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01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698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125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长江武汉段工业港酚污染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计算污染带长度、最大宽度及其出现距离的解析模式和给定污染带范围下排污口允许排污量的简便算法。对长江武汉段工业港酚污染带作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到2000年该污染带长、宽将分别达到4357.9m和47.1m,最大污染带宽出现在排污口下游1603,8m处.若将污染带控制在长1000m、宽50m内,该排污口酚排放量就应控制在49.02t/a以内。  相似文献   
992.
平行板双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水相中氯酚的脱氯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平板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和脉冲辐解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条件下水相中的4 氯酚脱氯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4 氯酚在等离子体中的脱氯近似为表观一级反应;4 氯酚的脱氯率与等离子体的电压和电极间距呈线性关系;溶液的pH值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用脉冲辐解方法得到的瞬态吸收光谱显示,在近中性和酸性条件下,4 氯酚主要经由4 氯酚的OH加合物进一步转化而脱氯;在碱性条件下,4 氯酚直接经过氯代酚氧自由基而进一步脱氯,脱氯率比中性或酸性的高.在等离子体条件下,水相中4 氯酚的脱氯主要是与·OH自由基作用的结果.4 氯酚在等离子体中脱氯后的产物为较易生物降解的酚类和有机酸类.  相似文献   
993.
运用区室模型对菲和五氯酚(PCP)在8种沉积物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将吸附系统分为液相、固相可逆吸附相、固相不可逆吸附相3个区室.结果表明,8种沉积物对菲和PCP的吸附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在吸附初期,液相浓度迅速下降,在约10d时开始趋于稳定,可逆吸附相浓度在前10d迅速上升,随后开始下降,不可逆吸附相在整个吸附过程中一直保持上升.沉积物对菲的不可逆吸附占总吸附量的比例比PCP大.用实验数据对模拟不可逆吸附量进行验证表明,模拟值比实验值偏低,可能是由于实验方法差异造成的.吸附态目标物甲醇提取率随吸附时间延长而降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沉积物提取率较低.  相似文献   
994.
水溶液中4-氯酚的微波辅助光化学降解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研究了微波辅助无极紫外灯(MW/UV)光化学降解4-氯酚(4CP)模拟废水;为了考察溶液中4CP的降解效果,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和离子色谱法(IC)测定了溶液中4CP的降解率和Cl-浓度.结果表明,MW/UV体系中30mg/L 4CP反应120min的降解率由紫外(UV)光解体系的21.56%提高到52.40%.提高溶液的pH值、向体系通入氧气、增强光照度以及外加氧化剂H2O2均能增加水溶液中4CP的降解率.微波辅助光化学降解4CP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95.
Fenton试剂对水中酚类物质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采用Fenton试剂对苯酚、对氯酚、2 ,4 二氯酚、2 ,6 二氯酚、间甲酚、对硝基酚和邻硝基酚模拟水样进行处理 ,并考察了H2 O2 及FeSO4 浓度、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Fenton试剂降解酚类物质的影响 ,得出Fenton试剂降解酚类物质非常有效 ,当H2 O2 浓度为4mmol/L、FeSO4 浓度为 0 .5mmol/L ,在pH为 3 ,室温条件下反应 40min则Fenton试剂对试验所做 7种浓度为 50mmol/L的酚类物质的去除率均在 98%以上。为该工艺处理实际含酚废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负载β-环糊精纤维素纤维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 ,在碱性介质中将β-环糊精负载到粘胶纤维上 ,合成了负载β-环糊精的功能性纤维素纤维。考察了负载 β-环糊精的纤维素纤维对模拟水样中无机重金属离子、苯胺、苯酚及其对苯二酚的富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负载 β-环糊精的纤维素纤维对无机重金属离子 (Cu2 +、Cd2 +、Pb2 +)、苯胺、苯酚及其对苯二酚富集效果良好 ,Cu2 +、Pb2 +、Cd2 +富集容量分别达到 0 .2 42 8、0 .2 95 4、0 .3 43 8mmol/g,苯胺、苯酚及其对苯二酚富集容量分别达到 1.15 4、1.117、0 .95 76mmol/g  相似文献   
997.
取代芳烃对三种生物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根据成键原子的结构特征定义其生物活性点价为δiA,并在分子拓扑理论基础上由δiA 建构新的连接性指数nH =∑ (δiA·δAj·δAk… ) 0 .5,其中 ,0价指数0 H =∑ (δiA) 0 .5,1价指数1 H =∑ (δiA·δAj) 0 .5。以0 H、1 H及指示变量I为结构描述符 ,籍助多元线性回归技术 ,分别建立了取代芳烃 (含Cl、Br、CH3、OH、NH2 、NO2 等 )对发光菌、大型蚤、呆鲦鱼的QSAR模型 :以模型的估算结果均优于文献结果 ,而且计算简单 ,应用方便 ,为定量评估和预测同类型其它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部分苯衍生物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毒性及QSAR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半静态培养法测定了29种苯衍生物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48h抑制毒性,并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苯衍生物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毒性不仅与化合物的疏水性(lgKOW)有关,而且与其分子最低未占轨道能量(ELUMO)有关.  相似文献   
999.
2,6-二叔丁基酚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腈纶废水处理构筑物的生物膜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能降解2,6-二叔丁基酚的菌株,经驯化,其对2,6-二叔丁基酚的降解率提高了26%,具有了较高降解能力.经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该菌株属于产碱菌属(Alcaligenes sp.).通过摇瓶试验考察了生长条件对菌株的生长和底物降解的影响,得出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为7.0,接种量为0.1%.在该条件下,对初始底物浓度为100mg/L的降解过程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其11d的降解率达62.4%,而且降解过程符合Eckenfelder动力学模型,半衰期为9.38d.还对不同初始底物浓度对菌株降解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初始底物浓度为200mg/L,当小于该值时,初始底物浓度的增加促进该菌株的生长和底物的降解,而当大于这个值时,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负载型TiO2固定相光催化降解含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W紫外灯为光源,研究了将TiO2粉末负载在硅胶颗粒上,对含酚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由试验得出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添加H2O2、Fe3+、Cu2+,反应1 h后,苯酚的降解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