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7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292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基于对滇池海口闸水资源管理多年的工作实践,深入分析了滇池存在的蓄泄矛盾,结合滇池实际情况,提出合理调控滇池汛限水位,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32.
家蚕丝心蛋白轻链cDNA和基因调控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家蚕品种菁松×皓月后部丝腺中提取总RNA ,用RT -PCR扩增技术克隆到家蚕丝心蛋白轻链cDNA .序列分析表明 ,该片段全长为 798个碱基 .比较 4种不同品种来源的家蚕丝心蛋白轻链基因外显子区域序列 ,同源性在98.0 %~ 99.4 %之间 ,推测的氨基酸同源性在 98.0 %~ 99.6 %之间 ,4个品种间发生的变异比较一致地集中在不同位置的 8个碱基上 .提取家蚕品种菁松×皓月后部丝腺总DNA ,进行PCR反应 ,获得家蚕丝心蛋白轻链基因调控片段 ,长度约为 1.2kb,测定了其邻近起始密码子一端包括 5 76个碱基的DNA序列 .结果表明 ,该片段包括一些典型的调控元件和多个可能参与丝蛋白基因特异性表达调控的元件 ,该部分序列与J - 139L链基因相应区域同源性高达 98.8% .图 3参 8  相似文献   
433.
任美锷 《生态环境》2003,12(4):521-522
红壤是我国最重要的热带亚热带土壤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东起东南沿海,西达云南高原,对全国农业生产与开发利用极为重要。南部的赤红壤和砖红壤地区是我国特种经济作物橡胶等的生产基地。因此,研究红壤的退化机理、提高红壤的肥力,并进一步研究红壤的物质循环,不但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34.
萌蘖调控对辽东栎再萌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调控措施下辽东栎灌丛再萌生株各生长因子的特征,分析了不同的人为调控措施对辽东栎次生灌丛再萌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调控对辽东栎再萌生株的发生与生长有着重大影响.调控强度大,再萌生株的数量、高度较小,基径、单株生物量较大;调控强度小,再萌生株的数量、高度较大,基径、单株生物量较小.在辽东栎种群的更新过程中,幼苗与幼树问存在着明显的瓶颈现象,经过激烈的竞争生长,只有少数才能进入下一个生长季.生长季前清除所有再萌生株后,由于当年生长季调控措施的不同,再萌生能力出现差异.调控后,辽东栎灌丛再萌生株的总生物量主要与其高度有关.图2表3参31  相似文献   
435.
运用生态学原理,从结构元、结构链和结构网3个层次对石辛庄村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进行调控,并从生态效益、资源利用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对该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效果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436.
3,5-二甲基吡唑对尿素氮转化及NO3--N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新型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对尿素氮转化及玉米田硝酸盐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DMP对尿素水解仅起短暂的抑制作用,但可在较长时间内显著抑制土壤铵的氧化,且随DMP用量的增加,抑制效应显著增强.培养第10 d时,DMP各处理(0.002 5、0.01及0.025 g/kg)的土壤NH4 -N累积量分别比CK提高了5.17、9.36和11.04倍,而NO3--N累积量于培养第14 d时差异最大,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33.30%、61.19%和73.72%(p<0.01).土壤NO2--N只在尿素施用前期有少量累积,但第3 d DMP各处理土壤NO2--N含量降低幅度达95.77%~96.13%;土壤矿质氮总量于10 d以后,随DMP用量的增加,显著降低,而DMP1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N在培养14~56 d期间显著提高.连续2 a的玉米田间试验原位取土测定结果表明,2004和2005年,DMP的施用使作物根系密集层以下(40~100 cm)土层的NO3--N累积总量分别比CK降低了28.77%和44.70%.因此,硝化抑制剂DMP与尿素配合施用是调控氮素转化、缓解氮肥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37.
禹城地区新开养殖池塘中因鱼种放养量及搭配不合理、施肥投饵不均,造成池塘水质恶化,制约了鱼类的生长和鱼产量的提高。论文中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原位条件下较系统地研究了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鱼类对渔业水质的调控影响。在不投饵、不施肥的前提下,养殖一定规格(鲢41~195g/尾、鳙53~210g/尾)、密度(0.74尾/m^3)的鲢鳙鱼后,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密度和水体中N、P含量降低。抑制了水体中蓝绿藻水花的形成和发生,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增加、浮游生物个体总体趋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438.
利用微生物技术对养殖虾池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养殖前期试验虾池水温、盐度、水色、透明度、pH以及DO、CODMn和BOD5相对稳定,处于正常状态,试验虾池的变化与对照虾池相当;养殖中期,试验虾池水体出现了透明度下降,pH波动较大以及水色、DO、CODMn和BOD5增高的现象,pH、CODMn和BOD5出现超标.试验虾池水体CODMn和BOD5均值比对照虾池均值略低;养殖末期,试验虾池水体CODMn和BOD5有所回落,试验虾池的CODMn和BOD5均值比对照虾池低.研究期间,养殖水源水质理化因子的变化处于稳定正常状态.实验表明,微生物制剂在虾养殖的前期对水质有较好调控效果,对养殖中、后期的水质恶化现象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39.
生产、消费的环境成本外部性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体现资源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运用资源动态调控体系(DRSR)、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是绿化传统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本文就运用资源动态调控体系,内化环境成本、改善环境状况的问题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440.
论区际环境关系及其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际环境关系是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作为一种烯缺资源纳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由于存在局部环境利益的差异,不同区域的环境利益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势必把环境成本转嫁与其他区域,这就促使原始的纯粹的区际自然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新的区际环境关系发育和建立,文章认为,区际环境关系受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影响,应从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方面着手调控区际环境关系,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区际环境协作关系,以实现环境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