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350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77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试验针对气田压裂返排液,采用撬装微涡流混凝装置进行了混凝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絮凝剂选用PAC与膨润土复合剂,且当膨润土与PAC复配比例为1∶1,投加量为500mg/L,投加位置在管道混合器时,混凝效果最好;助凝剂PAM的最佳投加量为20mg/L,最佳搅拌时间为1min,投加位置在搅拌罐。采用"管道混合器+微涡流混凝器+搅拌罐"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SS、油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3%和58.1%,黏度可降低52.3%。对混凝处理剂种类、投加量、搅拌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选,并对处理剂在设备中的投加位置进行优化,为实现气井压裂返排液不落地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PPP模式下黑臭水体治理依效付费机制思路与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PP模式是未来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依效付费机制是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发挥效益的关键。然而,依效付费机制在国内刚刚起步,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的依效付费机制构建方法尚为空白状态。为此,本文设计了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依效付费机制思路与框架,明确提出了绩效指标的设计原则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公众满意度、工程运行效果、长效机制建设四大类指标类型,设置了因地制宜、项目边界条件、阶段性与动态性、技术经济可行与目标可达、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的绩效目标原则,通过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进行绩效考核,遵循"奖优罚劣"的激励原则,分档划定付费标准,强化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依效付费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53.
MgO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兵  周鋆  任宏洋  张悦  刘璞真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1):4009-4016
对氧化镁(MgO)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验证其与现有的3种催化臭氧氧化机理的吻合性.同时,研究了羟基自由基(·OH)抑制剂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OH的产生量,以及臭氧在该体系中的存在位置及苯酚在该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O_3和MgO/O_3两种反应体系中都存在·OH,MgO/O_3体系中的·OH是O_3体系中的2.14倍.O_3和MgO/O_3体系中的·OH与臭氧浓度的比值分别为1.47×10~(-9)和3.15×10~(-9).苯酚在MgO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起到了促进臭氧吸附在MgO表面的作用,臭氧吸附到MgO表面后,分解产生·OH,一部分释放在溶液中降解苯酚,一部分则留在其表面增加表面羟基密度.  相似文献   
54.
本文概述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国内外处理现状,重点介绍了三种国外返排液处理新技术,分别为电絮凝技术、MVR蒸馏技术和臭氧催化氧化技术。这些技术均能有效地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不仅节约成本,还可避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55.
采用三维电化学催化氧化法对压裂返排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着重考察了粒子电极投加量、溶液p H、电流、极板间距和氧化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粒子电极投加量为90 g/L、p H为8.5、电流为0.6 A、电极板间距为2.5 cm和氧化时间为30 min的最优工艺条件下,经处理后的压裂返排废水COD去除率达49.58%。  相似文献   
56.
制备以还原态氧化石墨烯为载体的纳米二氧化锰催化剂,并以苯酚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其催化臭氧化性能,对影响催化臭氧化效果因素及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使用SEM、TEM和XPS对材料进行表征;纳米二氧化锰/还原态氧化石墨烯催化臭氧降解苯酚反应为准一级反应;催化剂的最佳使用量为0.2 g/L;当p H=3时,苯酚催化臭氧化去除率相对于单独臭氧提高了119.0%;催化剂连续使用4次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7.
强化臭氧化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典型反应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曲久辉 《环境科学》1997,18(3):77-79,82
采用O3与其它物理化学过程联用的强化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臭氧强化处理废水的功能与效率,降低臭氧消耗,在多种高浓度有机污染废水的处理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8.
镍铜氧化物对吐氏酸废水臭氧氧化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染料中间体废水等难生物降解废水是目前水处理研究的焦点。用浸渍法和附着沉淀法制备了以γ-Al2O3为载体的负载型镍、铜氧化物催化剂,并以催化吐氏酸废水的臭氧氧化。研究结果表明,镍、铜单组分和双组分氧化物催化剂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臭氧的利用效率,其中附着沉淀法制备的Ni-Cu-Urea-1催化剂活性最高,当臭氧投加量为0.82g/L时,其臭氧化指数为1.1;助剂钾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与制备方法有关,当用浸渍法制备时,助剂钾能提高催化剂活性,而附着沉淀法时则不利。  相似文献   
59.
以胍胶体系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水质特征和循环利用影响因素,并研究其返排过程及参数,形成了循环利用技术关键指标体系。同时开展了压裂返排液高效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经氧化工艺处理后的胍胶压裂返排液的pH值7~7.5,悬浮物10 mg/L左右,石油类浓度14~30 mg/L,总铁含量0.2~0.9 mg/L,硼离子浓度2~10 mg/L,符合再次配制压裂液循环利用要求。该技术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清水需求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压裂返排液处理回用的目的,有效利用油田外排污水,同时解决了压裂返排液的污染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60.
农村厕所黑水通常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运行管理复杂等问题。通过对传统钛铱电极进行优化制备,成功构筑了铱钽涂层系列电极(Tx)和铱钽锡锑钴涂层系列电极(Cx)。利用电化学原位产氯,实现了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并同步去除氨氮。优化电极复合氧化物涂层的配方,发现喷涂T3电极(IrTa氧化物涂层0.6 mg·cm-2,Ti氧化物涂层0.75 mg·cm-2)在2.4 V的工作电压下表现了最高效的净水效能,60 min内去除了厕所黑臭水生化处理出水50%的COD。系统研究了表面清洁工艺和烧结工艺对电极析氯效能的影响,发现喷砂结合酸洗的表面清洁过程、滚涂的涂层固定过程、500°C的烧结过程构筑的T3电极具有最高的析氯效能和强化寿命。本研究为分散式污水排放存在的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