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341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12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裂隙在煤层中的发育具有不均匀性和方向性,确定煤层裂隙优势发育方位和线频率,有助于提高矿井煤层瓦斯抽采效率。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了煤层裂隙优势发育方位与同期古构造应力场、现今构造应力场、宏观线形地貌和线形构造要素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利用这些规律进行煤层裂隙优势发育方位预测的可行性;根据煤矿井下采掘工程特点,基于测线法与观测窗法相结合,提出了煤矿采煤工作面煤壁节理裂隙观测方法,应用该方法预测出试验区域煤层节理裂隙优势发育方位沿NE40°~70°方向,平均线密度为2.1条/m。  相似文献   
62.
随着稠油资源的开发,热采规模逐步扩大,热采区块采出液硫化氢含量不断升高,井口及套管气含有大量的硫化氢,严重威胁相关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这一安全隐患,研究了3种模式的硫化氢治理技术,包括井筒加药治理技术、套管抽吸治理技术和套管喷射治理技术,分别应用于正常生产期间产出液中硫化氢治理、套管气中硫化氢的治理和洗井时整个油井内硫化氢的治理。该治理技术在现场得到了应用,GDGB1-02井采用井筒加药治理技术,采出液伴生气中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的8 000 mg/m3降至20 mg/m3以下,低于安全生产规定的30 mg/m3以下;GD2-24P530井采用套管抽吸处理技术,套管气中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10 000 mg/m3降低到测不出;GD2-23X530井采用套管喷射处理技术,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3 200 mg/m3降低到检测不出,实现了热采井硫化氢的安全治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3.
相对于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储藏具有特殊性,在其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高含盐量的采出水,处理难度较大。采出水的处置方式主要有3种,即深井灌注、处理后回用及处理后排放。根据处置方式的不同,分别总结了采出水回注处理工艺技术、采出水回用及外排处理工艺技术。回注处理需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细菌等;回用及外排则需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金属离子及盐分等。  相似文献   
64.
2月2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挟裹着海潮卷席了胜利油田桩西油区,引发了桩斜139稠油热采站的风暴潮,职工们不畏暴风雪,奋力抢险,在抗击风暴潮的战斗中演出了一幕幕动人的场景。让女工们先撤早上6:40,风大雪猛,道路不通,油区不断出现险情。上午8:40,采四线等多条线路闪停,各处油水井、注水站等均告瘫痪。海油陆采平台桩斜139稠油热采站海潮已上井台  相似文献   
65.
2月2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挟裹着海潮卷席了胜利油田桩西油区.引发了桩斜139稠油热采站的风暴潮,职工们不畏暴风雪,奋力抢险,在抗击风暴潮的战斗中演出了一幕幕动人的场景。  相似文献   
66.
在这个百年老矿建立科学合理的防洪系统工程,将地表出露点原老露采区的集雨水及近地表的老空区渗透水引至地表明沟与井下泄水巷道,既可避水灾又可节约能源,且经济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67.
应用岩体声发射技术监测采场顶板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矿南矿带自1992年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式充填法开采以来,由于采场顶板的矿岩裸露,易发生冒顶事故,为了寻求对顶板的监测预报的手段,1994年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和我矿共同开展岩体声发射技术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我矿利用YSS型岩体声发射监测仪对南矿带上向采场的岩体声发射参数进行监测收集,整理分析,并结合现场情况判断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对有冒落可能的作出预报,进而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68.
油田采油注入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中原油田注入水水质特点,以前采用的处理工艺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在于产出水的“四高一低”,原处理工艺难以去除。针对这一情况,中原油田与江汉石油学院合作开发研制了三组分水质调整剂,分别调整pH,破坏液体的稳定性并去除液体中的金属离子;他们对三种组分的加入时间和投加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组分应按顺序加入,其中A、B剂应有足够的间隔,加入量根据不同水质由试验确定。通过中原油田水处理站的运行试验得出结论:该工艺简单,投资小,处理效果好,适合中原油田的水质特性;处理后的水水质稳定,有效控制了腐蚀,减少了穿孔损失和污染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9.
地下煤矿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并超限是煤矿生产的重大安全隐患.为了解瓦斯积聚规律及瓦斯积聚量,构建了采场统一的三维LBM仿真模型,并开发采场瓦斯运移的三维LBM仿真软件.采场由工作面和采空区2个流场组成,其中,瓦斯与大气混合气体在工作面流场中的运动为紊流运动,而在采空区内的运动为非均质多孔介质的渗流运动.采场统一的LBM仿真模型通过采用不同的松弛时间和平衡分布函数来体现2个流场的特征.由于采场结构复杂,为了提高运算效率,采用分块耦合算法将采场划分成多个块,各块独立并行计算,块与块之间通过耦合交换数据,最终实现整个采场瓦斯运移仿真.模拟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模拟和分析采场瓦斯运移状况,并得到采场瓦斯运移的相关数据.同时也可以得到采场流线分布规律、速度变化规律和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  相似文献   
70.
为探索聚合物驱采出水对生物体的遗传毒性,从而对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的污染程度进行判定,从2007年2月到2009年12月,采集油田聚合物区块联合站的来水、一沉水、二沉水、外输水、杀菌水的水样,用双蒸水稀释至100%(母液)、75%、50%、25%,以0.5%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溶液为阳性对照,双蒸水为阴性对照,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聚合物驱油采出水的遗传毒性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大庆油田某聚驱采油区块的采出水,100%(母液)污染指数为3.9~5.1,75%的稀释液污染指数为3.6~5.4,50%稀释液污染指数为2.5~4.7,25%稀释液污染指数为2.2~3.9.聚驱采出水普遍具有中度到重度的遗传毒性效应,对油田周边环境构成较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