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288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为摸清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海岸带蓝碳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状况,发掘我国海岸带蓝碳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潜力,分析了我国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基本状况及保护恢复情况,阐述了海岸带蓝碳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响应机制,论述了我国海岸带蓝碳发展面临的形势及管理需求。最后,提出了我国海岸带蓝碳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建议,即推进海岸带蓝碳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现我国海岸带蓝碳的系统性监测,积极开展受损蓝碳生态系统修复案例的研究,加强海岸带蓝碳保护与修复的公众参与度,增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52.
程飞鹏  杨冬亮  常乐  吴登峰 《环境科学》2022,43(12):5676-5686
以河南南部天然钙基膨润土为原料,通过钠化改性得到了钠基膨润土.通过调控吸附剂用量、亚甲基蓝(MB)浓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温度,分析对比了天然钙基膨润土(PRT-1)、钙基提纯膨润土(PRT-1T)和钠基膨润土(PRT-1Na)对MB的去除效率.同时,对PRT-1T和PRT-1Na对MB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PRT-1Na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和更丰富的羟基结构,表现出对MB更好的吸附效果.在同等吸附条件下,PRT-1Na的吸附效果是PRT-1的4倍,PRT-1T是PRT-1的2倍.在20℃,pH为6,PRT-1Na用量为1.0 g,吸附时间为2 h,MB为500 mL,且初始浓度为500 mg·L-1时,MB去除率高达99.89%.另外,PRT-1Na对MB染料废水的吸附既存在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Elovich模型对PRT-1T和PRT-1Na吸附MB染料废水的过程拟合度均高,但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对PRT-1Na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3.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4,(7):70-70
由英国政府资助的垃圾资源行动计划调查显示,英国家庭扔掉的食物中,高达四分之一是崭新且未拆封的食物,主要是由于食品过期所致。垃圾资源行动计划建议,人们应该在购物之前检查冰箱和橱柜,避免重复购物,制定好膳食计划。垃圾资源行动计划还建立了一个带有部分计算功能的网站和一个免费应用程序,就如何购买、烹调所需要的食物等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4.
针对绿藻,采用超声波提取,以荧光激发-发射波长差216nm,建立了同步荧光法测定绿藻叶绿素a含量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0.02~1.25 mg/L,检出限为1.6ug/L,加标回收率在97.0%~104%之间。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但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其他常见色素不干扰测定的优点,能够满足供水中绿藻叶绿素a含量快速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5.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分散橙、分散紫和分散蓝3种染料结晶废母液。研究了H2O2加入量、n(H2O2)#x02236;n(Fe2+)和废母液pH对COD去除率或TOC去除率的影响。对TOC去除反应分段进行了动力学方程拟合,并探讨了反应机理。实验得到的分散橙、分散紫和分散蓝的废母液处理工艺条件:H2O2加入量分别为264.4,352.9,441.2mmol/L;n(H2O2)#x02236;n(Fe2+)分别为20,10,20;废母液pH=3。3种废母液在0~20min和20~120min两个阶段的反应与二级动力学拟合方程的相关性最好。3种废母液经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后,部分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酸,部分有机物完全矿化。  相似文献   
56.
从某印染厂废水排放出口的污泥中分离到一株活性艳蓝X-BR染料高效降解菌LPY68-14,经生理生化鉴定,该菌为埃希氏菌(Escherichia sp.).研究了影响菌株LPY68-14降解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缺氧、质量分数为0.2%葡萄糖为外加碳源、温度37℃、接种量4 mL、pH 7的最佳条件下,质量浓度为30 mg/L的活性艳蓝X-BR经菌株LPY68-14处理24 h后的降解率可达80%;当活性艳蓝X-BR质量浓度为100~400 mg/L时,该菌处理48 h后的降解率可稳定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57.
针对藻类在常规水处理过程中难以被有效去除的现状,采用紫外辐射对藻类混凝过程进行强化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紫外照射时间的增加,混凝后对藻细胞和浊度的去除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照射50 min时达到最大值.PAC(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5 mg·L~(-1)时,照射样的除藻率和去浊率达到最大,分别比空白样高20.1%和18%左右.pH值在6~9范围内,紫外辐射强化混凝效果的变化较小.溶液pH=8、紫外照射50 min,混凝后的除藻率和去浊率分别达到了93.5%和90.6%.此时,藻细胞Zeta电位最大,同时释放出藻黏液,有利于混凝沉降.而当紫外照射超过60 min后,出现细胞膜破裂,胞内有机物渗出,使得溶液中的有机物浓度急剧上升,Zeta电位开始下降,不利于后续混凝的进行.  相似文献   
58.
以FeCl_3·6H_2O、FeCl_2·4H_2O、(C_2H_5)_4SiO_4、Bi(NO_3)_3·5H_2O、KCl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了BiOCl/SiO_2/Fe_3O_4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EDS、TEM、XRD、FT-IR、UV-Vis表征,最后通过亚甲基蓝降解实验,研究了催化剂在合成过程中pH及催化剂投加量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催化剂初始投加量为0.5 g·L~(-1)时,对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催化效果最佳,光照120 min后对1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3.2%.BiOCl/SiO_2/Fe_3O_4经过简单的无水乙醇和水洗后,可高效重复利用4次.综合表明,BiOCl/SiO_2/Fe_3O_4是一种在处理染料废水中具有应用前景的磁性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59.
应用Fe/Fe为反应阴阳电极,选择活性艳蓝模拟废水作为处理对象,以脱色率和能耗为考核指标,对电凝聚法处理活性艳蓝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5.5,溶液的搅拌速率为400 r/min,电压为6 V,电解质Na_2SO_4浓度为0.01 mol/L,极板间距为1.0 cm的条件下,使用染料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模拟废水反应35 min,在10 min时活性艳蓝的脱色率达到99%以上。研究表明:以Fe/Fe电极通过电凝聚法对活性艳蓝模拟废水进行脱色处理是可行且高效的。  相似文献   
60.
该文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α-SiW_(11)Cu/PANI/ZnO三元复合催化剂,并通过IR、UV、XRD、XPS、SEM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用亚甲基蓝的光降解效率来评估该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可得出以下结论:初始浓度为10 mg/mL、pH为5的亚甲基蓝溶液中加入50 mg/L的催化剂,30 W紫外灯作为照射光源,当降解时间为200 min时,其降解率可达94.04%。亚甲基蓝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反应速率常数为3.49×10~(-3)min~(-1),拟合常数为0.991 8。此外该复合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