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1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跨江大桥项目由于存在对跨越水体水环境影响的特征,故而应该就风险概率的限制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跨江桥梁对项目区域水环境风险产生的最大可信事故是危化品在跨越水体时发生事故进而产生侧翻、坠河、泄露等引起的对水环境的影响,本次研究在对项目区域交通事故基础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具有代表性的事故概率基数,并在综合考虑了车型比、道路线形特征、事故区域及形态比例、防护措施等各项限制因素的情况下,计算出了大桥项目发生最大可信事故的概率.  相似文献   
82.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内以长沙为核心包括株洲、湘潭的一个典型的城市群,它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绩,但矛盾和问题也有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行政区经济”运行下区域发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本文在行政区经济还将长期存在的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从发挥其正面效应.削弱其负面效应着手.针对长株潭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用行政区划手段和非行政区划手段来进行协调。并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83.
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协调机制实现途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日益呈现出跨区域的特点,研究省内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合作机制已经势在必行。在合作机制中协调性是应对跨区域突发事件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在分析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基础上,从组织机构、法律规章、跨区域应急文化、资源保障及技术支撑5个方面探讨跨区域应急协调机制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4.
对苏鲁皖地区布设的跨“郯庐断裂”定点短水准资料及“霍山窗”内流动水准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断层活动速率求解断层形变异常强度,基于其变化特征与本区中强地震的对比研究,发现在研究区域断层活动整体处于断层形变强度较低的背景下局部断层活动异常对地震预测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中强地震多发在异常强度加强的年份或者其后,可以视为中尺度时间的...  相似文献   
85.
大跨穹顶屋盖的风荷载会受到周围建筑群的影响,然而目前的规范中给出的风荷载并没有考虑此影响因素, 本文研究了周围建筑群的建筑布置形式和建筑面积密度对大跨穹顶屋盖的风致干扰效应及其作用规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中的雷诺时均方法定常计算屋面平均风压,其中采用指数率风速剖面定义平均风速,采用重组化群 k?ε 湍流模型模拟湍流特性,并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在数值风洞中建立大跨穹顶结构与干扰建筑群的组合模型,考虑五种建筑布置形式、四种建筑面积密度和 0°~360°风向角, 分析穹顶屋面各区域在典型风向下和最不利风向下的风压系数和干扰因子,研究不同的建筑布置形式和建筑面积密度引起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当来流上游和下游均有干扰建筑时屋面风压急剧缩减,当来流两侧有干扰建筑时屋面风压显著放大;考虑建筑布置形式,穹顶结构相对的两侧有干扰建筑是最不利布置形式,其中屋面的中心区域和紧邻干扰建筑的区域是干扰效应最剧烈的屋面区域,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干扰效应的程度与建筑面积密度成正比,屋面区域风压的“放大效应”和“缩减效应”均会随建筑面积密度的增大而加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大跨穹顶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大跨空间枢纽结构是重要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地震作用下一旦发生破坏将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与传统大跨空间结构不同,大跨空间枢纽结构除上部屋盖结构外,还建有刚度较大的下部结构,整体结构形式复杂。因此针对大跨空间枢纽结构的特点,选取了典型的大跨空间网架枢纽结构和管桁架枢纽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下部结构对大跨空间枢纽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仅考虑屋盖结构,考虑下部结构时大跨空间枢纽结构自振频率相比仅考虑屋盖结构时明显降低,结构前十阶自振频率最大相差约20.2%。此外,考虑下部结构会使大跨空间枢纽结构屋盖的动力响应明显增大,屋盖节点的三向加速度响应相比仅考虑屋盖结构时增大约15.8%~248.6%,节点三向相对位移响应增大约3.8%~453.1%,杆件应力增大约0.1%~125.1%,因此在设计时有必要对大跨空间枢纽结构进行整体结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87.
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发展趋势与跨流域治理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回顾了近五百年来长江中游洪涝灾害发生的历史,运用历史外推原理对洪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在未来的十几年内,长江中游洪灾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在防御对策上,中央“三十二字”指导原则提出后,人们普遍把眼光投向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治理。从历史看,长江中游自古以来就是受洪患严重威胁的地区,近代流域内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加剧了这一威胁,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治理十分重要。但导致长江中游洪灾的根本 原因还  相似文献   
88.
基于改进模型的1992—2010年中国省域生态足迹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靓  曾辉  赫胜彬 《生态环境》2013,(8):1365-1370
生态足迹可以从生物生产角度定量评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本文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1992—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及聚类和相关性分析,以衡量各区域发展的差异及相似程度和分析各省域生态足迹变化的主导因素,并根据核算结果建立了各省区市的生态足迹预测模型,进一步明确各省级行政区的生态足迹变化趋势,以期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我国各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及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生态足迹的变化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逐渐下降型、明显上升型和基本平稳型。北京和上海的生态足迹变化属于逐渐下降型,分别受对化石燃料用地和耕地需求的减少所主导,其中北京市生态足迹与化石燃料用地的相关系数为0.96,上海市生态足迹与耕地的相关系数为0.703,这2个城市在过去20年中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以内蒙古、山西为代表的化石燃料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域生态足迹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些省域生态足迹的增长受区域化石燃料生产的影响较大,个别省级行政单位生态足迹与化石燃料的相关系数为1;东北三省、东南沿海地区及西部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省区的生态足迹属于基本平稳型。  相似文献   
89.
邓萱 《安全》2012,33(4):4-7
正近年来,突发事件日益呈现出跨区域的特点,如2008年的南方冰雪灾害、三聚氰胺事件以及甲型H1N1流感事件等,危害程度远远超出单个部门和区域的应对能力,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协作机制势在必行。作为一种跨政府的应急合作互助机制,欧盟民防机制可为我国提供借鉴。1民防机制的由来"911"事件后,美国向欧盟施加了大量的政治压力,促使欧盟提高打击恐怖主义的水平。  相似文献   
90.
为解决石油化工园区火灾跨区域灭火救援面临的多消防中队相互协作、消防资源优化配置等复杂问题,搭建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消防力量为救援基础的原油储罐火灾场景,结合Gambit软件建立博弈计算模型,设计跨区域灭火救援方案的通用流程。针对不同火灾规模,以跨区域灭火救援通用制定流程为指导,计算出相应的消防中队战斗组合及救援力量输出。针对火灾发展的不确定性,通过混合策略博弈计算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跨区域灭火救援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博弈论方法能够提供针对消防资源调度分配的新方法,用以制定更快速和易于调整的灭火救援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