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65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引起更高的关注.基于河南某电厂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仅为2.0的现状,选取两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药剂(1号、2号).经试验研究确定处理效果更佳的1号药剂为选择药剂,并确定最佳投药量为8 mg/l.将1号药剂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循环水浓缩倍率提高至6.5以上,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减少废水的排放量,为该电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也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2.
老化油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仝坤  宋启辉  刘光全 《化工环保》2018,38(6):629-634
老化油是石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大量化学药剂、水、黏土及无机盐的状态稳定的复杂乳液,其产生量大、处理难度高。介绍了老化油的来源、成分、数量、对生产的危害、特点及处理难点,总结了老化油现有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组合工艺,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老化油的管理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3.
循环冷却系统浓缩排污水是电厂最大的排污水,是节水减排和废水零排放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河源电厂为例,分析了电厂进水水质条件;选用了5种水稳剂,采取极限碳酸盐硬度计算浓缩倍率的方法,通过静动态阻垢、防腐与杀菌试验,探明了各种药剂的极限浓缩倍率,论证了河源电厂循环冷却系统10倍以上的浓缩倍率运行方式的可行性。按试验所确定的原则,河源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按10倍的浓缩倍率运行,一年来未出现腐蚀与结垢现象。分析了实际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对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节约用水、减少排污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4.
国际     
《环境教育》2010,(11):5-5
全球土壤水循环可能正在重建 在过去10年中,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包括澳大利亚、非洲和北关的大部分区域,正在变得越来越干旱。发表在10月10日《自然》杂志网站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受到水分供给的限制,全球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总量呈下降趋势,近期由蒸发蒸腾作用返回到大气中的土壤水分已降低到年降水量的60%。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45.
孙永泰 《安全》2009,30(5):42-43
油料,尤其是轻质油料,因具有易挥发的性质,在收发及储运过程中,一部分油料蒸发的油蒸气消耗在大气中,称为蒸发损耗。据资料介绍,美、日石油的蒸发损失占年产量的3%~5%。目前,我国尚无权威性的统计数据,但据测定,南方某地一个1×10^4m^3地上汽油罐,夏季每天蒸发损耗近0.5~1t;  相似文献   
146.
安徽地区近45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和Mann Kendal检验方法,研究了过去的45年(1963~2007年)安徽地区32个代表站 20 cm 口径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65.3 mm/10 a,信度001),年蒸发总量在1976年发生突变,1982年显著减少,夏季突变最为明显;(2)32个代表台站中24个台站蒸发皿蒸发量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仅1个表现为上升趋势(信度005),在空间上减少趋势基本呈现“北多南少”的态势。结合其它气候要素研究发现:气温显著升高,蒸发量明显减少,即安徽地区存在“蒸发悖论”规律,但气温与蒸发量之间相关性不明显;日照,日较差和风速存在显著减少趋势,相关性〖JP+1〗分析表明它们是影响蒸发皿蒸发量减少的最重要因子;低云量,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要素本身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减少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7.
江西某制药厂采用“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出水超标排放。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锅炉高温废气蒸发去除废水中的酒精,利用粉尘的吸附作用,和接触氧化工艺使原来不易生化,难于处理的废水,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48.
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对凝汽器管路的腐蚀和结垢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水质判断指数来预测不同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下水的结垢趋势,确定形成最佳碳酸钙保护膜所对应的浓缩倍率,以达到最经济的防止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和结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9.
ICSTD反应器处理污泥的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ICSTD)处理污泥的启动运行试验采用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好氧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培养,使反应器正常启动运行。在日处理量为50 L/d,进泥含水率为99.23%~99.46%,进泥VS/TS为0.65~0.73,进泥COD为4 115~5 780 mg/L,反应器容积负荷为1.31 kg COD/(m3·d)时,排泥含水率在96.2%~97.3%,排泥VS/TS为0.48~0.57,COD去除率在95%以上,出水pH在6.6~7.1,且上清液澄清。试验结果表明: ICSTD反应器处理污泥的启动试验,采用直接培养污泥启动的方式培养厌氧污泥历时66 d,能较快地培养厌氧污泥且运行稳定,对污泥的浓缩消化起到较好的作用,同时对反应器后续运行的消化效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0.
CPAM调质浓缩污泥脱水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置是当前业界的热点。研究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调质浓缩污泥脱水的一些影响因素,如药剂投加量、污泥pH值、环境温度、搅拌条件等。同时,还对污泥絮凝脱水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研究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作为浓缩污泥脱水剂,在优化投加量下、污泥pH值在5.0~7.5、低速搅拌时,有较好的脱水效果。环境温度对污泥的脱水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夏天处理优于冬天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