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太晤士河Datchet站藻类种群季节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85年10月至1986年6月定期从太晤士河Datchet监测站采集藻类标本和水样,各得样品32号。经鉴定有蓝藻门、隐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裸藻门和绿藻门的藻类共31个属。关于藻类的定量分析进行了藻类的计数、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和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数量与体积的计算。在各种主要的生态因子中,藻类细胞总数与PH值、温度等成正相关;与各种化学因子,如CaCO3、CO2、PO4-P、NO3-N、SiO2等成负相关。在藻类生长高峰期,PO4-P 被消耗净,成为藻类生长的限制因素。此外,CO2的含量也可能成为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52.
辽东湾沿岸贝类和环境中的粪大肠菌和细菌总数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对辽东湾沿岸海域几种主要经济贝类体内及其生存环境中的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贝类中粪大肠菌群超标率为53.8%;表层海水中超标率为46.2%;表层沉积物中超标率为12.5%。各种样品中细菌总数的检出结果也表明,该沿岸海域环境和贝类受到了一定的有机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53.
通风、过氧乙酸和臭氧氧化降低室内空气微生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防止室内空气微生物导致的传染病发生 ,对某校园室内的空气进行通风、过氧乙酸和臭氧灭菌降低微生物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通风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微生物的浓度 ,是最为经济和易行的措施 ;过氧乙酸灭菌效果好 ,持续时间较长 ,可在不易实施通风情况下采用过氧乙酸灭菌 ;臭氧具有迅速杀菌的效果 ,使用时要与人保持一定距离 ,最好超出 1m。本研究为合理实施改善室内空气卫生环境提供了参考数据 ,3种降低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方法各有其效和特点 ,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相似文献   
54.
正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各类安全事故。在这些学生安全事故中,61%发生在校外,主要是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两类事故发生率占学生全年事故总数的50.8%,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学生全年事故死亡人数总数的60%。尤其是到了暑假的时候,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要比平时多很多,因此怎样安全快乐地度过暑假成为学校和家长们热切关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55.
陈青  周顺桂  袁勇  徐荣险  胡佩 《生态环境》2011,20(5):946-950
重点考察了不同外阻(10、150和1 000Ω)对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sludge microbial fuel cell,SMFC)产电性能及有机物去除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阻对电池产电和有机物降解有显著影响,低电阻有利于电流产生及有机物消耗。当外阻为10Ω时,输出电流最高(4.2 mA),且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去除速率最快(53 mg.d-1)。DGGE图谱显示,不同外阻导致阳极微生物菌落结构有明显差异;CV扫描发现外阻对生物膜氧化还原能力有显著影响,低电阻下运行的阳极生物膜氧化还原活性较强。本研究为理解外阻与阳极生物膜间的关系提供一条有益线索,也为MFC性能提高提供一条可操作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6.
餐厨垃圾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容易腐败变质,对其资源化利用有一定影响。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储存时餐厨垃圾pH和细菌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室温以及5℃条件下,不同储存时间的餐厨垃圾的厌氧发酵产气潜力。结果表明:随储存温度的降低,餐厨垃圾pH值的下降趋势有所减缓,在5℃条件下,8 h内可使餐厨垃圾的pH维持在6.0以上;15℃下餐厨垃圾储存8 h以内,细菌总数小于1.0×10~6cfu/g。室温(30℃)新鲜垃圾的累积产气量最高,达到1 422 mL。在5℃下储存4 h内的餐厨垃圾,其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与新鲜餐厨垃圾的产气结果相当,而在5℃下储存8 h时,产气量与新鲜垃圾相比下降了3%,之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累积产气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7.
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到的可降解农药的土著微生物,因其对环境的友好性及原位修复的可行性,受到了高度关注.为从土壤中筛选精喹禾灵降解菌株,首先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除草剂精喹禾灵胁迫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精喹禾灵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精喹禾灵使细菌多样性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第9 d变化最大,后期趋于稳定.根据DGGE图谱条带的测序结果推断,Pseudomonas、Massilia、Burkholderia等属中的细菌对精喹禾灵具有耐受性或降解潜力,这些微生物类群可作为减少农药残留的土著微生物资源进行分离筛选.根据条带的测序结果,合成了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探针,并进行了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到了3株具有降解潜力的菌株,其中L1可以利用精喹禾灵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经16S rRNA基因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菌株L1在无机盐培养基中降解精喹禾灵的效果.结果表明,培养7 d后,精喹禾灵的含量减少了近50%,且随着精喹禾灵含量的降低,L1菌体数量增加,证实了菌株L1具有降解精喹禾灵的能力.这一结果为今后研究菌株L1降解精喹禾灵的机制、功能基因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平皿计数法测定细菌总数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分析了该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评定了水中细菌总数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59.
用ANDERSEN生物料子采样器在室内采集空气样品,计测24,48和72h扔培养结果。结果表明,培养48h的菌落数明显高于24h的菌落数,t=2.401,P〈0.05;72h的菌落数与48h的菌落数差别不明显,t=0.674,P〉0.05,培养48h的人浮游菌浓度为24h的1.5倍,有显著的差别,t=2.108,P〈0.05,培养72h和48h的室内浮游菌浓度没有明显差别,t=0.671,P〉0.  相似文献   
60.
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对环境空气中细菌和霉菌监测的不同采样仪器、采样方式、培养条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FA-1型和FA-2型采样器的采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细菌和霉菌监测的采样时间以5min为最佳;细菌的培养以48h、37℃±1℃为优,霉菌的培养为96h、28℃±1℃为宜;对实验结果进行精密度检验,均达到了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