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180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除磷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流程、水力负荷、pH、COD对TP去除率的影响和提高除磷效果,选择了美人蕉和风车草构建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试验系统,开展除磷的正交试验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确定各因素显著性及优选条件。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流程、水力负荷、pH、COD对除磷效果均有影响,其中流程对TP去除率影响显著,COD对TP去除率影响不显著。各因素对TP去除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流程水力负荷pHCOD。除磷优选条件:COD为225mg/L,pH为8,流程为1100mm,水力负荷为181.25L/(m2.d)。  相似文献   
32.
33.
任崴  马世忠 《新疆环境保护》1995,17(1):54-57,64
草田轮作系统优化模型的研究任崴,马世忠(中科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我国农业生态的研究和建设重点主要是优化系统的结构、强化其功能,近年来,各种模式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大量涌现。但在新疆以盐碱地改良和弃耕地的恢复上,这方面的研究并不...  相似文献   
34.
发展畜牧业,饲料是关键。牲畜饲料短缺,已成为我区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人为的破坏森林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能源危机也应运而生,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林、牧业的协调发展。从长远看,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总结过去顾此失彼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寻求和实施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35.
本文论述了内蒙古赤峰地区草麻黄的分布和生态特性。草麻黄从东南至西北受气温和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在东南部丘陵沙地干草原区集中分布;在中部低山丘陵干草原区呈零星分布,在西北部山地草甸草原区无分布。草麻黄对干旱的环境条件适应能力强,具有耐干旱、耐沙湿、耐高温、耐寒、耐贫瘠和不耐水湿等生态特性。本文对如何保护与合理利用草麻黄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6.
《环境化学》1996,15(2):188-189
百草枯(Paraquat)及杀草快(Diquat)是一类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从各种谷物、水果、豆类到蔗糖及橡胶,都使用这类除草剂.它们都是以二氯或二溴盐形式存在的离子.检测水中的Paraquat及Diquat有标准的EPA方法(EPA方法549),该方法用配备光电二极管矩阵检测器的液相色谱(HPLC)来检测并进行色谱峰的鉴别.  相似文献   
37.
38.
39.
大米草对污水中N,P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一种海滩盐沼植物-大米草,在引入贵州高气气候条件下生长后,对污水中N、P的净化研究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大米草具有很强的经N、P的能力。  相似文献   
40.
中试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制浆造纸厂的洗草废水,并探讨内循环系统的循环状况。试验表明,洗草水不适合进行深度厌氧处理,宜进行水解酸化。由于洗草废水的有机物浓度低,产气量小,反应器内循环系统仅产生了不连续的提升,液体提升量与产气量的比值在0.08~0.36,下降管中产生了间歇性回流,液体的流量达到了518.4~725.1 L/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