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一淼 《环境教育》2007,(1):75-76
“美境”意为“美化环境”,“行动”则表明只有通过我们身体力行,亲自开展各式各样的环保活动,才有可能实现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73.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土壤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并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水中添加苯醚甲环唑的含量为0.005~0.50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7.9%~10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7%;土壤中添加苯醚甲环唑的含量为0.005~0.50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5.7%~10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5%。将该法用于水和土壤残留实验,土壤试样在拖药后10~88d进行采样分析,其残留消解动态回归方程为y=0.8803e^-0.0122x,相关系数为-0.915,消解半衰期为56.8d;水试样在施药后0~21d进行采样分析,其残留消解动态回归方程为y=0.2624e^-0.2539x,相关系数为-0.899,消解半衰期为2.7d。  相似文献   
74.
多效唑在重瓣丝石竹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效唑能增加重瓣丝石竹组织培养苗的节数,缩短节间距,使试管苗健壮,其最适浓度为1.0mg/L。经多效唑(0.05ml/L-0.2ml/L)壮苗培养,显著地促进了组织培养苗生根。较高浓度的多效唑(0.20mg/L-1.0mg/L)对茎尖外植体不定芽分化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同时抑制了试管苗玻璃化。  相似文献   
75.
精噁唑禾草灵微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精噁唑禾草灵生产废水排放口处污泥中分离的产碱菌属H(AlcaligenesspH)对精噁唑禾草灵有较好的降解,降解浓度分别为100mg·l1,50mg·l1,25mg·l1的精噁唑禾草灵120h的降解率分别为4576%,6596%,6947%;利用HPLCMS对精噁唑禾草灵的微生物降解产物之一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精噁唑禾草灵水解是产碱菌属H降解精噁唑禾草灵的途径之一,其产物为(R)2[4(6-氯1,3苯并噁唑2基氧)苯氧基]丙酸和乙醇  相似文献   
76.
2012年4月,黑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保护环境不动摇,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在建设大美龙江上实现新跨越。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造福黑龙江,无愧子孙。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努力建设大美龙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实施富民强省战略部署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梳理,分析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旨在探讨和提出建设大美龙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7.
过氧乙酸[PAA,CH3C(O)OOH]作为一种新兴的氧化剂,在处理污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蚀刻方法制备出纳米核壳Co@NC催化剂,并将其用于活化PAA降解污水中磺胺甲■唑(SMX).结果表明,当控制催化剂投加量为0.02 g·L-1、PAA浓度为0.12mmol·L-1和SMX浓度为10μmol·L-1时,反应5 min时SMX的去除率即可达到98%,且降解SMX的速率常数为0.80 min-1.SMX降解效率随催化剂添加量和PAA浓度提高而显著增加.结果发现核壳Co@NC/PAA体系在近中性条件下(pH为6.0~8.0)可获得最佳的SMX降解效果,酸性或碱性条件均不利于SMX去除.HCO-3和腐殖酸对该催化体系存在显著抑制,而Cl-抑制作用较弱.此外,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发现,乙酰氧自由基(CH3CO2·)和乙酰过...  相似文献   
78.
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GDIM)分析2000~2016年中国工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结合DPSIR框架构建脱钩努力模型测度工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出规模效应、技术进步效应、能源消费规模效应和人均碳排放效应是导致工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而产出碳强度效应与技术进步碳强度效应是减少工业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工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呈"未脱钩~弱脱钩~强脱钩"的阶段性特点;产出碳强度效应与技术进步碳强度效应是工业碳排放实现强脱钩的决定性因素,同时更需要调整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与碳排放强度来实现工业碳排放强脱钩.  相似文献   
79.
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应用迪氏对数指数分解法(LMDI)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对美国、印度、日本、德国4个典型国家和中国的化石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定量分析经济增长、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分析家庭户数量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引入家庭户规模对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全球、中国及几个典型国家的经济增长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为碳排放增长的促进因素,对全球和印度,人口效应略强;对其他几个典型国家,经济增长为主导促进因素.能源强度为碳排放增长的抑制因素,其中美国和德国强度效应较强,抵消了经济增长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对美国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增长表现为微弱的促进作用,对全球及其他几个典型国家则表现为微弱的抑制作用.修正的模型表明,居民消费模式对碳排放贡献以家庭模式为主,中国的家庭户数量效应大于人口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80.
2010年11月21日,上海"一一·一五"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第7天,无数市民自发从各地赶到事故现场,悼念不幸的遇难者。行礼如仪。这是哀伤的时刻,也是庄重的时刻;这是泪水成行的时刻,也是守望相助的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