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507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082篇
基础理论   322篇
污染及防治   112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研究不同浓度的Cd对铅锌矿区和非矿区重金属超累积植物--小花南芥真菌根际pH的影响,以便更有效地减轻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42.
杉木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杉木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量的杉木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杉木粉用量为0 .5g/L时,3d后对藻密度为2 .88×10 6 和6.0 8×10 6 /L的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制率高达80 %。提示杉木粉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可有效控制赤潮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43.
湖泊、水库水的强化混凝除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强化混凝对湖泊、水库水中藻类的去除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投加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可显著提高水中藻类的去除率。将经与预氯化、预投加高锰酸钾除藻工艺进行比较,表明高锰 酸钾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效率明显优于传统预氯化、预投加高锰酸钾除藻工艺。  相似文献   
44.
秦皇岛近海养殖区域夜光藻种群动态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秦皇岛近海养殖区夜光藻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夜光藻种群的动态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结论:夜光藻在秦皇岛近海养殖区内出现在3月份,并在7月份出现密度高峰,9—10月份偶有出现,11—2月份则未出现。夜光藻最高密度出现的温度为25—26℃,夜光藻在秦皇岛近海的出现及7月份的密度高峰与水温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渭河流域45次洪水灾害过程的年际变化、渭河不同河段及干支流洪水灾害特征;同时通过对致洪暴雨的时空分布、类型及灾害的分析,总结了导致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的降水特征。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几种二氧化氯的工业生产方法,方法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和杀菌灭藻的特点,并对其用于电厂冷却水处理的可行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哈尔滨等几个城市气候变化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距平分析和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哈尔滨、石家庄、武汉、广州等4个城市1951—2004年的年均气温和夏季降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这4个城市:(1)近50多a来气温基本上都是呈逐渐升温趋势,升温幅度都在1℃以上,其中哈尔滨的气温年变化比其他3个城市剧烈;(2)气温年代际演变特征非常明显,存在10~25a尺度的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发生气候突变;(3)近50多a夏季降水变化趋势不太一致,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波列特征;(4)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非常明显,都存在10a左右尺度变化;(5)降水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趋势不一致。  相似文献   
48.
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与稻田土壤碳氮循环(矿化、转化等)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可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为明确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采用根际袋法区分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其碳氮过程关键酶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探讨根际效应、施氮和生育期对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施氮使拔节期土壤BG酶活性相对于不施氮处理降低了7.4~13.5 nmol·(g·h)~(-1),而使成熟期BG酶活性增大了7.0~31.4 nmol·(g·h)~(-1),同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BG酶活性也随水稻的生育期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使水稻成熟期非根际土壤NAG酶活性增加了1.1倍,根际土壤降低了0.3倍.施氮和生育期显著影响土壤BG酶活性,而水稻生育期、施氮和根际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对NAG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RDA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主要影响水稻根际土壤胞外酶活性;而非根际土壤中酶活性的变化主要受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铵态氮(NH_4~+-N)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多种因素存在复杂关系,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生理特征、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特征,分析N添加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不同湿地模型中根系微生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林  李冰  余家辉  朱加宾  朱健 《环境科学》2017,38(8):3312-3318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和滤料组合的小型湿地模型在处理养殖池塘水体过程中根系微生物群落的特征,并分析植物对根系微生物富集的影响,本研究对两种植物(茭白和慈菇)和两种滤料(石榴石和磁铁矿)进行组合构建了6种不同的湿地模型,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湿地植物根系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和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模型根系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所有收集的微生物总体上属于52个门,118个纲,455科,905个属和1 426个种;根据Shannon指数,茭白(平均为5.77)比慈菇(平均为5.29)在微生物富集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但是,慈菇和茭白根系微生物中变形菌门的比例分别平均为61.97%和51.78%,说明慈菇能够更好地富集变形菌.β-变形菌纲为实验期间不同植物根际富集的主要细菌类群.本研究结果为人工湿地植物优化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湿地组合最佳构建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0.
多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而因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水华现象已然成为全球性问题,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水华的产生不仅破坏了水体生态结构,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水华中产生藻毒素根据其化学结构特征和致毒机理可分为肝毒素和神经毒素两类。通过综述鱼腥藻毒素和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分布和结构,并从免疫学的角度综述其可对生物体造成的毒效应及致毒机理,为后续研究藻毒素毒性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