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安全科学   165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51篇
综合类   878篇
基础理论   177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海洋赤潮毒素对鱼类的毒害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介绍了上前产生鱼毒素(ichthyotoxin)的主要海洋藻类,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鱼毒素主要包括:麻痹性贝毒(PSP)、短裸甲藻毒素(BTX)、溶血性毒素(hemolytic toxin)、细胞性毒素(cytotoxin)和氨等。1997年底在南海东部海域及1998年春在珠江口和香港海域爆发的大规模赤潮即为能产生鱼毒素的球状棕囊藻(Phaeocystiscf.globosa)和米氏裸甲藻(Gym  相似文献   
42.
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研究表明 ,光能、生物、旅游资源是西藏食物保障的突出相对优势。这些资源具有独特、再生和易于持续开发利用等突出特点 ;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利用优势 ,但是 ,与经济落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目前开发乏力 ,开发利用将带来后续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沉重负担 ;耕地、草地与森林资源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又有突出的劣势 ,主要表现为数量的优势与质量的劣势。西藏未来食物保障 ,取决于如何将这些资源的相对优势有效组合、综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3.
在当前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做为改革中的科研单位,如何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4.
近十年来,我国北起渤海,南至海南岛以东海面,赤潮频频发生,并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从未发生过灾害性赤潮的广西沿海是否可以高枕无忧?这已成为人们甚为关注的话题。赤潮的成因及危害在一定条件下海区海水中的营养盐类、生物激素的比例改变(增强),促使某种生物在短时间内急骤地大量繁殖,成为该海区的优势物种,这种生物在海水中的浓度大增,海水的颜色便随该生物(及其尸体)的颜色而改变。由于多数硅藻和浮游生物的尸体是红褐色的,夜光虫等是桃红色的,因而海水也变成红褐色或批红色,并随潮水的涨落而流动,故称“赤潮”。而某些鞭…  相似文献   
45.
赤潮毒素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志超 《环境保护》1992,(11):36-37,47
赤潮毒素能够引起人体中毒,导致人员死亡.因此,分析测定赤潮毒素,对赤潮的监测和管理,保证食用海产品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现有的赤潮毒素的测定方法,并就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三年来对大连湾海域浮游植物监测,按春、夏、秋三季及赤潮时的连续监测,将获得的分类及定量资料应用 Shinnonqueaver指数公式处理后发现,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值,能客观,综合地反映海域不同水期的环境质量;同时发现,在赤潮发生时,指数值小于1大于零的符合率占82.1%,越趋于零的站住,赤潮程度越严重.未发生赤潮时,多样性指数值大于1的符合率占86.3%,H 值能客观的反映赤潮程度.  相似文献   
47.
汾河着生硅藻种间关联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翠红  张金屯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106-107,114
通过对汾河12个采样点,21个优势种的关联和相关分析,它们中66%呈正相关,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计算结果.21个优势种可被分为4个生态种组,分别指示不同的环境条件。眼斑小环藻等可成为清洁水体的优势种;微小异极藻、谷皮菱形藻等为多污带指示生物,且耐污性强,亚平滑曲壳藻、冬季等片藻等种为α-中污带指示生物,具一定的耐污性;箱形桥弯藻、尖针杆藻等为β-中污带和清洁带的指示生物,对污染敏感。  相似文献   
48.
Population demography, seed production, biomassallocation, net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of two Leymus chinensis divergence populations and between two years in Songnenplain, northeast China were compared. Strong differences betweenthe dry 1997 and moist 1998 occurred in vegetative shoot and sexualshoot densities, sexual differentiation and tiller densities, aswell as in the lengths of inflorescence, seed numbers perinflorescence, seed weights and biomass allocation in eachpopulation respectively (P<0.01). While strong differences betweenthe two populations occurred in vegetative shoot densities, sexualshoot densities, sexual differentiation and seed weights in eachyear (P<0.01).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intiller densities and in biomass allocation to sexual shoots were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in the lengths of inflorescence, seed numbers per inflorescence and biomass allocation to rhizomes and vegetative shoots (P>0.05). Excepting the transpiration rate in the early Jun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in net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rate of vegetative shoots and sexual shoots were strongly significant in the early June and July respectively (P<0.01). Relative stable variations in population demography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y are divergently in the Songnen Plain.  相似文献   
49.
2005年7月对福建东部沿岸底栖生物进行调查采样分析,共发现物种46种,包括软体类、甲壳类、多毛类、棘皮类、腔肠类5种类型,其中软体类的棒锥螺在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上都占优势.结果表明福建东部沿岸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种类较多,分布也较均匀,有利于底栖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50.
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环境监测的特点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所具备的功能,讨论了GIS与环境监测结合的必要性,按照环境监测的目的不同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和应急监测三个方面阐述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并利用现有的一些基于GIS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实例进行进一步说明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GIS空间信息表达处理及综合分析的优势,使得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分析更加快速、实时、有效.随着GIS技术的发展,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也将获得源源不绝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