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9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634篇
安全科学   345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109篇
综合类   1552篇
基础理论   434篇
污染及防治   201篇
评价与监测   134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4-硝基酚对大鼠肝脏的毒性及氧化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4-硝基酚(4-nitrophenol,PNP)对大鼠肝脏功能的毒性作用及其对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通路的影响.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1、10和100 mg·kg-1体重PNP处理组,连续皮下注射28d,检测肝脏的结构变化、氧化损伤和Nrf2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0 mg·kg-1PNP处理组大鼠的血清肝功能主要指标ALT、AST、AKP活性和TBIL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100 mg·kg-1组肝脏GSH-PX、CAT和SOD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大鼠肝脏中Nrf2及其下游基因NQOI和HO-1 mRNA表达水平在1mg·kg-1组显著升高(p<0.05),10、100 mg·kg-1组有升高趋势;100 mg ·kg-1组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都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果提示,皮下注射1 mg·kg-1 PNP引起了大鼠肝脏氧化损伤,机体可能通过提高Nrf2及其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来抵抗PNP引起的肝脏损伤;皮下注射100 mg·kg-1 PNP改变了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肝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损伤,引起肝脏毒性.  相似文献   
992.
<正>2013年12月20日欧盟REACH委员会通过了将甲醛重新列为一种1B类致癌物的决定。该重新分类和23种其他化合物的分类将被包括到CLP法规的附件六中。该物质的行业组织Formacare在去年12月指出,ECHA宣布通过风险评估委员会的一项科学意见,该意见提议,应在欧盟CLP法规下,为甲醛确定1B类致癌物和2类生殖细胞致突变物统一分类。它表示,这一采用第6次技术进步适应的决定标志着使该决定成为法律的过程进入了又一阶段,甲醛产业界预期该决定将获得通过。它了解,该分类将于2015年4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993.
氮素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模型表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雷  黄玫  顾峰雪  张黎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1):2012-2022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准确地定量表达氮素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预测未来全球碳循环变化的关键环节。论文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多个知名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中氮素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分配等碳循环过程的数学表达方法,分析了不同碳循环过程中模型表达方法的不确定性及其原因。指出未来模型的发展需在加强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能反映氮饱和现象、能显式表达氮素与光合速率关系的光合作用过程算法,发展能显式表达氮素与植物体根、茎和叶呼吸速率关系的维持呼吸算法以及发展显式表达氮素对同化物分配过程影响的动态同化物分配方案。指出当今大部分主流模型在模拟氮素对光合作用影响时没有考虑氮饱和现象,因此利用模型预测未来陆地生态系统对氮素增加的响应时可能会高估氮沉降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综述可为准确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碳氮相互作用和发展碳氮耦合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生物沥浸去除污泥重金属及改善脱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天然矿山酸性废水中富集制备了3种嗜酸性细菌混培物,开展了污泥生物沥浸实验,研究了沥浸去除污泥重金属(Cu、Zn、Cd)同时改善脱水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嗜酸性细菌混培物均可有效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P<0.01).沥浸12d后,改进型Starkey培养基富集的嗜酸性细菌混培物对Cu和C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2.0%和82.9%,9K培养基富集的嗜酸性细菌混培物进行生物沥浸处理对Zn的去除率可达到87.5%.同时,生物沥浸还可以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P<0.01).经过12d沥浸,污泥的离心脱水率可由73.1%上升到90.0%.显微观察和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是因为生物沥浸能使污泥结构由絮体状变成明显的颗粒状,并可形成以铁、氧和硫为主要元素组成的次生矿物规则晶体.  相似文献   
995.
污染土壤中苯系物的热解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系物(BTEX)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温度和加热时间对土壤中污染物BTEX解吸的影响,初步探讨BTEX各污染物沸点与分子量大小和去除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温度的提高,污染物BTEX的饱和蒸汽压也会随之增大,导致其在土壤中挥发性增强;采用一阶衰减模型计算BTEX热解吸的衰减常数,得出温度和加热时间可直接影响解吸过程;同时通过对BTEX各污染物去除率的比较,表明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的污染物,越不易被解吸出.通过加热可增强土壤中BTEX的热解吸,对热解吸现场小试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苯系物污染土壤气相抽提处理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杰 《环境化学》2013,(9):1646-1652
以苯系物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抽提技术,明确抽提速率在抽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考察不同苯系物的物性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土壤中不同层次去除率的差异,初步探讨土壤中气体运动模式.结果显示,在3个抽提速率3、6、15 L·min-1作用下,去除率在60%~80%.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的污染物越不易被去除,各污染物去除率大小关系:苯>甲苯>氯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实验通过分析处理不同土壤层次抽提前后的浓度变化,发现表层土壤和中心位置土壤的去除效果明显.这是由于在负压抽提过程中形成的"优先流":气体从阀门内进入,大部分气体沿着壁面到达土壤的表层,进入中心位置,最后通过抽提管壁的孔隙进入抽提系统中.  相似文献   
997.
环境治理工程对蠡湖水体中磷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估水环境治理工程措施对蠡湖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2012年4月对湖体与环湖河口调查分析,研究了蠡湖磷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蠡湖水体总磷浓度介于0.03~0.31mg/L之间,平均为0.06mg/L,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增的趋势,且环湖河口磷含量明显高于湖体;沉积物中总磷空间分布趋势类似于水体,湖体总磷含量在321.77~1062.08mg/kg之间,平均为593.75mg/kg,而环湖河口总磷含量在523.38~1396.39mg/kg之间,平均为784.51mg/kg;结合历年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一系列水环境治理工程使得蠡湖水质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水体中总磷的年均值由治理前0.18mg/L下降到0.06mg/L,但仍没有完全从根本上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主要原因是沉积物中总磷对水体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磷的扩散通量与沉积物总磷和可交换态磷成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8.
模拟氮沉降对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施加NH4NO3、KNO3和NH4Cl3种氮肥,设置对照(N0,0 kg·hm-2·a-1)、低氮(N1,10 kg·hm-2·a-1)、中氮(N2,20kg·hm-2·a-1)、高氮(N3,40 kg·hm-2·a-1)4个施氮水平,通过交互试验,研究模拟N沉降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叶分解最快,其次是枝,分解最慢的为果,在分解16个月后,枝、叶、果的质量残留率分别为76.68%、47.98%和80.43%,3者异极其显著(p〈0.01)。凋落物叶分解95%所需时间为6.71 a,而枝和果所需时间分别为18.07和18.10 a。在模拟大气氮沉降下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施加KNO3,N2处理下的枝、叶、果的质量残留率极显著低于N3处理(p〈0.01),显著低于N0和N1处理。施加NH4Cl下,N1处理显著低于N0处理(p〈0.05)。在施加NH4NO3下,N1水平处理下的枝、叶、果的分解速率显著增加(p〈0.05),但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解速率就会减慢,N3处理下,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说明氮沉降对于凋落物分解有着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间和氮沉降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延缓甚至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是一类可以改变生物体内激素的合成、释放、运输、代谢、结合、作用或清除等一系列生物过程的外源物质。性激素的生物合成需要一系列酶的参与,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性激素合成途径中的类固醇生成酶是EEDs通过非性激素受体介导途径发挥内分泌扰乱作用的重要靶点,性激素合成途径的扰乱可能导致生物体生殖系统受损。本文综述了EEDs对鱼类性激素合成底物和类固醇生成酶的影响、信号转导机制及其生殖危害;并对性激素合成途径中促性腺激素调控机理、多种转录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物种间类固醇生成酶的差异以及各内分泌轴线的相互作用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EEDs通过非性激素受体介导途径发挥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2013年7月18日来源:化学毒理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细胞的体外分析,用于筛选可能充当人类雌激素和扰乱信号传导途径的化学物质。由来自美国环保署的Richard Judso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这一使用会对雌激素做出反应的人类乳腺细胞的试验。这些科学家监测了在对为ToxCast筛选计划选定的1815种化学物质(包括农药、药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