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膨润土(蒙脱石)在城市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城市地质环境日益恶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粘土矿物因具有特殊的层问域而具有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等性质,在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净化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利用膨润土(蒙脱石)在治理城市垃圾产生的渗滤液污染、修复和净化城市污染水体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2.
蒙脱石伊利石化过程中伊-蒙混层形成的Gibbs自由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Vieillard(2000)提出的计算含水粘土矿物形成的Gibbs自由能的方法,对热液蚀变作用下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变过程中伊利石 蒙脱石混层形成的Gibbs自由能进行了计算。根据伊利石 蒙脱石混层的化学成分,详细计算了一个端元伊利石样品形成的Gibbs自由能,其值为 5401.36kJ/mol。该值与已给出的天然伊利石和理想伊利石形成的Gibbs自由能非常相近,表明Vieillard(2000)的方法对计算伊利石 蒙脱石混层形成的Gibbs自由能是可行的。伊利石 蒙脱石形成的Gibbs自由能可进一步用于计算因地下水过量开采而产生的地面沉降的量。  相似文献   
103.
Cu^2+对3种农药在Ca—蒙脱石和δ—Al2O3上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比较研究了3种农药在两种吸附体上的吸附以及Cu^2+对其吸附的影响,钉虫脒在Ca-蒙脱石上的吸附率很高且PH值的升高而降低;在δ-Al2O3上吸附率较低且随PH值的升颃是升高,Cu^2+对其吸附无影响,毒莠定在Ca-蒙脱石上无吸附,但可被δ-Al2O3吸附,吸附率随PH的升高逐渐降低,不受Cu^2+的影响,当PH值小于5是甘磷在Ca-蒙脱石上的吸附随PH值的升高而略有上升,当PH值大于5时,则随P  相似文献   
104.
粉末X射线衍射测量蒙脱石结构有序度,采用v/p值法仅反映c轴方向有序度,不能代表a、b轴方向有序度。作者提出(02)反射带峰形不对称程度是b轴有序程度的直观反映,将该峰峰高(H)与2/3高宽(W)的比值定义为蒙脱石晶体结构的b轴有序度,H/W值越大,b轴有序度越高,反之,朽序度低。H/W值对蒙脱石原矿评价与应用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研究蒙脱石矿物的结晶度与其埋藏深度之间的关系,并作出地质解释。 在X射线粉末衍射图上,V/P值的大小即C轴的有序程度是蒙脱石结晶度的标志。V/P值与其生成时的深度有相关性,其相关曲线呈一似抛物线形。似抛物线的顶点位于不同的生成深度,这主要是各地区地热增温率及成矿温度不同所引起。  相似文献   
106.
为同时去除水溶液中的Cd(Ⅱ)和As(Ⅴ),采用羟基铁柱撑改性获得改性蒙脱石,并深入研究了其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同时,采用BET比表面积、SEM、XRD和XPS等手段分析了改性前后蒙脱石的结构特征;采用批实验分别研究了改性蒙脱石对水体中Cd(Ⅱ)和As(Ⅴ)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并探讨了Cd(Ⅱ)-As(Ⅴ)复合体系中镉、砷相互作用对改性蒙脱石等温吸附镉、砷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蒙脱石的比表面积较改性前增加了28.2%,XPS测试结果表明改性蒙脱石成功引入羟基铁.改性蒙脱石单一吸附Cd(Ⅱ)和As(Ⅴ)的最优初始pH分别为6.5和5.5,且25℃时分别在10 h和5 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改性蒙脱石对Cd(Ⅱ)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为21.36 mg·g-1,该吸附过程是离子交换和化学络合共同作用的结果;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改性蒙脱石对As(Ⅴ)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为11.45 mg·g-1,该吸附过程是化学络合作用的结果(改性剂投加量均为2 g·L-1).在Cd(Ⅱ)-As(Ⅴ)复合体系中,镉、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pH为5.5时,吸附量高于改性蒙脱石对单一Cd(Ⅱ)和As(Ⅴ)的吸附量,分别增加了14.4%和23.7%,表明合成的羟基铁柱撑蒙脱石对镉、砷复合污染农田具有同时去除Cd(Ⅱ)和As(Ⅴ)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107.
绿麦隆、阿特拉津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敏苓  戴树桂  张平 《生态环境》2006,15(3):525-528
以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了农药绿麦隆、阿特拉津对蚯蚓的单一和复合毒性效应。单一毒性实验表明,绿麦隆与阿特拉津单独存在时,均对赤子爱胜蚓产生毒性。阿特拉津对蚯蚓的毒性大于绿麦隆,绿麦隆和阿特拉津48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89.64和43.33mg·L-1。复合毒性实验表明,绿麦隆与30mg·L-1和40mg·L-1的阿特拉津复合,其48h的半致死量分别为116.03和48.14mg·L-1。绿麦隆和阿特拉津的复合污染对蚯蚓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而这种协同作用与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8.
109.
有机蒙脱石负载纳米铁去除4-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有机改性蒙脱石(CMt),以此为载体和分散剂,通过液相还原过程成功制备出负载型纳米零价铁颗粒(NZVI-CMt),并对其结构利用XRD、SEM等手段进行表征.同时,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合成材料对4-氯酚(4-CP)的去除情况,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制备出的负...  相似文献   
110.
选择两种常见的天然黏土矿物高岭石和蒙脱石,研究了有机污染物双酚A(BPA)在其表面的吸附及草酸对黏土矿物悬浮液中BPA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BPA在两种黏土矿物表面的吸附量较小,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0nm)照射下,草酸可显著促进BPA在高岭石和蒙脱石悬浮液中的光降解,降解动力学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 降解速率受pH值的影响较大,pH=4.0时速度最快,光降解速率同时受草酸浓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矿物中铁的化学环境及反应过程中铁浓度变化,分析了草酸促进BPA在黏土矿物悬浮液中光降解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