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1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01.
王清波 《劳动保护》2011,(10):34-37
一辆从广州出发的旅游大巴车因违法停车,被后方驶来的大货车撞下高速公路4m深的边沟,随即燃起大火。猛烈的撞击和熊熊大火造成26人死亡,29人受伤。事故暴露出客运安全主体贪图利益、疏于管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交通运管部门失管失控的问题以及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极其淡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2.
韩颖 《劳动保护》2011,(12):40-42
2011年1月19日16时50分,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豫田花炮厂因违规装配药,导致静电积聚,产生静电火花而引发爆炸事故。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产、21人受伤。  相似文献   
203.
韩颖 《劳动保护》2011,(8):32-34
2011年7月5日9时36分,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自动扶梯发生设备故障,造成1人死亡,30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惨痛的事故后果再次触动了市民的神经。  相似文献   
204.
风场对太湖梅梁湾水华及营养盐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为了解风场对湖泊表层蓝藻水华及营养盐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太湖梅梁湾为例,在蓝藻水华期间开展表层粒子漂流实验,研究风场对水体表层物质的推移规律,并开展全水域水体表、中、底层密集布点采样,测定水体藻类叶绿素a、氮、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氧等水质指标,探讨风场驱动下大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及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平均风速1. 9 m·s~(-1)和2. 3 m·s~(-1)的情况下,表层粒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分别为3. 0 cm·s~(-1)和5. 0 cm·s~(-1);风场对表层水体蓝藻水华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能够引起蓝藻水华在空间上较高的异质性;蓝藻水华物质的空间变化对水体颗粒态氮、磷、有机质和溶解氧等水质指标产生较大影响,表、中、底层颗粒态氮和磷、高锰酸盐指数与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一致,而溶解态氮、磷浓度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分布不尽相同;蓝藻水华物质在风场作用下的再分配对水体溶解氧产生复杂的影响,底层溶解氧平均值低于表层与中层,可能对沉积物营养盐释放产生影响;依据高密度布点调查估算,仅表层20 cm,梅梁湾水域的蓝藻干物质赋存量约396 t,远大于蓝藻打捞工程的清除量.研究表明,鉴于水华期间风场作用下对蓝藻水华漂移的巨大影响,在湖泊水质调查采样方法及数据分析时应充分考虑蓝藻水华漂移的影响因素;防控湖泛灾害的蓝藻打捞作业对湖体蓝藻水华赋存量的清除能力有限,只能对岸边带湖泛的预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5.
为实现个体车辆出行、排放行为的精细表征与挖掘,基于宣城市中心城区全量个体车辆的出行轨迹、技术参数、排放轨迹等多维交通大数据,以表征个体车辆出行过程的排放信息为主线,设计并构建车辆出行排放知识图谱.研究表明:①知识图谱直观地表征了“车辆-道路-出行-排放”信息的时空关联,可实现个体车辆在不同日期、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等多尺度出行特征的精细挖掘.以某辆小型客车为例,检索发现周一、周三出行主要连接的小时实体都为7:00、8:00和17:00,周五、非工作日出行连接的小时实体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周一、周三出行所连接的道路实体较少且基本一致,在宣水路、昭亭北路、昭亭南路的出行里程之和占比为63%~68%,周五、非工作日出行连接的道路实体则较为分散.②通过出行信息类、排放信息类实体的关联检索,可实现个体车辆出行排放时空特征的精细辨识和溯源分析.示例车辆的检索结果表明:周一车辆的CO日排放量为1.2g,是周六的2.5倍,同时在早高峰时段(7:00),车辆出行在交通繁忙路段时,伴随低水平车速,排放强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6.
针对河道排污口人工排查成本高且难以做到实时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水流扩散波模型和遗传算法的河道排口反问题溯源方法,并通过突发污染排放的设计算例和河流污染排放实际调查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反问题模型能有效反演潜在的突发性大流量污染排放,包括排放位置、水量、排放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经过多次运算反演结果的中位值与真实解几乎完全一致。2)对于日常排污口排查而言,该方法可通过合理的水文监测断面布设,准确识别出河流中潜在的多个排污口空间位置和排放水量。3)对于突发排放和日常排污口排查,溯源精度均可达到200 m以内;对应监测站点的布设距离为2 km。因此,该反问题模型可为未来基于在线数据的河道水下排污口动态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7.
杨蓉  李垒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1):191-201
稳定同位素技术是研究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途径的重要方法. 稳定同位素的丰度变化反映了自然界和生物体内混合、分馏双重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作为指标计算混合物的来源贡献,或研究造成分馏的化学反应和生物代谢路径. 从20世纪中期确立稳定同位素的基础原理,70年间该技术在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食品科学等领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 其中,水体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和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已有诸多研究涉及稳定同位素在水环境中污染物溯源、水生态系统元素迁移转化、水生生物营养来源和营养关系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梳理常见的碳、氮、氧稳定同位素在水环境和水生态领域的研究进展,发现污染物和食物来源分析已不局限于定性识别,基于数学模型的混合物组分定量评估方法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同时,为开展水体脱氮强度和通量估算、水生生物营养级计算及食物网分析,精确测量18O、15N和13C的富集程度以及通过试验和调研获取运算所需的基础参数都是关键步骤. 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待完善之处,但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前沿研究仍昭示了其整体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 未来与计算科学的方法学进步相结合,将为水科学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8.
大连典型滩涂养殖区菲律宾蛤仔体内Pb含量及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滩涂养殖区贝类体内重金属Pb的污染情况,并追溯贝类体内Pb的可能来源,本研究选取黄海北部的大连金石滩、大李家和皮口3个典型滩涂养殖区为监测点,以滩涂养殖区内的菲律宾蛤仔为周年监测对象,并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追溯菲律宾蛤仔体内Pb的可能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典型滩涂养殖区海水中Pb的周年监测结果均优于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表层沉积物中Pb的潜在生态风险性属于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菲律宾蛤仔体内Pb的含量周年内均小于无公害水产品的限量标准。同时,菲律宾蛤仔体内Pb稳定同位素206Pb/207Pb值与表层沉积物的比值相接近,表明菲律宾蛤仔体内Pb可能主要来源于表层沉积物。  相似文献   
209.
基于质点追踪方法的渤海水交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渤海三维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质点追踪方法对渤海水交换进行了研究。采用水体更新时间作为衡量水交换的标准,经计算得到渤海的平均水体更新时间为1 181.7 d。通过分析渤海的剩余质点比例曲线发现,初始位于渤海的物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可分解为年际尺度上的指数衰减信号和1 a周期的震荡信号,其中年内震荡信号与河流总流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通过指数曲线拟合分析,90%的渤海质点交换至渤海外部需要2 707 d。  相似文献   
210.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污染物减排监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已成为政府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备的量值溯源体系。介绍了水质自动监测的主要量值溯源手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