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0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457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34篇
综合类   1507篇
基础理论   734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14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5 毫秒
51.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为:“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于此定义,各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想应运而生,并且产生了以保护思想为基础的保护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52.
以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为供试植物,采用三室装置对不同接种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磷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混合茵根真菌的侵染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接种单一菌根真菌的处理.接种菌根对植物生长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的促进作用均较为明显,三种接种处理植物之间的生物量差异不大,接种AM菌根促进了细茵和放线茵数量的增加,对真菌数量略有促进.接种菌根对根际土壤磷吸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为进一步的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分析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指出了生态系统不断破坏和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已成为我国目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提出了对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4.
王南 《世界环境》1996,(2):39-41
塞维利亚战略TheSevilleStrategy¥Abstract:Astrategysocalled"TheSevilleStrategy"forthefuturedevelopmentoftheWorldNetworkofBiosphereRes...  相似文献   
55.
章根据广州荔湾湖清淤截污前后水质监测结果、水生物藻类和鱼类鉴定及荔湾湖周边植被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荔湾湖水质有了一定的好转,生物多样性也有明显改善,但湖水水质仍处于富营养状态,部分污染物浓度仍较高。因而,荔湾湖的环保工作应进一步加强,使该湖区水质达到广州市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6.
澳大利亚,新西兰有关遗传资源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将遗传资源管理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视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其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是当地人必须共享遗传开发的惠益 ;二是严格遗传资源获取方式的管理;三是积极鼓励利用国外遗传资源。我国应认真借鉴澳、新两国经验:提高对遗传资源管理的认识;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的经验;加强能力建设;加大国内遗传 资源 管理的力度;积极发展自然保护区,重视生物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成为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生物技术在近20年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探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与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农业资源利用模式间的转换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属于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业,而农业自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必须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从中观区域尺度上研究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及不同利用模式间的转换,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处于不断演替过程中,其演替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在演替过程中,物化资源投入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与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相适应的农业资源利用技术体系也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59.
中国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中国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①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②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技术;③小流域综合利用技术;④立体种养技术;⑤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技术;⑥再生能源利用技术;⑦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技术;⑧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技术。中国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继承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充分利用资源,合理保护资源,有效地连接农业的不同组分。文章介绍了中国近10多年来成功应用这些技术的典型例子,并且指出这将有利于中国实践"21世纪议程"和粮农组织的"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宣言"。  相似文献   
60.
The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approaches towards ecological networks throughout Europe.It does not intend to present a complete picture,but to highlight comon developments with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show common principl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at hav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developing a joint European intiative,Countries or regions that have not been included can be active in the same way ,but information was not accessible to be authors for different reasons.This overview shows the comparable trends in decline of landscapes and the diversity in approaches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nature conservation planning.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and common issues are of utmost imprtance to generalise common principles and to understand the way neighbours and other European partners approach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