能吸引鸟和蝙蝠前来,惨死在快速飞转的锋利叶片下。生态学家希望各国政府重视这个问题并早日解决,使得无辜死亡减少或不再发生。  相似文献   
64.
植物叶片汞浓度与大气气态单质汞(GEM/Hg0)浓度的线性关系表明叶片汞浓度大小可用于指示植物生长区内GEM浓度的高低水平.通过分析上海市绿地公园(25座)中常见落叶树木樱花、水杉、法桐叶片汞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区域内GEM含量水平及分布特征.2017年5—10月对7座公园中这3种树木叶汞浓度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叶汞浓度与叶片生长时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叶片在生长期内不断吸收累积大气汞.而且在生长期内,3种树木叶汞浓度日累积速率(g·kg-1·d-1)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意味着不同树木叶汞的累积对外界环境的响应可能是一致的,除树种差异外.同年11月初,25座公园(包含上述7座)中樱花、水杉、法桐衰老叶片叶汞浓度为(54.2±12,31.8—76.7)μg·kg-1、(42.0±9,23.5—67.9)μg·kg-1、(36.1±11,21.4—60.3)μg·kg-1(平均值,范围),有显著的种间差异(P<0.01),而在中心城区和郊区间无显著差异(P>0.05).空间插值分析结果初步表明衰老叶片叶汞浓度的空间梯度差异不大,且高值区域没有完全重合.这表明了利用衰老叶片叶汞浓度反映区域GEM浓度整体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5.
正居家生活,大家都喜欢在家摆上几盆植物来点缀家装,为家庭中增添一点色彩。不过,现在家庭植物种类繁多,走进一家花店,那植物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各种植物经过精明的商家一番包装,就都具有了别样的功能。比如,有一条"家中摆放这些植物的好处"的消息,就介绍到"滴水观音除灰尘,君子兰释放  相似文献   
66.
崇明东滩芦苇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崇明东滩芦苇群落在生长周期内的3种温室气体——CH4、N2O和CO2的排放、吸收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芦苇群落湿地CH4排放通量受温度影响较大,夏季排放通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年均排放通量为74.46μg/(m2·h);N2O年均排放通量为2.22μg/(m2·h),冬季排放通量最大;CO2的吸收率季节变化明显,年均排放通量为-101.93mg/(m2·h). 温度、芦苇植株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是影响CH4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因素;而沉积物氮素不足和限制,则是促使芦苇群落表现出对N2O吸收的原因;芦苇的光合作用及土壤呼吸作用随温度和季节的变化是控制芦苇湿地CO2的排放和吸收的主要因素. 芦苇植株发达的通气组织是CH4和N2O由大气向沉积物扩散的通道,同时分子扩散过程也是沉积物产生的CH4、N2O和CO2扩散到大气中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67.
吴涛  耿云芬  柴勇  郝佳波  袁春明 《生态环境》2014,(10):1586-1592
藤本植物生活环境的时空变化较为剧烈,为适应异质性生境常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其形态解剖结构及光合生理特征被认为能很好地体现对异质生境的适应。为了明确藤本植物叶片结构和光合作用对不同生境光强的响应策略,以木质藤本三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imalayana)为对象,采用光合仪测定和解剖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哀牢山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外(全光照)、林缘(遮荫)和林内(荫生)3种自然生境中三叶爬山虎的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变化,以期阐述三叶爬山虎对不同光环境的生态适应能力及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及群落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林内到林外随着生境光强增加,叶片厚度(157.77~299.17μm)、上表皮厚度(21.30~28.40μm)、栅栏组织厚度(30.83~124.65μm)、栅栏组织细胞面积(430.95~652.97μm2)显著增大(P〈0.01),栅栏组织细胞长度(29.23~49.54μm)和周长(86.58~155.17μm)、下表皮厚度(16.14~19.01μm)、气孔长度(24.13~27.10μm)和气孔密度(86.20~129.41个·mm-2)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栅栏组织细胞宽度(19.67~22.81μm)在3种生境中无显著差异。叶片解剖结构性状的平均可塑性值为0.37,其中最大值是栅栏组织细胞长度(0.67),最小值是气孔长度(0.11)。光饱和点(201.27~1299.17μmol·m-2·s-1)、光补偿点(3.86~29.88μmol·m-2·s-1)、饱和光强最大光合速率(2.20~12.03μmol·m-2·s-1)、暗呼吸速率(0.17~2.19μmol·m-2·s-1)、CO2补偿点(83.01~237.26μmol·m-2·s-1)、饱和CO2最大净光合速率(2.07~25.49μmol·m-2·s-1)、光呼吸速率(0.36~7.57μmol·m-2·s-1)、初始羧化效率(0.006~0.035μmol·μmol-1)随着生境光强的增高呈上升趋势,而表观量子效率(0.067~0.031μmol·?  相似文献   
68.
污泥干化芦苇床是人工湿地和传统污泥干化床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技术。将湿地植物芦苇种植于人工湿地的填料层中,周期性地将污泥布向芦苇床表面,污泥中的水分经填料层以及后形成的污泥层渗透后,通过集水管排出;污泥中的固体物质被截留在床体表面,通过植物的蒸发蒸腾作用和水面蒸发作用进一步脱水和稳定。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其使用周期可达810年,其后可清空稳定化污泥并进入下一个使用周期。经芦苇床稳定之后,污泥的脱水效果明显,含固率可达到20%10年,其后可清空稳定化污泥并进入下一个使用周期。经芦苇床稳定之后,污泥的脱水效果明显,含固率可达到20%65.7%,综合性能优于离心脱水和压滤脱水;污泥中有机质和营养成分氮磷等指标受污泥来源、运行方式和运行时间的影响,去除效率差异较大。污泥经稳定后,有机质去除率最高可达66.8%,氮去除从负去除到最高去除65.5%,磷去除从负去除到最高去除81%。经芦苇床稳定后,污泥中的有机有害物质多环芳烃可被有效去除,其去除率高出传统污泥干化床29.86%。在对相关文献的主要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9.
园林绿化树种香樟叶片的含硫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对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大气污染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及吸收净化作用。为了解南京市主要园林绿化树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叶片吸收净化SO2的能力,选择在5个不同污染靶区,以3个不同胸径级的香樟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钡比浊法测定了不同季节香樟叶片的含硫量。结果表明:香樟叶片对SO2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能力,其叶片含硫量平均为0.2160%,且其含量随分布区、生长季节及个体胸径不同差异显著;并与异域大气中SO2污染指数成一定的正相关;与个体胸径大小成显著负相关;季节间呈现出"先降后升再降"的动态趋势,于春秋季较高,而夏冬季较低。  相似文献   
7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8):91-98
该研究于冬夏2季分别采集合肥、芜湖、池州3市5个功能区(商业区、绿地区、住宅区、工业区、交通区)典型绿化植物樟树叶片样品,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使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对3市樟树叶片中PAHs进行来源解析,并测定樟树叶片的比叶面积、叶蜡、叶脂含量,用以探究叶片特征与PAHs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市樟树叶片中16种PAHs含量为芜湖合肥池州;2~4个苯环的PAHs占比大于5~6环PAHs;季节变化上,3市均表现出冬季高于夏季的规律;各功能区之间PAHs含量表现为商业区和交通区高于其他功能区,而单体PAH占比在各功能区表现出一致性。冬夏2季3市樟树叶片中PAHs主要来源于交通排放,煤和生物质燃烧次之,石油挥发较少。PAHs含量与叶蜡含量呈正相关,与比叶面积呈一定的负相关,叶蜡含量和比叶面积是影响PAHs在叶片中富集的重要的叶片特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