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210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0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4):228-233
凹山铁矿是宁芜火山盆地内重要的玢岩矿床之一。为进一步厘定该矿床的成矿年龄,分析其成矿动力学背景,本文对凹山铁矿含矿辉石闪长玢岩和磁铁矿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并对辉石闪长玢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测年结果显示凹山铁矿成矿母岩的形成时代为127.6±4.4Ma,属早白垩世,该年龄可代表凹山铁矿床的成矿年龄。成矿岩浆源自于地幔或下地壳玄武岩;盆地岩石圈减薄诱发地幔成矿物质进入地壳,成矿时代对应岩石圈减薄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2.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考古学及其他学科研究的重点。泥河湾盆地,是我国古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泥河湾盆地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正处于现代人起源、扩散的关键时期,为解决我国甚至东亚的现代人起源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人对遗址进行过多次系统挖掘,开展了一系列不同方法的年代学工作,然而其文化层年代却有较大的争议。本文对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文化层的年代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对前人用不同测年方法获得年代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测定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文化层的年代差距过大,难以确定文化层的年代。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文化层的年代的不确定,严重影响了众多学者对于我国现代人起源的进一步研究。年代测量方法虽然众多,但是不同测年方法,有着不同的测年区间,因此后期需要根据许家窑-侯家窑遗址的年代区间来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并使用不同材料来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最为准确的年代。  相似文献   
103.
白凡  周金龙  周殷竹  韩双宝  孙英 《环境科学》2023,44(8):4325-433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有效工具,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价、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这3个部分.以吐鲁番南盆地平原区为例,利用调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划分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进行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价;选取经典的DRASTIC模型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从水质和水量的角度进行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利用GIS平台将3个评价结果加权叠加,生成地下水污染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整体较低.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5%,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L1、 L2和L3处.L1主要受到高污染源荷载和高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L2主要是由高地下水功能价值和以生活为主的面源污染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面源污染和较高的地下水功能价值是L3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偏高的主要原因.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对决策者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具有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始新世亚洲内陆干旱环境演化(简称干旱化)的研究比较匮乏,驱动机制存在争议。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宁盆地含有连续的始新世地层沉积序列,是研究上述科学问题的理想材料。通过西宁盆地中央西宁东和水湾平行剖面(古地磁年代均为~ 43 Ma — ~ 35 Ma)详细的总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对始新世的干旱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两个平行剖面总有机碳同位素平均值均在~39 Ma发生了急剧的~2.5‰变正(分别从-27.5‰和-28.4‰变正为-25.0‰和-26.0‰),结合盆地内耐旱植物麻黄属和白刺属孢粉的百分含量急剧升高,共同指示该时期的西宁盆地发生了急剧干旱化。副特提斯海退却导致的水汽输送的减少可能是驱动西宁盆地始新世干旱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全球长期变冷可能起到了背景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洛阳盆地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采集并分析洛阳盆地浅层地下水样品的基础上,综合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以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对洛阳盆地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HCO~-_3和Ca~(2+)分别是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优势的阴、阳离子;HCO_3-Ca和HCO_3-Ca·Mg型为主要地下水化学类型;浅层地下水TDS和总硬度的平均浓度相对较低,平均值分别为450.5 mg/L和329.3 mg/L。本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形成主要受到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地下水水质成分主要来自于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等矿物的长期风化溶解。同时,逆向阳离子交换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浅层地下水化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6.
不同的水质评价方法有不同的适应性,为准确评测昆明市宜良县地下水水质,以2015年宜良县10个主要监测井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硫酸盐、硝酸盐氮等6个水质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传统、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加附注评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内梅罗指数法评价效果较差;改进内梅罗指数法仅适用于掌握水体的污染程度;主成分分析法适用评价指标过多的情况,通过降维对其简化,最大限度保留原始信息;加附注评分法在评价过程中将全部指标纳入模型计算,评价结果拟合度高、适应性、稳定性好,评价更为科学客观,最适合用于研究区地下水评价。  相似文献   
107.
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异常识别是构建水化学背景值及开展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识别量化的重要基础.以往提出的基于5种水化学图的主要组分异常识别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该方法考虑的水化学图种类过多,计算复杂.为简化水化学图法,本文以柳江盆地为例,尝试采用Durov图替代5种水化学图,对地下水主要组分进行异常识别.为此,分别对比分析了水化学图与数理统计法组合出的7种异常识别方法的剔除效果,并进行方法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数理统计法与水化学图法结合识别地下水异常相对于两者单独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识别效果;其中3σ准则+5种水化学图法和3σ准则+Durov图法对地下水主要组分异常识别效果最好;并证实采用Durov图可以有效替代5种水化学图进行地下水主要组分的异常识别,既保留了水化学识别异常的科学性,又大大简化了异常识别计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位于柳江盆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亮甲山矿山开采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进行调查,发现矿区存在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剧烈,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当地旅游、科研教学的发展,须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以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区生态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09.
鲜水河断裂带虾拉沱盆地断面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研究鲜水河断裂带内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在采集虾拉沱盆地内降水、地表水、地下水、温泉水样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离子比值、相关性分析、Gibbs图、Piper三线图和饱和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地下水中主要离子特征,并结合氢氧同位素信息分析了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结果表明,虾拉沱盆地地下水均为弱碱性,阳离子以Ca~(2+)、Mg~(2+)和Na~+为主,Ca~(2+)占总离子2. 6%~53. 6%,平均为28. 84%,Mg~(2+)占总离子2. 7%~57%,平均为40. 6%,Na~+占总离子6. 2%~93. 1%,平均为28. 6%;阴离子以HCO_3~-为主,占总离子82. 4%~98%,平均为89. 6%,而章谷温泉主要以HCO_3~-和Na~+为主,分别占阴阳离子的93. 1%和98%,TDS介于116. 11~372. 75 mg·L~(-1),均值281. 91 mg·L~(-1);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Mg·Ca和HCO_3~-Ca·Mg型,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温泉受断裂带控制明显,主要发育在鲜水河主断层附近,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型,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受硅酸盐岩溶解控制.  相似文献   
110.
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鄂尔多斯市在房地产需求递增的同时出现产能过剩.从房地产业来探究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分析鄂尔多斯市房地产投资与GDP的协整关系,对鄂尔多斯市1998-2011年房地产投资与GDP序列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来确定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来确定带动效应.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房地产投资额每增长1%,将带动城市GDP增长0.5239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