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46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叶堤 《环境科技》2007,20(4):57-60
利用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空气质量的总体概况以及持续空气污染过程的特征,并着重探讨了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变化及其与主要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一年中主城区出现连续3 d以上空气污染指数API超过100的持续污染过程10次,累计污染超标日为61 d,占全年总超标天数的61.6%;持续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平均风速小,无降水或降水稀少,大气层结稳定,混合层高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3.
粉煤灰的粉体特性及其对减水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捍东 《环境工程》2002,20(2):48-52
通过对粉煤灰颗粒形貌、平均粒径、粒度分布等粉体特性参量的测定和计算分析 ,发现粉煤灰的减水效应主要来自圆球形玻璃微珠的滚珠轴承润滑作用或对水泥絮凝结构的分散作用。过细的粉煤灰大掺量取代水泥后有可能会降低其减水效应  相似文献   
104.
岩浆中主要挥发份含量──熔融包裹体和淬火玻璃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挥发份在成矿熔体和流体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直接分析火成岩矿物中的熔融包裹体是确定岩浆结晶前挥发份含量的最理想方法。本文在现有熔融包裹体(和海底火山淬火玻璃)中挥发份含量数据的基础上.估算了主要挥发价(H2O、CO2、Cl、F、S等)在基性、中性和酸性等各类岩浆中的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105.
甲醛是室内空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质之一,对人体健康有非常大的危害.本文采用国家标准方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对成都50多处房屋室内的甲醛浓度及其变化规律作了具体的分析,结果显示,总样品甲醛平均浓度为0.141mg/m3,超标率为50%,各采样点甲醛最高浓度为0.296mg/m3,超过国家标准值的2倍多.甲醛浓度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是有一个升高的过程,然后才不断降低,所以建议延长空置时间,增加有效通风量,请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住.  相似文献   
106.
两级沸石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的水处理工艺-两级沸石曝气生物滤池(TZBAF)处理生活污水,主要通过实验研究了ZBAF的技术特点.结果表明:CODcr平均进水浓度为245mg/L时,除碳段去除率为84.4%;NH3-N进水为42.9mg/L时,平均去除率达88%,满足中水回用标准.本工艺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C0D容积负荷小于10 kg/m3·d、氨氮小于1.5kg/m3·d时,浓度变化对去除率影响不大.主要问题是内部空隙率较低,曝气反冲洗较为困难,如何改善水力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平均浓度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82,自引:10,他引:82  
不了满足水质预测和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迫切需要,结合我国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少的实际,以非点源污染的形成过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简便易用的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平均浓度法,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8.
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组合模型,对某航空公司的月度事故征候万时率进行了预测分析。对2008—2016年某航空公司的事故征候、飞行小时、航空器数量等历史数据建立ARIMA模型,应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拟合,获得事故征候万时率的线性部分;随后利用LS-SVM分析ARIMA模型的残差,获取非线性部分,最终通过二者之和获得ARIMA+LSSVM组合模型。对2017年1—3月的月度事故征候万时率进行了预测,并用实际数据验证。结果表明:ARIMA(1,1,1)(1,1,1)12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事故征候万时率的历史序列,LS-SVM模型对残差的拟合获得了较好的精度;组合模型的短期(3个月)预测值与航空公司事故征候万时率的趋势完全一致,且预测精确度可接受。  相似文献   
109.
陈平  杨娟 《四川环境》2019,(4):56-62
通过2014~2018年西溪河水质断面监测数据,利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西溪河流域的水质情况,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该河流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2018年西溪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总结了流域水污染特征和水质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西溪河来水受上游城镇影响水质较差,中游水体经过自净作用有所好转,下游城区段污染上升明显。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源和上游农业面源污染,中下游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污染受到了较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10.
利用2014年北京市12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的逐小时PM_(2.5)地面观测资料,以及Terra和Aqua卫星的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在时间和空间数据匹配的基础上,研究了PM_(2.5)的5 h(10:00—14:00)和24 h(0:00—23:00)两种时段平均浓度及两颗卫星平均AOD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建立了AOD与不同时段平均PM_(2.5)浓度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PM_(2.5)的5 h平均浓度和24 h平均浓度值均在城区高、郊区低,最低值位于定陵站;匹配后逐时PM_(2.5)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最低值出现在下午,但北京西北部郊区的定陵和昌平镇站因局地山谷风环流和外部排放源的影响,其"双峰型"波动趋势较城区站偏弱,最低值出现在上午;AOD的空间分布特征与PM_(2.5)浓度分布一致,但在郊区由于污染水平分布不均,卫星采集的样本可能来自于周围的清洁大气,导致AOD的最小值在郊区站点明显低于城区站点;两颗卫星平均的AOD与5h PM_(2.5)平均浓度的决定系数高于AOD与24 h PM_(2.5)平均浓度的决定系数;AOD与PM_(2.5)的相关系数在城区高于郊区,郊区排放源分布不均和强的局地系统性环流是造成其相关系数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