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20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大宝山采矿活动对环境的重金属污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大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床固体废弃物-水相互作用对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结果表明,矿床固体废弃物导致了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污染元素主要有Cd、Cu、Pb、Zn等;重金属元素的水迁移强度由大至小顺序为Cr、Cu、Zn、Ni、Cd、As、Pb、Hg;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由大至小顺序为Cd、Zn、Hg、Ni、Cu、Cr、As、Pb,虽然水稻糙米中的重金属含量未超过国家标准,但Cd、Cr两种元素含量已远远超出了植物中毒量的下限值.  相似文献   
62.
63.
地浸采铀技术与工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地浸采铀是世界上十分先进的采矿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按一定网度布置工艺钻孔,从注液注孔入地浸液,使地浸液与铀进行充分反应,经铀液孔提出地表,在地表工厂进行萃取铀的过程,地浸法分为酸法和碱法两种,地浸采铀能使低品位砂岩型铀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由于对环境污染小,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但是并非所有的砂岩铀矿都能地浸,只有符合地浸地质-水文评价指标的砂岩铀矿才能地浸。地浸工艺包括钻孔的布置、浸液的配制、地下水的复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我国的地浸采铀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90年代中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地浸砂岩铀找矿与开采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疆512矿床是就是利用地浸技术评价与开采的我国第一座大型地浸铀矿山。  相似文献   
64.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加剧了矿区周围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采矿行业污染治理效果与成本控制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在确定采矿行业环境质量变化量的基础上构建了采矿行业污染治理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采矿行业气体、土壤、水体、微生物污染治理效果环境成本,实现采矿行业污染治理效果与成本控制关系建模分析。选取某采矿企业的任意一个矿区作为研究对象,核算各个矿区的污染治理环境成本,发现得到的结论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说明采矿企业污染治理效果与成本控制之间成正比,为今后采矿行业污染治理环境成本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65.
采动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开采沉陷学的原理,对由于采动而引起的地质灾害及表现形式作了详细阐述,以及由此对矿区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6.
金矿采选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矿在堆浸提金的过程中As、Hg、Cu、Cd、Zn等重金属也被活化,向土壤、地面水、地下水中迁移,对紫木凼金矿在大规模开采前后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环境监测的结果表明了这一状况的存在。  相似文献   
67.
桂北锰矿废弃地主要植物种类调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样方法和实地勘查法调查了桂北荔浦锰矿区废弃地自然定居和人工种植的植物,并且对8个区的主要植物及其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类、测试。并采用污染指数评价法对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飞蓬(Erigeron acer)、苍耳(Xanthium sibiricum)、耳草(Hedyotisauricularia)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而且能适应废弃地的不良环境,可作为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用3种不同的背景值对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除Pb外,5种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2,表示被污染,其中以Mn、Zn、Cd污染最为严重。锰矿废弃地人工复垦采用典型的农业恢复模式,以种植果树和经济作物为主,果实中Cr、Cd的含量均超过食品卫生限量标准,因此矿山恢复的早期不宜直接种植果树和食用经济作物。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锰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和植被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美国露天采矿环境保护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美国露天采矿环境保护标准并总结其特点:(1)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2)采矿破坏地生态恢复涵义广,涉及矿区内所有受扰地区;(3)管理当局可针对具体矿山更改某些要求;(4)有完善的配套法规保障标准的执行。基于美国在采矿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我国矿产开发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制定的4点设想:(1)涵盖矿产开发造成生态影响的每一个环节和所有的受扰地区;(2)尽量考虑各种具体情况;(3)体现生态恢复的全面性;(4)完善相关法规,保障标准实施。  相似文献   
69.
70.
中国是世界上第3大产汞国,而主要的供应源是汞开采,尽管多数矿山开采活动已经关闭,但大规模遗留下来的矿山废弃地会引发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矿山废弃地土壤中汞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矿山废弃地的环境污染特征、土壤汞污染途径、迁移方式进行系统综述,介绍了土壤汞污染修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