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243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61.
合成了β-环糊精(β-CD)与偶氮染料酸性红GR(ARGR)的包结物,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对ARGR、β-CD及β-CD与ARGR的包结物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β-CD与ARGR的包结物的特征峰的峰形和强度与β-CD相似,但峰位有明显的偏移,说明ARGR进入了β-CD空腔与β-CD发生了分子识别作用。采用TiO2作为催化剂,研究了β-CD分子识别后ARGR的光催化降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ARGR质量浓度为20.0 mg/L、β-CD浓度为1.8×10-5 mol/L、体系pH为4.0、TiO2加入量为1.0 g/L、光催化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经β-CD分子识别后ARGR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62.
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符连社  任慧娟 《环境化学》1996,15(4):371-373
本文研究了在稀磷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中笥红的反应,建立了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方法,实验表明,亚硝酸根在0.05-0.40μg.25ml^-1范围内与ΔF成线性关系,大多数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影响其测定。本法用于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63.
无机阴离子对TiO2/SiO2光催化降解酸性红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唐玉朝  胡春  王怡中 《环境化学》2002,21(4):370-379
以酸性红B为模型化合物,分别考察了6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对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无机阴离子的最低浓度。结果表明,除了HCO3^-能引起催化剂部分不可逆中毒外,其余5种离子并没有在催化剂形成占位。失活的催化剂通过简的HCl冲洗即可再生。另外,对催化剂的失活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富集培养,从空气中分离到一株脱色真菌,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定名为ZH-1并研究了该菌株ZH-1对活性红ST-2BF脱色的条件,结果表明,其对活性红ST-2BF的最佳脱色条件为:pH=6.0、温度30℃、在此条件下运行40h脱色率达99.1%;探讨了碳源、氮源和接种量对其脱色率的影响;并对染料降解前后的紫外-可见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对比.图5参6  相似文献   
65.
白兰瓜果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病菌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起白兰瓜贮藏期果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Fusarium lateritium Nees,Cephalothecium roseum,Aspergillus spp.,Penicillium spp.,Rhizopus stolonifer等5种引起白兰瓜果实腐烂的病原真菌,其中以F.lateritium Nees的危害最为严重,为优势菌,其次为C.roseum.而F.lateritium在pH6的Richard培养液中,置25℃黑暗静置培养14d后获得的培养滤液对白兰瓜种子胚根的抑制率最强.F.lateritium产生的毒素为非专化性毒素.表4参7  相似文献   
66.
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到2株对染料活性红M-3BE具有明显脱色效果的真菌,经形态学和2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Fusarium oxysporum和Geosmithia viridis.采用初始浓度50 mg/L M-3BE的液体培养基同步脱色培养,F.oxysporum在24 h内对M-3BE的脱色率为96%,G.viridis在36 h内的脱色率为82%.对脱色酶系的检测结果表明,脱色过程中F.oxysporum能产生LiP和MnP,G.viridis则仅产生LiP.此外,F.oxysporu和G.viridis对另外7种染料的脱色率也可分别达到16%~100%和83.3%~100%.  相似文献   
67.
利用荧光猝灭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体外DNA对蒽的荧光猝灭机理.结果表明,DNA的紫外-可见光谱没有发生红移现象,通过计算分析不同温度下的荧光猝灭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结合两种光谱分析可知DNA对蒽的荧光猝灭属于动态猝灭机理.  相似文献   
68.
包装废弃物添加脱氯半焦制备SRF的热解及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红外分析仪(TG-FTIR)对包装废弃物添加了4种不同比例脱氯半焦制备而成的固体衍生燃料(SRF)的热解特性及热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4种燃料热解过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其中300~400℃和400~500℃为两个主要失重阶段.前一阶段,SRF-1失重显著高于SRF-2、SRF-3和SRF-4,而后一阶段失重分别呈2、3、4倍增加.4种燃料热解残余量的顺序为SRF-4SRF-3SRF-2SRF-1,即添加了脱氯半焦的燃料热解程度越高.FTIR分析表明,添加了脱氯半焦的SRF燃料第三失重峰处不产生氯代烃.随脱氯半焦添加量的增加,第二失重峰CO2产生的浓度减少;第三失重峰CH4析出浓度增加;第四失重峰CO2析出的浓度增加.采用DEAM分布活化能法得到,转化率α0.3时,SRF-2和SRF-3的活化能均高于SRF-1的活化能,0.3α0.9时(α为0.6时除外),SRF-2、SRF-3和SRF-4 3种燃料的活化能低于SRF-1,且SRF-1的活化能呈升高的趋势,而其他3种燃料呈相反趋势.脱氯半焦的添加有利于SRF燃料的热解.  相似文献   
69.
采用零价铁(Fe~0)活化过硫酸铵工艺降解酸性红R染料废水,研究了反应pH、初始酸性红R浓度、Fe~0投加量、过硫酸铵浓度、反应温度等操作条件对酸性红R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红R降解的最佳条件:液相pH=3.0、Fe~0投加量0.05 g/L、过硫酸铵浓度0.4 g/L,初始浓度50 mg/L的酸性红R废水室温条件下反应60 min,废水酸性红R的降解效率可达98%;影响Fe~0活化过硫酸铵降解酸性红R的主要因素是pH、Fe~0添加量及过硫酸铵浓度。  相似文献   
70.
活性黑5脱色产物对直接黄11生物脱色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祖  程翔  郑慧  孙德智 《环境科学》2008,29(11):3194-3199
以沼泽红假单胞菌W1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活性黑5(reactive black 5,RB5)脱色产物对直接黄11(direct yellow 11,DY11)生物脱色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B5脱色产物能明显加快DY11生物脱色的速率.初始浓度为200 mg/L的DY11加入RB5脱色产物后脱色动力学常数k值可由17 mg/(L·h)增加到42.5 mg/(L·h),优化RB5脱色产物投量,k值可进一步提高到48.8 mg/(L·h).循环伏安分析结果表明,RB5脱色产物具有电化学活性,可媒介电子的转移,其可逆氧化峰(E0)位于83 mV,可逆还原峰(Er)位于-220 mV.FT-IR和HPLC-MS的分析结果表明,RB5脱色产物中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物质为TAHNDSDP-1.TAHNDSDP-1具有醌式结构,能通过得失2[H]的方式在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转化,可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加速菌株W1对DY11的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