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浸入式短流程超滤膜生产工艺过程膜污染的形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青如  肖萍  肖峰  乔春光  秦潼  王东升 《环境科学》2011,32(5):1351-1356
以江苏芦泾水厂膜技术改造工程为对象,从水质、膜工艺特征结合生产运行过程以及污染膜的清洗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了解膜污染的组分构成,评价不同清洗剂的清洗效果,获取较优的清洗顺序.结果表明,原水以憎水酸(HOA)和亲水组分(HIM)为主体,质量分数各占40.34%和28.48%.溶解性有机物(DOM)则以芳香性蛋白质Ⅱ类物质为...  相似文献   
32.
超滤法处理回用印钞厂擦版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擦版液的特性,选择了适合处理擦版液的单皮层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对超滤过程中的操作压力、料液温度、料液流速和固含量等工艺参数以及清洗药品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口压力为0.17MPa,膜面流速在2,7m/s左右,循环液温度在40℃左右时,透水速度可达到50—60L(m.h)。操作过程中,只用透过液作简单清洗即可使透水速度得到较好的恢复。只有当透水速度衰减严重时,才在70℃条件下进行化学清洗,而且可以使透水速度得到较为彻底的恢复。化学清洗周期至少在1星期以上。  相似文献   
33.
为提高超滤膜系统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和TN的去除效果,并降低超滤膜污染速率,改善超滤膜性能,分析了沸石粉、硅藻土2种预涂膜工艺在超滤膜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沸石粉/超滤工艺对超滤膜系统的膜通量恢复良好,反冲洗后能恢复到原来的膜通量;而硅藻土/超滤工艺中膜通量较初期下降0.01 L/(m2·h),对照组下降0.04 L/(m2·h). 沸石粉/超滤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CODCr、UV254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17.5%、13.5%和11.7%,相比对照组均有较大程度提高. 通过电镜扫描分析发现,沸石粉能够在超滤膜表面有效形成一层保护膜,降低有机物在膜表面的沉积,保障膜系统的高效率及长期稳定运行. 通过比较各实际运行工况效果并进行筛选,确定沸石粉为预涂膜工艺的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34.
为了提高有机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增强其在污水处理中的抗污染能力,采用无机纳米氧化钛(TiO2)和氧化铝(Al2O3)颗粒对PVDF进行改性,制备(TiO2+Al2O3)/PVDF改性复合超滤膜。为考察无机纳米颗粒对复合超滤膜成膜过程的影响,采用浊点滴定法测定铸膜液体系的分相点,绘制三元相图,以考察纳米颗粒的加入对PVDF超滤膜成膜过程中的热力学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铸膜液体系的透光度下降曲线,考察纳米颗粒对PVDF成膜过程中的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加入降低了铸膜液容纳非溶剂的能力,使其在较小的非溶剂浓度下即可固化成膜;纳米颗粒使铸膜液中溶剂与非溶剂双向扩散的传质阻力增加,缩短了铸膜液浸入凝胶浴瞬间至固化成膜的时间。  相似文献   
35.
粉末活性炭预处理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董秉直  张庆元  冯晶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0):1981-1987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预处理对改善超滤膜过滤通量的效果.试验采用了4种具有不同亲疏水性的水样,着重探讨粉末活性炭对有机物的疏水性和亲水性组分的去除效果以及所带来的通量改善.试验结果表明,对于4种水样,超滤膜直接过滤原水时,通量下降严重.虽然粉末活性炭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通量,但通量下降的趋势仍未改善.对有机物各组分的分析表明,直接过滤原水时,膜主要截留疏水性有机物;粉末炭吸附主要去除亲水性有机物,而超滤膜过滤粉末炭处理水时,主要截留疏水性有机物.由此,超滤膜的通量下降主要是由疏水性有机物引起的,亲水性组分对通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6.
PVC/PES相容性及对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与聚醚砜(PES)共混体系相容性及其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利用溶解度参数原则和混合热焓原则进行理论预测,用铸膜液粘度法进行实验表征,均说明该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且其相容性与组成及共混温度有关。通过对共混膜传质特性的考察,表明铸膜液的相容性会明显影响共混膜的性能;采用共混法可以改善膜性能。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壳聚糖制备超滤膜,以及致孔剂聚乙二醇(PEG400)、活性炭含量对膜的水通量和截流率的影响。发现PEG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壳聚糖超滤膜的纯水透过率和对牛白蛋白溶液的截流率。加入活性炭也同样可以提高膜的纯水通量和截流率。结果表明,选择投加5μL(每100mL铸膜液添加5μLPEG)的水溶性PEG400为致孔剂所制得的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最理想。将此膜应用到洗浴废水上,COD去除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38.
用电镜法和渗透率法对PVDF-300超滤膜表面的孔径分布、孔隙率以及膜孔密度等结构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用扫描电镜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法测定膜平均孔径及膜孔密度等结构参数是比较吻合的.从而可以根据膜结构参数在透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膜污染的机理,为以后建立以膜结构参数为参数的膜污染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用超滤法处理洗毛污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聚砜中空纤维超滤法处理洗毛污水进行了研究,首先考查了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超滤性能的影响,发现截留分子量为3万的膜超滤性能较佳;然后考查了压力、温度、浓度及流速等操作参数对超滤性能的影响;污水经过超滤后,脂、总固体及COD去除率分别在98%、80%和95%以上.  相似文献   
40.
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分布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超滤膜法研究了澳门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分布特性 .结果显示 :1)澳门水源水中总有机碳 (TOC)的主体有机物分子量在 10 0 0以下 ,传统工艺对这类水体的有机物去除效率较低 .2 )澳门水源水中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主要与分子量小于 10 ,0 0 0的有机物相关 .3)三种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BDOC TOC比率的变化也非常大 ,表明能有效控制TOC的水处理工艺未必能够导致相同的BDOC处理效果 ,所以不一定可以有效保证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4 )澳门水源水中有机物含量很低 ,不必增加其它工艺来控制水中有机物 ;如果在水源水质恶化的突发事件情况下 ,可以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方法加以控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