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0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环境教育》2011,(4):48-48
用废旧笔筒做成的躺椅,用回收处理过的一次性筷子做成的沙发,神奇的"音速土壤"装置,犹如太空舱的高效能一体化厨房、低碳低耗能材料、自然共生装置……  相似文献   
102.
热水锅炉及其采暖系统在运行和停运期间都存在较严重的氧腐蚀,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氧腐蚀对锅炉及其采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造成重大影响,严重时引起爆管,被迫停炉等危害.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延长锅炉的寿命,促进安全经济生产意义重大.本论文分析总结采暖锅炉目前的水质与防腐工作的现状,同时提出了对采暖锅炉今后锅炉及热力管网防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3.
日月引潮力的变化与台湾地震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分析了中国台湾省自1900年以来,Ms≥7.0的地震发生时刻前后的日月引潮变化,研究了日月引潮力的变化率与这些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月引潮力的变化与这些地震的发生时有密切的关系,其对台湾省大地震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北京市近日首次大规模将地热资源用于现代化温室花卉种植。一个投资2.6亿元的地源热泵与地热利用综合供暖系统在北京国际鲜花港投入使用,将改变以往温室采用煤、电、气供暖的状况,使花卉栽培、种植、研发过程实现零排放、低耗能。经有关部门测算,北京国际鲜花港采用地源热泵供暖,  相似文献   
105.
冬季来临北方地区多年以来因传统采暖方式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仍未能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06.
乌鲁木齐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与采暖季PM10污染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定量分析近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建立并验证采暖季PM10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回归方程,得出了各个主要终端能源消费比例变化对采暖季PM10的影响效果,解释了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对改善空气质量所起到的作用,为进一步治理采暖季PM10的污染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7.
基于1971—2018年安徽省77个气象站均一化日平均温度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气候变暖对冬季采暖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8年安徽省冬季显著增暖,采暖初日推迟、终日提前,采暖期长度缩短,采暖强度显著下降。冬季温度在1989年发生突变,此后进入升温通道,因而将研究序列划分为基准时段(1971—1989年)和变暖期(1990—2018年)。相比于基准时段,变暖期内采暖期长度呈现空间一致性缩短,变化幅度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皖北北部及江淮之间东部缩短程度最大,大别山及皖南山区为全省低值区。全省采暖强度均减少,减少幅度自北向南递减。采暖节能贡献率介于3.6%~8.9%之间,高值区主要位于皖北北部、江淮之间北部和沿江东部,低值区则位于大别山及皖南两大山区。  相似文献   
108.
冬天,由于气温低,取暖成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事情,生产规模大的企业采用集中供暖,但是生产规模小的生产厂家采用不同的采暖方式,煤气中毒事件发生频率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09.
提出了钢管混凝土-钢板耗能键结构,进行了2个钢管混凝土-钢板耗能键结构1/5缩尺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1个结构模型的高跨比为1.0,1个结构模型的高跨比为2.0。试验分两阶段进行:第I阶段试验加载至1/50位移角结束;之后,对第I阶段损伤模型采用钢管边框间两侧贴焊薄钢板方式修复,作为新的试件进行第II阶段试验。比较分析了它们的承载力、延性、耗能、刚度及退化过程和滞回特性。基于试验,建立了该结构的承载力计算模型,模型中钢板耗能键简化为桁架模型。在试验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结构的抗震设计建议。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钢板耗能键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对不同高跨比的试件均具有较好的震后可修复性能,可用于结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10.
研发了一种兼具抗冲击与多向耗能功能的新型阻尼器。该阻尼器可与抗风支座联合设置,应用于大跨桥梁以满足抗风、抗震的性能需求;应用于高铁桥梁可同时保证桥梁和行驶中列车的安全。介绍了其基本构造及工作机理。通过冲击试验验证了其稳定的抗冲击性能。通过控制加载频率、位移幅值、环境温度等参数对阻尼器的主要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阻尼器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较好,属于速度相关型阻尼器;该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可采用Maxwell模型进行描述,给出了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阻尼液的粘度是影响耗能性能的重要因素,需选用温度稳定性好的粘滞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