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0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909篇
安全科学   593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207篇
综合类   2287篇
基础理论   588篇
污染及防治   241篇
评价与监测   118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13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湿地对水中磷素净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潘继花  何岩  邓伟  严登华  郭跃东  宋新山 《生态环境》2004,13(1):102-104,108
随着对湿地功能认识的加强,湿地科学研究从资源考察开始向湿地过程研究转变,尤其是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使得湿地对营养物质的截留功能倍受关注。磷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元素之一,又是导致湿地及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研究湿地对水中磷素的净化作用是湿地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和流域水环境保护研究的重要环节。文章综述了湿地系统各因子(土壤、植被、水文、微生物)及其它环境因子(如温度、CO2浓度、污染物负荷)对磷的净化作用的影响以及湿地中磷的动态模型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在研究手段、方法和内容方面的不足,强调今后研究应注重长期连续的湿地动态监测,湿地净化功能模型和净化能力阈值以及景观生态学在湿地净化功能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光合作用光抑制的防御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比较研究了干热河谷8个造林树种气孔导度、光合色素、叶绿索荧光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①气孔导度雨季较高,多呈“午睡”现象的双峰曲线日进程,旱季气孔导度很低,全呈单峰曲线日进程;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呈反正态分布曲线日进程,qP和φPsⅡ呈正态分布曲线日进程,白昼qNP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表明树种启动了过剩激发能耗散功能.②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值及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值从雨季到旱季都呈下降趋势,减少了对光能的吸收.③旱季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的Fv/Fm值明显低于雨季值,差异显著,发生了严重的光抑制;qP和qNP值除赤桉(Eucalyptus dulebsis)变化不明显外,其余树种旱季qP值下降而qNP值上升.④对干旱、高光强、高温光保护的主动适应方式是保持较高的光化学猝灭、PSII线性电子传递效率和维持一定耗散过剩光能的能力,如降低光化学猝灭而增加非光化学猝灭来适应逆境,则是一种对生长不利的内损耗被动适应方式.图4表2参14  相似文献   
993.
研究四川六大类紫色土对五价砷的吸附解吸及其数学模拟,并采用灰色系统的关联度方法,力图使吸附解吸参数与土壤性质联系起来。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和Temkin方程对五价砷的吸附解吸的模拟,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尤以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3)方程最佳;根据二式求出的Xm、Qm主要受土壤pH、粘粒含量、CaCO3、有效磷、Ca2+、Mg2+饱和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新近发现的连云山杂岩空间分布特征、岩相学、变质作用期次等的深入研究,表明它们经历了五期变质作用,即吕梁运动导致初始的埋藏变质作用以及随后深埋到33km深度的近高压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和角闪岩相作用。此后因基性岩浆多次底侵和基底活化,连云山杂岩在晋宁期和燕山期遭受过多期次的局部高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最后随湘东北盆-岭构造的形成和发展而进入退变质阶段,整个过程为近顺时针方向演化的P-T轨迹。其P-Ttd轨迹揭示了湘东北地区壳幔间相互作用过程和热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分离恩施高硒地区大豆中的含硒蛋白组分,分辨出27条蛋白条带。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法对这些条带分别进行硒含量测定并进行空白扣除,发现其中有13条带含硒。用标准分子量蛋白标定含硒蛋白组分分子量分别为:58.1-60.3;52.5-53.7;46.8-50.1;29.5-30.9;28.8;25.1-25.7;24.3;19.7-20.9;18.4-18.6;16.8-17.9;16.1-16.2;15.2-15.8和14.3-14.8kDa。  相似文献   
996.
层控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是九江—瑞昌地区铜矿床中重要的组成部份,它常在一个矿区与矽卡岩铜矿床、斑岩铜矿床的贴邻地段产出,组成所谓“三位一体”。层控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矿体受层位、岩性控制,走向稳定,形态简单,以含钢黄铁矿石为主,具有同生沉积结构构造。本文运用被人们所忽视的传统地质理论揭示矿床受后期地质构造、岩浆热液改造、迭加的主要特征,从面阐明矿床为沉积—改造(再造)—迭加复合作用形成,即以沉积改造为主,迭加为次的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多期次,多成因的复合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997.
伊通地堑大部分地区只发现油藏 ,天然气藏发现较少 ,借助最新分析资料 ,同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对该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运移效应进行了分析 ,以明确天然气的成因和运移方向 ,研究表明 ,伊通地堑的天然气主要为原油伴生气 ,重烃含量高 ,除莫里青地区的伊 2 3井和伊 14井双阳组一段和伊 2 1井永吉组二段为干气外 ,其他地区天然气均为湿气。伊通地堑天然气并非典型的油型气 ,也不是典型的煤型气 ,而是与其特定的母质类型有关。莫里青地区的天然气主要与凹陷深部的烃源岩亲缘关系密切。向东南方向 ,天然气发生明显的运移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土包山金铁矿床产于石英闪长玢岩火山—侵入体裂隙中的矽卡岩内,与岩浆同化混染和分异作用所形成的贯入型矽卡岩有关,其成岩温度380℃—515℃,磁铁矿成矿温度300℃—380℃,硫化物和自然金的形成温度200℃—310℃,碳、硫、氢、氧同位素资料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的岩浆,而成矿溶液主要为岩浆水。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着重论述了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主动找准自己的位置,履行自己的职责,并有所作为。从而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自身优势,倾力打造跨行业、跨部门的信用档案信息平台。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有序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