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19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349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利用连续分级提取方法,对天津汉沽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的含量水平、赋存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TP的含量在525.68×10-6~688.39×10-6之间,平均含量约为618.18×10-6,其中86.98%以IP的形式存在;而在IP中,FA-P是其主要的赋存形态,平均约占TP的59.54%;IP含量范围为48.52×10-6~146.72×10-6,平均约占TP的13.02%。P的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潜在的生物有效P主要包括Ads-P、Fe-P和OP等3种赋存形态,而天津汉沽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的生物有效P含量约为465.87×10-6~609.79×10-6,平均约占沉积物TP的89.14%,表明研究区域内沉积物具有很强的释P潜力。  相似文献   
42.
三门峡库区河流湿地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和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敖亮  单保庆  张洪  唐文忠 《环境科学》2012,33(4):1176-1181
调查三门峡库区河流型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和赋存形态,通过污染指数评价沉积物生态潜在风险、表层重金属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的质量分数评价其释放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Cr、Ni、Cu、Zn、Cd和Pb含量分别为25.8~68.5、12.1~36.7、3.25~48.74、33.5~472.4、0.16~0.69和9.04~90.74 mg.kg-1.从三门峡库区上游至大坝坝前,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库区最大支流渭河入黄口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Ni、Cu、Zn、Cd和Pb含量高于上游.典型污染支流宏农涧河河口沉积物重金属累积明显,极有可能是该区域矿业发展的工业废水排放所致.沉积物污染指数(SPI)平均值为3.11,介于1.83~7.39之间,渭河入黄口下游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增加,宏农涧河河口沉积物SPI=6.33,处于中度风险.污染河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碳酸盐结合态和交换态所占金属总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d 63.8%~85.7%,Cu 6.58%~22.62%,Pb 10.6%~28.9%,Ni 1.56%~3.02%.支流污染物排放引起重金属累积,三门峡流域下游沉积物生态风险增加,河口表层重金属释放风险由大到小为Cd>Pb>Cu>Ni.此调查可为河流沉积物污染治理和原位修复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3.
郭威  殷淑华  徐建新  徐东昱  高丽  郝红  高博 《环境科学》2016,37(9):3333-3339
为全面了解三峡库区(重庆—宜昌段)干支流沉积物中钒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赋存形态、污染程度,在三峡库区采集水体沉积物样品67个,测定了沉积物中钒的含量及其化学赋存形态,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研究区范围内沉积物中钒的含量范围为89.4~175.2 mg·kg-1,平均值为123.7 mg·kg-1,略高于长江沉积物背景值;2库区沉积物中钒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呈现库区干流含量大于支流,干流下游沉积物中钒含量高于上游;3沉积物中钒含量的极值点出现在较发达县(区)附近,考虑其来源可能是人为源汇入;4库区沉积物中钒的赋存形态主要以残渣态为主,所占质量分数为80%~89%,并与总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5沉积物中钒污染程度较小,潜在环境危害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44.
内蒙古某矿区土壤中砷的分布及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内蒙古某矿区土壤环境为研究对象,利用Ag-DDC比色法测定了研究区不同位置土壤中砷的含量,分析了该矿区土壤砷的分布特征;采用化学逐级提取法对土壤中砷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样品中总砷含量平均值为8.35mg/kg,低于国家二级标准,但土壤中砷含量及分布与煤矿开采密切相关;开采高砷煤矿,其周边土壤中的砷含量会相应增加;土壤中各形态砷含量存在差异,所占比例依次为:残渣态砷(62.79%)钙型砷(15.74%)铁型砷(12.47%)铝型砷(7.17%)交换态砷(1.56%)水溶态砷(0.27%);且非有效态砷含量(62.79%)要高于有效态砷(37.21%)。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煤层气藏的储集条件和保存条件对江西省煤层气的主要分布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萍乡—乐平复式向斜及信丰-于都复式向斜中,并对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46.
赤泥碱性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难、环境风险高,严重制约了氧化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赤泥土壤化是实现规模化处置赤泥的一种可行方法,而碱性调控则是赤泥土壤化的关键环节.论文在综述氧化铝生产过程碱性物质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从可溶性碱和化学结合碱角度分析了赤泥碱性物质的赋存状态,阐述了国内外化学调碱法和生物调碱法的研究进展和碱性转化机制,剖析了赤泥碱性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赤泥碱性调控研究的发展方向.这将为赤泥规模化处置和堆场生态重建、保障氧化铝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7.
王汉猷  储小雷  黄爱明 《安全》2002,23(1):27-29
1工程概况 中国银行苏州市分行综合业务楼(苏州市干将路,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1000m2,土建总预算造价为2249万元.该工程±0.00以上7层,高25m,地下负一层.结构形式为后张法预应力框架结构.整幢大楼分为东西二个楼,中间设后浇带断开.西楼中央768m2范围从3层楼面到7层屋顶为共享空间.共享空间顶为井字梁(宽0.5m,高2m),梁网配玻璃,自重650t,且高出7层楼顶3m.由张家港建筑安装总公司(一级施工资质)驻该市分公司承建.  相似文献   
48.
推进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栋  陈薇 《安全》2002,23(6):26-28
1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形式和经营环境愈加严峻,迅速与国际接轨已成为许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通过ISO9000、ISO14000、OHSMS等标准的认证是企业与国际接轨打破非贸易壁垒,进军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9.
50.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用工形式的更加灵活多样,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一直呈上升趋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任务十分繁重。形势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贯彻实施以来,江苏省抓住机遇,加快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发展步伐,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