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37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785篇
基础理论   166篇
污染及防治   173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防护距离的设置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它可为评价项目的选址、总图布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以某石化企业酸性水汽提装置为例,选择H2S、NH3作为特征污染物,分别采用公式法、行业标准法、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法、AERMOD模式法对酸性水汽提装置的防护距离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式法和行业标准法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1 073m、1 200m,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法确定的防护距离为950m,AERMOD模式法确定的以面源中心为起点的控制距离为800m;不同方法确定的防护距离差别明显,各有其优缺点,但AERMOD模式法确定的防护距离,既充分考虑了不同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影响,也考虑了不同污染物排放源强的影响,克服了其他方法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为合理制定石化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2.
孟超  郭欣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5):104-108,185
文章主要通过对酸性水气体及硫磺回收工艺特点的介绍与比选,着重分析“无在线炉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工艺”(SSR),其中硫回收为一段高温转化,二级催化转化的克劳斯工艺,尾气处理为加氢还原一吸收工艺,并介绍原辅材料成分及处理效率。该工艺能够有效解决石化企业的酸性气及酸水排放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3.
根据不同沉积环境的代表性和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原则,对陕西北部红碱淖湖泊表层沉积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采样和粒度分析。粒度分析结果显示,红碱淖湖泊表层底泥主要由三种沉积类型组成:湖心稳定的湖泊沉积、受入湖河流影响的河口及三角洲沉积、相对稳定的近岸沉积。粒度分布的多组分特征不仅指示了沉积物来源差异,还指示了其环境和沉积动力。平均粒径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指示湖泊底流的流向及动力特征。发现西部湖盆目前仍受入湖径流的影响,而东部湖盆则受入湖径流影响相对较弱。粒度揭示的湖泊底流特征,可以作为研究入湖污染物及其扩散规律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4.
锌在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的大气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显赫  王振尧  汪川 《装备环境工程》2012,9(3):108-110,124
通过锌在红沿河核电站的大气暴露试验,研究了锌在红沿河地区SO2,Cl-含量较高以及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锌的腐蚀质量损失与暴露时间呈线性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锌表面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分析了腐蚀质量损失与暴露时间呈线性关系的原因,并探讨了锌在SO2,Cl-含量较高以及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85.
风浪作用下海岸区域的酸性污染物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风浪和水流计算模型,综合考虑风浪作用的影响,建立了计算酸性污染物的输移扩散模型。通过计算三门湾海域在常浪向情况下四个时刻的污染物排放模式,将有无风浪影响的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初步分析了风浪作用下的酸性污染物扩散规律。结果认为:潮型、排放时刻、风浪等因素都会使酸性污染物的扩散面积与污染持续时间发生变化;并且在该方向风浪影响下,扩散面积与污染持续时间都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6.
铜陵相思谷尾矿用于处理酸性矿山排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相思谷尾矿是夕卡岩型矿床尾矿的典型代表,以富含碳酸盐为特征.为了考察该尾矿砂在AMD淋滤作用下重金属的迁移行为及用于处理AMD的有效性,研究在自行设计的动态实验柱中填充尾矿砂,在保持进水理化性质不变的条件下对其进行80 d的连续淋滤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期检测出水的成分,实验结束后对尾矿砂中元素赋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出水pH值始终维持在7.5以上;Cu、Zn、Fe离子浓度分别保持在0.1、0.4、1 mg.L-1以下;尾矿砂的渗透系数逐渐降低,由初始的0.23 cm.s-1降至实验结束时的0.10 cm.s-1;固体中元素赋存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进水Cu2+、Zn2+主要通过2种作用被固定:Fe氢氧化物的吸持和自身沉淀(形成碳酸盐).研究发现铜陵相思谷尾矿具有较强的酸中和潜力,在中和过程中不仅不会产生重金属离子的淋滤迁移,相反会对其产生沉淀和吸附,因此,可以考虑将该尾矿作为AMD处理的有用材料进行废物利用.  相似文献   
87.
以稻草和污泥为碳源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排水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苏宇  王进  彭书传  岳正波  陈天虎  金杰 《环境科学》2010,31(8):1858-1863
以污泥为硫酸盐还原菌(SRB)接种菌群,分别添加等量稻草和乙醇,研究了SRB以不同碳源处理酸性矿山排水(pH=2.5)的过程及不同碳源对硫酸盐还原和重金属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外加中和剂的情况下,污泥中的碱性物质可在反应开始的1 d内迅速中和酸性矿山排水的部分酸度,使反应体系pH值从2.5升至5.4~6.3,利于SRB的生长.污泥中含少量易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体系中仅含污泥时,SO24-还原率最低(65.9%).添加稻草可促进SO24-还原(79.2%),因为污泥中的水解菌加速稻草分解,为SRB提供相对充足的碳源.添加乙醇为对照试验的体系中SO24-还原率最高(97.9%).含污泥的反应体系Cu2+去除率均高于99%,SRB驯化前Cu2+的去除主要归因于污泥的吸附作用.以稻草和污泥为碳源可实现低成本酸性矿山排水处理,对矿山环境的原位修复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8.
利用嗜酸性硫杆菌的生物产酸作用处理洗毛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锋  周立祥  王电站 《环境科学》2007,28(2):382-386
利用洗毛废水在低pH条件下,有机物絮凝沉降的特点,通过嗜酸性硫杆菌(Acidophilic thiobacillus)的产酸作用降低体系pH,破坏废水固有的稳定性,改变有机物的亲水性能,实现固液分离,达到去除COD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产酸作用能有效地去除废水COD,改善其脱水性能.当体系pH降至3.00, 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1.4%,处理后的废水有很好的机械脱水和沉降性能,比阻从大于9.81×1013 m·kg-1降至5.60×1011 m·kg-1.而对照处理在整个培养期内,未发生明显的改变,仅有20%的COD被去除.本研究为油脂含量高、难被生物利用的有机废水提供了一条新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9.
微波酸活化粉煤灰吸附酸性大红染料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微波酸活化改性后的粉煤灰为吸附剂,对酸性大红染料废水进行吸附脱色处理,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投加量等对吸附脱色效果的影响。在酸性大红染料溶液初始浓度为100 mg/L、pH=5、活化粉煤灰投加量为10 g/L吸附1 h时,活化粉煤灰对酸性大红的脱色效果较好,去除率可达96%。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微波酸活化改性后的粉煤灰吸附去除酸性大红的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改性前后的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线性相关系数良好。  相似文献   
90.
常规监测高锰酸盐指数-酸性法,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空白测试与检测限、空白质控图、空白加标回收率进行测试研究,可以得到理想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