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574篇
安全科学   238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129篇
综合类   1087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208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Cu在扇贝组织中的蓄积及其对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Cu^2+)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鳃、肌肉、内脏团组织中Cu蓄积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体中Cu浓度的升高,扇贝各组织中Cu蓄积量明显上升,Cu蓄积量顺序为:内脏〉鳃〉肌肉.Cu浓度对栉孔扇贝各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明显影响,各组织中酶活性均随Cu浓度升高表现为抑制-诱导-抑制的规律.这表明,栉孔扇贝各组织中CAT酶对水体中Cu污染反映敏感,存在计量-效应关系,对海洋Cu早期污染具有指示作用.图2表1参19  相似文献   
182.
天津污灌区苯并(a)芘、荧蒽和菲生态毒性的风险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表征和比较了天津污灌区3种多环芳烃对生物影响的风险性。根据各物质的环境暴露浓度和相应急性毒性值的累计概率分布曲线估计了各物质相对风险性的大小。采用联合概率曲线方式比较了不同暴露概率水平条件下3种多环芳烃的相对风险。结果表明,该地区目前菲的总体风险性高于另两种化合物,苯并(a)芘的总体风险性最低。而低暴露风险条件下(受威胁生物不超过20%),苯并(a)芘的风险较大,菲次之,荧蒽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3.
针铁矿纤铁矿催化降解苯酚动力学速率及其反应产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大清  刁桂仪  袁鹏 《生态环境》2006,15(4):714-719
研究了针铁矿和纤铁矿在过氧化氢参与下对苯酚的催化降解的动力学速率与溶液pH关系,并用紫外吸收谱测定其反应产物的谱学特征,发现纤铁矿反应体系降解苯酚的速率大于针铁矿反应体系,其中又以pH=3.8的纤铁矿体系反应速率常数最大。当溶液pH=3~4时,苯酚可被完全降解,并有40%~60%有机碳(TOC)被矿化。当溶液pH=4~5时,苯酚可被转化为多酚类化合物,但基本上不被矿化。当溶液pH>5时,苯酚没有发生明显的转化和矿化。  相似文献   
184.
185.
运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Hg(2+)、Zn(2+)联合对克氏螯虾第一触角内侧枝神经动作电位放电的影响.当Hg(2+)、Zn(2+)浓度分别达到0.000025mg/L和0.05mg/L时,这两种离子联合对触角神经的毒性作用潜伏期(TL)为46.75±22.69min(N=8),触角神经动作电位放电持续时间(DD)为115.28±40.95min,表示其放电频率(Fn/Fl)与作用时间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的b值为-0.0818,与渔业水体最高允许Zn(2+)含量0.1mg/L比较,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1).说明Hg2+对Zn(2+)的毒性具有增强效应.因此,在对有Hg(2+)和Zn(2+)污染的水体进行评估时,似应考虑到Hg(2+)对Zn(2+)毒性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86.
痕量亚硝酸根的根谱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87.
土壤中二氧化锰对As(Ⅲ)的氧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土壤中δ-MnO_2对三价砷的氧化动力学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结果表明,氧化动力学符合假一级速率方程,且土壤中氧化铁、氧化铝和碳酸钙与δ-MnO_2的包蔽能改变氧化反应速率;砷污染水稻田的排水搁田能显著减轻水稻砷害。  相似文献   
188.
微米气泡强化臭氧氧化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米气泡系统(平均粒径约为58 μm)和普通的鼓泡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微米气泡对臭氧氧化的强化作用机理.在相同的进气流率下,采用微米气泡体系臭氧在水中的传质系数和利用率是鼓泡系统的1.6-2.7倍和2.3-3.2倍.利用臭氧氧化模拟活性艳蓝KN-R废水(100 mg·l-1)的实验结果表明,染料在微米气泡体系中的脱色速率高于鼓泡系统,二者达到99%脱色效率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0 min和60 min.在同样的脱色速率下,染料在微米气泡系统中的TOC去除率较大,说明微米气泡不仅能够提高臭氧的传质速度,而且可以强化臭氧的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9.
铬渣中Cr(Ⅵ)的浸出及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CP-OES,XRD,SEM,EDX和电导率在线监测等手段分析铬渣浸取前后的变化及各种元素浸出量随pH值的变化,考察了添加化学悬浮剂、浸取体系和超声处理对铬渣中Cr(Ⅵ)浸出行为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浸取过程基本不改变铬渣的结构;pH为5-7,使用合适的浸取介质有利于Cr(Ⅵ)的溶出,通过添加化学悬浮剂APG650可提高浸取效率3倍,超声处理可提高浸取效率70多倍.  相似文献   
190.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对环境的污染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胡洪营  王超  郭美婷 《生态环境》2005,14(6):947-952
在过去的30多年中,有关有毒污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学物质和农药上。近5年多来,国外已经开始关注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对环境的污染,但在我国还没有引起重视。国外的研究表明,合成麝香物质、显影剂、抗生素、雌激素、消炎止痛药、杀菌消毒剂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但是其质量浓度通常非常低,多数情况下在ng/L~μg/L水平。粪便施肥和污水排放是PPCPs进入环境的主要途径。在常见的PPCPs中,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在环境中检测出的频率最高,在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污泥、土壤等环境介质中,PPCPs在地表水中检测出的频率最高。目前关于PPC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方法以及环境污染水平的调查,有关PPCP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生态与健康风险以及PPCPs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