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改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乳化液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乳化液废水(COD浓度100~300 g/L、含油量30~100 g/L),考察了在不同压力、温度及流速条件下,膜处理能力的变化,并研究了清洗方法对膜性能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在组合预处理条件下,乳化液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5%以上,油去除率可达99%以上,采用金属清洗剂可使膜的透过量恢复率达97%以上。该项研究为膜处理技术用于乳化液废水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超滤处理豆腐废水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空纤维聚砜超滤膜,对处理豆腐废水过程中膜阻力的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超滤的通透量,计算出超滤过程中各种阻力及其所占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及超滤条件不同,其过滤阻力构成也不同。预处理愈完善,其浓差极化阻力愈低,总阻力也越小。  相似文献   
43.
以牛奶为料液,用聚丙烯腈卷式起滤膜组件进行了污染规律和清洗方法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负压抽洗的效果比低压高流速和反冲洗效果好;采用物理方法和比学方法结合,可明显提高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44.
续曙光  李静 《环境化学》1993,12(6):468-472
本文以聚砜和磺化聚砜为原料,制备了低截留分子量的共混超滤膜,此种膜具有适中透水量,对分子量3000的PEG截留率在90%以上,对膜的制备参数,如聚合物浓度,不同溶剂,不同添加剂和凝胶介质对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的研究。  相似文献   
45.
大孔径聚砜超滤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书申  吴开芬 《环境化学》1993,12(6):464-467
作者用向铸膜液中加水的方法对制备大孔膜进行了研究。选择适宜的聚砜浓度和水含量,可以制得截留分子量为15万的聚砜超滤膜。该膜对丙种球蛋白的截留率>95%,纯水透水速度可达70-80ml/cm^2·h(0.1MPa)。  相似文献   
46.
张保成  马春英 《环境化学》1993,12(6):432-437
膜材料本身的性质是决定膜性能的主要因素,对于荷电超滤膜,荷电性和荷电程度对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含氯量对氯甲基化聚砜超滤膜性能的影响,就有关制膜条件对膜的物理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7.
超滤膜清洗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超滤膜的清洗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等压清洗为较佳的清洗方法;同时筛选了几种不同的清洗剂,经过实验,认为超滤液为清洗剂较经济,1%的正丁醇溶液其清洗效果为较佳.  相似文献   
48.
姚江水源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滤膜法对宁波姚江水源水进行了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中小分子量有机物占50%以上,同时也用超滤膜法对梅林水厂的常规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测定,发现其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49.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纳米PVDF/Mg(OH)_2共混超滤膜,研究了负载Mg(OH)_2对PVDF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拟污染物进行超滤试验,测试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测定膜表面和水之间的接触角,进而定量分析比较膜表面的亲水性;利用微机电子控制万能试验机测试膜的机械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表征膜表面特征。结果表明,添加纳米Mg(OH)_2的改性膜保持了原有膜的晶型结构,证明纳米Mg(OH)_2与PVDF材料有很好的相容效果。当纳米Mg(OH)_2添加量为0.8%(质量分数)时,改性效果达到最优。此时,接触角从73.1°降至59.6°,纯水通量为333.37 L/(m~2·h),较未改性前提高了126.3%,膜的拉伸最大力为6.8 N,断裂伸长率为16.2%,较未改性膜的机械性能有明显提高,膜的抗污染性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0.
采用双悬浮探针和电子自旋共振法定量对远程氩等离子体进行诊断,确定了电子、离子浓度和自由基浓度的分布,以预测表面改性的最佳区;利用远程氩等离子体对聚醚砜(PES)超滤膜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接触角测量、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改性前后膜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变化,最后利用牛血清蛋白分离实验分析改性前后膜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氩等离子体中电子、离子浓度沿轴向距离逐渐降低,在30cm后接近于0,而40cm处自由基浓度仍维持在90%以上,为可能的最佳表面改性区;在该区对PES超滤膜改性后,引入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膜表面(O+N)/C原子比从0.18增大到0.46,增强膜表面极性;在最佳处理条件下,膜表面接触角从67°减小到18°,使膜表面亲水性能增强,抑制了电子、离子对膜的刻蚀作用;通过牛血清蛋白实验测定改性后膜污染率由70.3%减小到64.7%,抗污染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