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为综合利用黄磷尾气中的CO,通过计算平均活化能和测定XPS、TG/DTA和氮吸附特性的方法,研究了Cu2+和某金属离子Mn+改性碳脱除PH3和H2S的动力学和反应机理问题.结果表明:H2S在金属改性碳上反应时平均活化能为134.4 J/mol为-0.76级反应,PH3在金属改性碳上反应时平均活化能为1 247.6 J/mol为-0.8级反应;减小改性碳粒径增加流量可以显著提高其脱除PH3和H2S的速率;XPS、TG/DTA和孔径分布分析证明,改性碳净化H2S和PH3是一个催化吸附过程,H2S和PH3首先与氧在改性碳表面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然后生成S和P2O5沉积吸附在改性碳表面.  相似文献   
152.
利用实验模拟煤的自然发火过程,运用了非定温热重分析和微分热重分析手段,对4种煤样做了低温氧化实验研究,探讨了煤炭自然发火机理。运用Arrhenius典型方程分析出不同的热重数据,求出了煤样的动力参数,并讨论了煤低温氧化阶段的活化能和煤的自燃倾向性之间的关系。活化能可以作为划分煤自燃倾向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3.
以废弃焦粉为原料,50%硝酸为改性剂,借助JSM、XRD和XPS现代分析测试方法表征其结构。考察了改性焦粉对氟离子吸附模型、热力学参数、粘附几率和活化能,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硝酸改性焦粉是硝酸刻蚀焦粉表面增加孔结构,增大表面积,表面氧化形成较为丰富含氧功能组的过程;吸附符合Langmuir和Langmuir吸...  相似文献   
154.
纳米铁去除水中硝酸盐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中采用了液相还原法制备新型吸附剂纳米铁。在纳米铁低投放量的条件下,采用间歇实验,分别从初始硝酸盐浓度、溶液pH值和温度的不同外界条件下研究了纳米铁对硝酸盐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硝酸盐初始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但对去除率影响不大;溶液pH值为2.0时纳米铁对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最好;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铁对硝酸盐的去除率有所增加。以t时刻已反应掉的硝酸盐浓度为切入点,提出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而确定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实验中k在50℃时最大,为0.014 mg/(L·min)。反应活化能Ea为17.18 kJ/mol,该反应以质量传递为控制因素。溶液中性条件下硝酸盐氮的还原产物为氨氮。  相似文献   
155.
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堆体表面沉降量的动态变化,结合堆肥温度、含水量和挥发性固体(VS)含量的变化,对堆体表面沉降和减容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污泥:树皮(1:1)处理的升温速率、最高温度和高温维持时间、含水量和VS含量去除率等均高于城市污泥:秸秆(1:1)处理,其灭菌、生物干燥和有机质降解效果较好。堆体表面沉降可分为物理压实沉降和有机质降解沉降,城市污泥:树皮(1:1)的物理压缩沉降量低于城市污泥:秸秆(1:1),主要是因为秸秆作为调理剂的支撑作用比树皮差;前者的有机质降解沉降量大于后者,这与堆肥温度、含水量和VS含量的去除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6.
以多种理论模型对非饱和土三轴仪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非饱和土最新理论,反演和解析了土体脱湿与吸湿条件下的边界土-水特征曲线、渗透系数函数以及吸应力特征曲线;进一步从强度本构入手,结合不同基质吸力的三轴剪切试验结果,探究了基于吸应力的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土三轴仪所测数据点及其三种模型拟合曲线均落在水力边界曲线(SWCC、HCF、SSCC)范围之内,表明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以及非饱和土中水分的能量和数量的关系因路径差异而具可变性,即基质吸力不再是含水率的单值函数,而是一个范围体系;同时采用吸应力特征曲线的统一有效应力原理来描述土体在非饱和条件下的抗剪强度性质是合理的、普遍有效的,并且验证了土体处于饱和或者无基质吸力时,吸应力不为零,此时的吸应力对应的是土体在剪切破坏时的表观粘聚力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7.
通过研究硫酸盐还原菌(SRB)污泥固定化小球还原硫酸盐过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确定了pH值和球液配比量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计算了相应的反应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 SRB还原硫酸盐的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方程为:V=-dC/dt=0.080 56C.pH值为6-7时,SRB还原硫酸盐的反应速率常数相差不大,pH<4和pH>10时,反应速率常数逐渐减小.球液配比量减少,反应速率常数也随之减小,反应表观活化能增大.在实验条件下,SRB还原硫酸盐属化学控制.并由此确定了SRB污泥固定化小球还原硫酸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5 ℃、pH值6-7、球液配比量1∶10(g/mL).  相似文献   
158.
阻燃与未阻燃装饰装修木材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亚萍  周霞 《火灾科学》2007,16(4):214-219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常见木质装饰装修材料白杨、白桦、红松以及这三种材料的阻燃品,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进行了热重分析(TGA)实验,通过对失重(TG)曲线、失重速率(DTG)曲线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氧气体积分数对样品热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三种天然木材样品而言,氧浓度增大,样品的TG曲线左移.氧浓度对阻燃样品热解失重曲线的影响较小.热解过程用简单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拟,确定了热解主反应段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得到了各阶段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9.
沈武彤 《环境》2012,(7):70-72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谁都想生出个聪明的宝宝.可是,智商平庸的父母可能生出聪明的孩子,而教授夫妇也可能生出傻宝宝.在对这种不确定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后,人们找寻出培育聪明宝宝的N个因素.  相似文献   
160.
为综合利用黄磷尾气中的CO,通过计算平均活化能和测定XPS、TG/DTA和氮吸附特性的方法,研究了Cu2+和某金属离子M^n+改性碳脱除PH,和H2S的动力学和反应机理问题。结果表明:H2S在金属改性碳上反应时平均活化能为134.4J/mol为-0.76级反应,PH,在金属改性碳上反应时平均活化能为1247.6J/mol为-0.8级反应;减小改性碳粒径增加流量可以显著提高其脱除PH,和H。S的速率;XPS、TG/DTA和孔径分布分析证明,改性碳净化H2S和PH3是一个催化吸附过程,H2S和PH3首先与氧在改性碳表面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然后生成S和P2O5沉积吸附在改性碳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